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素芬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射流
  • 2篇浓度场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1篇应力
  • 1篇植被
  • 1篇三维紊流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施工期
  • 1篇施工期温度场
  • 1篇时均流速
  • 1篇输移
  • 1篇输移扩散
  • 1篇输运
  • 1篇水闸
  • 1篇水闸工程
  • 1篇水质
  • 1篇水质预测
  • 1篇水质预测研究

机构

  • 8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嘉兴学院
  • 2篇上海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利规...

作者

  • 8篇滕素芬
  • 4篇冯民权
  • 2篇郑邦民
  • 2篇宁利中
  • 2篇田伟利
  • 2篇宁碧波
  • 2篇张迪
  • 1篇张涛
  • 1篇高峰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力学季刊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PIV测试与Lagrange-Euler法的多孔侧排射流流场和浓度场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的迁移扩散规律,是水环境污染治理和缓解水生态恶化的重要理论基础。为了能直接给出污染物迁移扩散的质点运动轨迹过程和微观扩散机制,结合PIV(粒子图像测速仪)技术对多孔侧排射流的流场和浓度场分别进行了测量;同时采用Lagrange-Euler法对侧排双孔射流进行了理论验证,对流用Lagrange法求其轨迹,扩散用Euler法求其分布。对比试验与理论结果表明,不同流量下,侧孔排污口近区流场的变化符合质点运动轨迹,流速逐步在衰减;浓度场的分布符合高斯正态分布规律,射流口处浓度C=C_0=1mg/L时,浓度饱和,随着污染物的扩散,其它点的浓度逐渐衰减。
滕素芬冯民权郑邦民
关键词:射流浓度场
水平流动对周期加热的Rayleigh-Bénard对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二维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对普朗特数Pr=0.0272的具有水平流动周期性加热的Rayleigh-Bénard对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说明,当相对瑞利数给定时,对流斑图的形成取决于水平流动强度.由对流斑图随着时间的变化确定了对流周期.随着相对瑞利数的减小,对流周期适应的水平流动强度减小,并且水平流动强度的存在范围减小.随着相对瑞利数的增加,对流周期变小.随着水平流动强度的增加,对流周期变小,并且对流周期变化的梯度变小.随着水平流动强度的增加,两个局部行波对流区的范围减小,水平流动区间增加.然后,随着水平流动强度的进一步增加,第一对流区先消失.当水平流动强度足够大时第二对流区也消失.腔体内形成水平流动.随着相对瑞利数的增大,第一对流区和第二对流区消失的临界水平流动强度也增大.
宁利中张迪宁碧波胡彪田伟利滕素芬
植被明渠中横向射流污染物输运扩散特性研究
水生植被是景观河道、生态河道、人工湿地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适宜生存环境、构建特定格局及污染物净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景观河道设计、人...
滕素芬
关键词:横向射流污染物
文献传递
明槽交汇区污染物浓度场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明槽交汇水流存在于很多水力系统中,交汇区水流结构十分复杂,对干、支流交汇浓度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能突破空间单点流速测量局限的PIV技术,观测在不同交汇角及污染物浓度等条件下非对称型交汇明槽的污染物扩散情况,分析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支槽来水刚汇入主槽水体时,交汇区的表层污染物的扩散较其他水平面更为均匀,但随着两种水体不断混合,其他水平面的污染物比表层污染物混合得更加均匀。交汇角越小,使得支流中污染物进入主流后在交汇口下游支流侧形成较长的污染带;相反交汇角越大,形成的污染带在横向偏移上越突出;污染物浓度越大也会使得污染带变长。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混合层的位置及宽度影响较大。PIV技术能良好地观测交汇区污染物扩散规律,可应用于明槽交汇区的浓度场试验研究。
陈凯霖冯民权张涛滕素芬
关键词:PIV交汇区污染物浓度场明槽输移扩散
某大型水闸工程施工期温度场与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长期以来,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和运行期的防裂方法一直是一个甚为复杂的问题。混凝土施工期开裂可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混凝土的变形,二、是自身或外界的约束,二者缺一不可。引起混凝土变形主要有温度、自生体积和干缩变形等,这些变形相...
滕素芬
关键词:水闸工程温度场温度应力混凝土结构
文献传递
三维紊流特性测量与理论分析
2018年
为充分反映流场的三维紊动特性,基于PIV技术进行了明渠水槽实验.采集了不同工况下的瞬时流速数据,利用统计法分析了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槽紊流场中心点A的脉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正弦(余弦)函数变化;随着点A的涡线上升,槽底附近的涡体逐渐由马蹄涡演变为发卡涡;横、纵向时均流速沿垂线分布均符合指数流速分布,且指数n=7时,实验误差值最小,水平面的相对误差为1.1%,纵剖面的相对误差为1.15%;在水深比为0.1附近,相对紊动强度在明槽底部变化剧烈,随着水深比的增加,强度逐步降低.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对雷诺应力的研究结果.
滕素芬冯民权郑邦民
关键词:脉动流速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应力
侧向局部加热对流的周期性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侧向局部加热条件下Prandtl数Pr=0.0272时流体对流的周期性.结果表明:随着Grashof数Gr的增加,对流按稳态对流、单局部周期对流、双局部周期对流、准周期对流的顺序发展.当Gr<3.6×103时,对流为稳态;在3.6×103
宁利中张迪宁碧波李开继田伟利滕素芬
基于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水质预测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为快速准确地预测河流水质,结合汾河监测数据,使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进行水质预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输入变量,利用PSO算法修正BP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优化神经网络结构及算法全局收敛性。采用该模型对汾河主要污染物指标COD、BOD5、氨氮、挥发酚等进行预测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PSO-BP模型使最大相对误差从15.43%减小到1.46%,其平均误差由4.00%减小到1.01%,预测均方根误差从5.956×10-3减小到1.605×10-4。因此,基于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更加精确,可用于水质预测。
高峰冯民权滕素芬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粒子群算法水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