温河
-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半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半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的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给予半量替罗非班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多普勒指标LVEF、LVEDD、LVESD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出血和中度出血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微出血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量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血事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温河钟易红孙文冰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其发作持续时间、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温河孙文冰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冠心病心绞痛生活质量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2013-02~2014-02,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划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A组给予150mg/d阿司匹林口服,B组给予250~300mg/d的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的致残率、病死率、出血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选择素、血栓烷素B2(TXB2)均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50~300mg/d阿司匹林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温河
-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房颤动血栓形成
- 替格瑞洛预防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中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中支架内血栓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98例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9例,其中A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相关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死亡,B组的支架内血栓、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再发心绞痛,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有效预防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中支架内血栓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 温河
- 关键词:介入治疗支架内血栓心血管不良事件
- 替罗非班对PCI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8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97.67%vs 83.72%,P<0.05)。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0.00%vs 9.30%,2.33%vs 13.9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研究组患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221.4±36.2)pg/ml vs(327.2±35.9)pg/ml,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糖尿病合并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效果。
- 温河孙文冰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替罗非班
- 冠状动脉病变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和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年上升趋势[1]。冠心病已经证实与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DM)和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有关,其中DM患者易出现血管粥样硬化,成为冠心病最严重的危险因素[2]。
- 钟秀华李平温河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心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划分为两组,各40例,A组给予150 mg/d阿司匹林口服,B组给予250~300 mg/d的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致残率、病死率、出血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选择素、血栓烷素B2(TXB2)均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0~300 mg/d阿司匹林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温河
-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房颤动血栓形成
- 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梅州市人民医院行PPCI治疗的98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术中给予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治疗;对照组52例,手术前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术中给予肝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顽固性心绞痛、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出现5例(10.17%)上述情况,而对照组则出现11例(2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PCI治疗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PPCI治疗后心源性死亡、支架血栓、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未出现上述情况,而对照组则出现5例上述情况,但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卒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4.78%,而对照组为78.84%。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TIMI血流分级、术后治疗结果等疗效方面优于单用替格瑞洛治疗组,且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 李强陈万国温河
- 关键词:心肌梗死比伐卢定
-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颤远期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颤远期复发的关系。方法:将在我院及其他医院收治的60例首次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以及无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在对60例进行随访的过程中,有41例没有复发,19例复发,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左心房内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1年心电图诊断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虽然不能直接表示消融失败或是晚期复发,可是早期房性心律失常发作较为频繁的话,患者晚期房颤复发的可能性也就会明显提升。
- 钟晓芬温河
-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心电图碎裂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了ST段抬高组(44例)和ST段未抬高组(44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病理Q波及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ST段抬高组Q波发生率高于ST段未抬高组(P<0.05);ST段抬高组碎裂QRS波发生率低于ST段未抬高组(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诊断的实践过程中,心电图碎裂QRS波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钟易红温河孙文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