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满益德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鱼木寨
  • 2篇审美
  • 2篇审美特征
  • 1篇造势
  • 1篇造像
  • 1篇造像风格
  • 1篇造形
  • 1篇审美理想
  • 1篇石刻
  • 1篇土家
  • 1篇土司
  • 1篇外来文化
  • 1篇文化成因
  • 1篇文化意义
  • 1篇摩崖
  • 1篇摩崖造像
  • 1篇开凿
  • 1篇开凿年代
  • 1篇凤仙

机构

  • 3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恩施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满益德
  • 1篇崔在辉
  • 1篇凌云

传媒

  • 3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唐崖土司王城建筑石刻的造“形”与造“势”被引量:8
2009年
唐崖土司王城,城址环境优美,建筑石刻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研究意义。从实地考察入手,以环境艺术的眼光,用立体的观察方法,把土司王城的建筑石刻置于特定的时态和生态环境中,可以看到其造"形"和造"势"的表达方式及创作理念,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义。
满益德凌云
关键词:审美特征文化意义
外来文化对早期土家族的影响——来凤仙佛寺摩崖造像的考证被引量:6
2002年
湖北来凤仙佛寺摩崖造像始于何时,一曰东晋,一曰五代,均以残碑“文字”为证而得出结论。笔者经过实地考察,主要从造像的题材、样式与中原、四川等地区佛教造像流布情况的分析比较中,得出与前两说不相同的结论,并就此阐明了仙佛寺的文化意义。
满益德
关键词:外来文化摩崖造像造像风格开凿年代
土家鱼木寨石刻文化成因被引量:1
2007年
对鱼木寨历史渊源作了简要探索。丰富多彩的石刻文化,从内容和用途上,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建筑题刻,二是墓碑石刻,三是崖刻。对石刻文化形成并得以保存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满益德崔在辉
关键词:鱼木寨文化成因
鱼木寨墓碑石刻的审美特征被引量:9
2006年
鱼木寨墓碑型制多样,雕刻内容丰富,其营造观念、表现手法都突出了营造的目的和审美功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其墓葬习俗包涵了土家人诸多的审美理想。
满益德
关键词:鱼木寨审美理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