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晓洁

作品数:73 被引量:391H指数:12
供职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水库
  • 18篇三峡水库
  • 14篇植物
  • 14篇群落
  • 13篇浮游植物
  • 10篇小江
  • 9篇营养化
  • 9篇富营养化
  • 8篇群落结构
  • 7篇鱼腥藻
  • 7篇植物群
  • 7篇植物群落
  • 7篇环境因子
  • 6篇水体
  • 6篇微囊藻
  • 6篇污染
  • 5篇小江回水区
  • 5篇回水区
  • 5篇碱度
  • 5篇光合活性

机构

  • 59篇水利部中国科...
  • 16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务院
  • 1篇广西柳州钢铁...
  • 1篇武汉中科水生...

作者

  • 73篇潘晓洁
  • 41篇万成炎
  • 37篇邹曦
  • 34篇郑志伟
  • 30篇胡莲
  • 23篇彭建华
  • 21篇张志永
  • 13篇常锋毅
  • 13篇刘永定
  • 12篇陈小娟
  • 10篇康丽娟
  • 10篇沈银武
  • 8篇李敦海
  • 8篇冯坤
  • 7篇史方
  • 6篇李根保
  • 6篇朱梦灵
  • 3篇池仕运
  • 2篇赵秀兰
  • 2篇丁庆秋

传媒

  • 18篇水生态学杂志
  • 4篇中国海洋湖沼...
  • 3篇湖泊科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三峡环境与生...
  • 2篇环境影响评价
  • 2篇三峡生态环境...
  • 2篇2015年中...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第三届全国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00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水库神农溪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9
2020年
神农溪作为"引江补汉"工程的比选源头之一,维持其良好水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反映水环境质量重要指标的浮游植物,其群落结构受三峡季节性蓄水倒灌的影响。2016年5月(低水位运行期)和10月(高水位运行期),沿神农溪上游至下游江段开展了浮游植物调查,采用数量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神农溪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对可能产生的藻类水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显示,两次采样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62属、97种(变种),种类数5月(6门、64种)比10月(7门、71种)略低,但均以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蓝藻门(Cyanophyta)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5月在各个采样站点间呈波动分布特征,而10月从河口区到上游回水变动区呈纵向梯度分布特征;两次采样的优势种均以富营养型水体指示藻类为主,其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但均不显示明显的沿河流纵向梯度分布的特征;线性模型和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子,5月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而10月则为浊度(Turb);浮游植物主要种类的空间差异性与所处采样点环境因子的浓度梯度差异以及藻类自身生物学特征明显相关。
胡莲邹曦郑志伟张志永杨晴万成炎潘晓洁
关键词:浮游植物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三峡水库运行对汉丰湖湿地植物群落及生境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2012年9月和2013年9月对汉丰湖湿地5个断面的生境和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对汉丰湖湿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生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管束植物共计59种,隶属于26科、20属,其中菊科、禾本科和蓼科种类较多;群落结构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占54.2%,多年生草本植物占37.3%;植物群落鲜重、高度和盖度平均值(范围)依次为2 031.5(488.3~6 586.1)g/m2、59.2(19.6~102.2)cm、109%(23%~201%);土壤容重、pH、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平均值(范围)分别1.32(1.00~1.60)g/cm3、8.15(6.83~8.59)、10.03(1.40~22.5)g/kg、29.37(6.00~94.38)mg/kg、12.18(1.33~59.37)mg/kg和46.13(2.50~219.00)mg/kg;重要值较大的有狗牙根(22.84±5.78)、牛鞭草(16.38±13.27)、马唐(11.10±12.27)、无芒稗(10.83±3.64)和狗尾草(9.56±5.38);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土壤pH值和有效钾含量。
张志永潘晓洁郑志伟胡红青程丽李春辉丁庆秋万成炎
关键词:三峡水库湿地植物生境特征
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特点的河岸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特点的河岸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设于河岸斜坡面的阶梯式石笼、设于阶梯式石笼与河岸之间空隙的回填土层或生态袋,阶梯式石笼灌泥浆后喷播草种形成草种层,阶梯式石笼的底部为碎石基础层,阶梯式...
郑志伟万成炎邹曦胡莲张志永潘晓洁
文献传递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水华爆发期原生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2009年夏季三峡水库支流小江回水区局部水域爆发水华,在水华爆发期的5月29日和6月18日开展了水华原生动物采样调查,分析了群落变动特征及其与水环境、水华藻类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华均以蓝藻为主,其中5月的优势种类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 aquae),6月的优势种类为微囊藻(Microcystis),其次是浮游鱼腥藻(Anabaena planctonica)和小环藻(Cyclotella);5月和6月的总磷、磷酸盐、叶绿素a含量、溶解氧、水温与pH等差异显著(P<0.05);5月鉴定出2种肉足虫,6月为10种肉足虫和5种纤毛虫;原生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200个/L和970个/L。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与原生动物密度显著相关的水环境因子为总磷(TP)和溶解氧(DO),浮游植物密度因子为浮游鱼腥藻和微囊藻。
陈小娟潘晓洁邹曦王进国胡莲张志永郑志伟
关键词:小江回水区水华原生动物群落
汉丰湖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水环境容量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2012、2013年季节性监测了汉丰湖水体理化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采用沃伦威德尔模型(Vollenweider)和狄龙模型(Dillon)计算了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汉丰湖水质总体处于地表水Ⅱ类~Ⅳ类标准,TN 0.76~2.24 mg/L、平均1.41 mg/L,NH3-N 0.17~0.95 mg/L、平均0.41 mg/L,TP 0.010~0.106 mg/L、平均0.069 mg/L,CODMn2.34~14.60 mg/L、平均4.22 mg/L。东河区域水质优于小江干流、南河区域,秋季污染程度最轻;汉丰湖水体营养状态介于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型,其中南河区域的营养程度相对较高;从单个评价因子看,总氮的营养状态最高,持续处于轻度、中度至重度富营养状态。汉丰湖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7 335、109.1和1 643.84 t/a,为达到汉丰湖水功能区划Ⅱ类水的管理目标,总氮、总磷削减率分别为38%和56%。
郑志伟胡莲邹曦潘晓洁彭建华张志永万成炎
关键词: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水环境容量
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处理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研究流经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的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CODcr等指标的沿程变化以及去除效率,为探索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生态沟渠由原农田排水渠经拓宽、种植植被改建而成,总长约150 m;稳定塘包括沉淀净化塘、生物净化塘和生物强化净化塘,分别栽种植物、栽种植物+吊养河蚌、栽种植物+放养鲢鳙,总面积约1 230 m2。在集水池出口、生态沟渠出口、稳定塘各塘出口各设1采样点共5个采样点。试验期间连续进水,进水平均流量约7 m3/h,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HRT)约102 h,其中生态沟渠段约5.4 h、稳定塘段约96.6 h,首次采样在连续进水稳定运行1周后进行。在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 d的条件下,流经该系统的生活污水黑臭消失,浊度下降,出水DO饱和度达到65%以上,进水SS、NH3-N、TN、TP、CODcr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4.9%、70.1%、49.6%、44.9%和80.5%。生态沟渠段对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40.1%,占系统总去除量的47%。系统最终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GB18918-2002)。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具有建造灵活、无需动力条件、运行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小流域山区农村具有一定推广和应用前景。
郑志伟胡莲邹曦潘晓洁张志永万成炎
关键词:生态沟渠生活污水处理
阿特拉津的在线监测预警方法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索我国水体阿特拉津污染的在线监测预警方法,利用藻类在线水体监测系统(A-TOX)研究了阿特拉津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光合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出低浓度阿特拉津在短时间(0.5 h、1 h、2 h)内对3种绿藻光合作用的抑制效应随着阿特拉津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莱茵衣藻对阿特拉津最敏感。在线监测预警我国水体阿特拉津污染时,建议采用莱茵衣藻作为A-TOX的测试藻类;以3μg·L^(-1)作为阿特拉津污染的预警浓度值时,作用间隔时间0.5 h、光合抑制率3%可以作为A-TOX预警设置的一种参考,但在应用时还需根据监测水体实际情况进行校正。
陈小娟潘晓洁邹怡万成炎
关键词:阿特拉津
水库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以鱼类增殖放流防治三峡水库小江支流水体富营养化为例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各类型水库中普遍存在,部分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呈上升趋势。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主要目标是降低水体氮磷含量,控制浮游植物的爆发性增长。在摸清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鲢、鳙鱼类增殖放流,不仅可以修复水域...
彭建华郑志伟潘晓洁张志永胡莲邹曦史方
关键词:水库富营养化生物防治增殖放流小江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小江沿岸水质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的2010年3-12月,对其支流小江沿岸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等水质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评价了水体营养状态。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1.980±0.119)mg/L、(0.114±0.018)mg/L、(9.520±1.748)mg/L和(23.342±8.810)mg/L,小江沿岸水质达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各水质因子在不同月份存在较大的差异,随沿程采样站点也有所不同,说明沿岸带水质变化不仅仅受时间的影响,与沿岸土壤对营养盐的吸附和析出也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叶绿素a含量与温度、pH、溶解氧、亚硝酸氮和化学需氧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氮、总磷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小江沿岸水体有机质的含量是影响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因子。
胡莲邹曦郑志伟张志永潘晓洁冯坤万成炎
关键词:三峡水库小江富营养化
汉丰湖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2013年3、6、9、12月对汉丰湖调节坝未运行前的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汉丰湖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325.17±140.22 ind./m2。各采样点平均水温为20.62±5.00℃、电导率为493.84±175.51μS/cm、溶解性总固体为0.370±0.143 mg/L、溶解氧为8.03±0.49 mg/L、TN为1.584±0.323 mg/L、氨氮为0.392±0.229mg/L、硝氮为0.912±0.263 mg/L、TP为0.083±0.029 mg/L、磷酸盐为0.049±0.021 mg/L、高锰酸钾指数为3.771±1.57 mg/L、叶绿素为19.15±13.03 mg/L、水深均值为5.63±4.59 m、流速为0.048±0.056 m/s、流量为1.25±1.47m3/s。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环境变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硝氮(F=6.49,P=0.002)、水深(F=4.21,P=0.010)、总磷(F=3.64,P=0.016)是影响汉丰湖底栖动物密度的主要因素;在NO-3-N梯度上,软体动物的最适值比水生昆虫和寡毛类高,在水深和TP梯度上,寡毛类的最适值高于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同时对汉丰湖调节坝开始运行,湖体水位稳定后,影响底栖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预测。
彭建华郑志伟邹曦池仕运张志永潘晓洁万成炎
关键词:底栖动物环境因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