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斯颖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特应性
  • 3篇皮炎
  • 3篇荨麻
  • 3篇荨麻疹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特应性皮炎
  • 2篇皮肤
  • 2篇细胞癌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光动力
  • 2篇CCR3
  • 2篇EOTAXI...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机构

  • 15篇广州市皮肤病...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毕节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熊斯颖
  • 10篇朱慧兰
  • 6篇刘玉梅
  • 6篇杨艳
  • 6篇李润祥
  • 5篇田歆
  • 5篇李薇
  • 4篇梁碧华
  • 4篇高爱莉
  • 4篇周欣
  • 3篇陈晓吟
  • 3篇马少吟
  • 3篇陈荃
  • 2篇李嘉彦
  • 2篇张三泉
  • 2篇林路洋
  • 2篇邵蕾
  • 1篇梁艳华
  • 1篇龚业青
  • 1篇丘小珊

传媒

  • 5篇皮肤性病诊疗...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公藤多苷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13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用药组(n=57)和对照组(n=56),所有患者均接受30 d的治疗。使用SCORAD评分、皮肤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情况,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MDA、SOD、CAT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SCORAD评分、皮肤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用药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SCORAD评分、皮肤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MDA、SOD和CA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组治疗后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水平,联合用药组治疗后SOD和CA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自制剂维生素E乳膏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自制剂维生素E乳膏治疗,且能有效改善MDA、SOD和CAT的水平,对抗氧化应激能力。
杨艳陈荃刘玉梅周欣田歆高爱莉熊斯颖陈晓吟李薇朱慧兰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氧化应激MDA
正交设计法优化光动力嫩肤的治疗方案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优化选择光动力疗法在嫩肤中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5%、10%、20%的5-氨基酮戊酸药物外涂于光老化患者的上臂皮肤,封包时间分别为20min、30min、60min,然后给予80J/cm2的红光照射20min、40min、60min,观察其不良反应并选择最佳的嫩肤方案。结果:浓度为10%的5-氨基酮戊酸封包30min、照射20min的嫩肤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最小。结论:10%5-氨基酮戊酸封包30min、照射20min的治疗方案在嫩肤中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润祥朱慧兰梁碧华熊斯颖
关键词:皮肤光老化光动力疗法嫩肤正交设计
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0名白癜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人。实验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激光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熊斯颖
关键词:他克莫司白癜风
红蓝光治疗60例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红、蓝光在治疗寻常型痤疮中的疗效。方法:采用LED-I光动力治疗机对6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每周2次,疗程4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在第4、8周进行总体临床评估,炎性皮损的治愈率分别为1.7%和13.3%,显效率分别为33.3%和46.7%,炎性皮损平均消退率分别为48.1%和65.6%,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联合应用红光和蓝光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
李润祥黄振明丘小珊张三泉熊斯颖朱慧兰
关键词:寻常型痤疮蓝光
IL-33和IL1R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IL-33和IL1R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PCR-SSP方法检测89例AD患者和138名正常对照组受试者IL-33和IL1RL1编码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结果:AD患者的IL-33 rs1800925 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而T等位基因和rs764706552等位基因G低于对照组(均P<0.001)。IL-33 rs1800925基因型CC和rs764706552基因型CG与AD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两组患者的IL1RL1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IL-33基因可能与AD的发病相关。
杨艳陈荃刘玉梅周欣田歆高爱莉熊斯颖陈晓吟李薇朱慧兰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单核苷酸多态性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n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病情、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19.3±8.1)pg/mL]、IL-23水平[(28.9±11.1)pg/mL]均高于对照组[(8.6±5.7)pg/mL,(10.9±6.2)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2、7.72,P值均<0.01)。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IL-17、IL-23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r=0.75,P值均<0.01),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23、r=0.24,P值均>0.05),IL-17与IL-23呈正相关关系(r=0.81,P<0.01)。结论:IL-17、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李润祥梁碧华杨婧熊斯颖马少吟梁艳华朱慧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
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与补体C5a、症状评分及风团持续时间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抗组胺敏感CU及抗组胺耐药CU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片段F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抗凝因子[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纤溶标志物[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HMW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补体(C5a、C3、C4)、炎性标志物[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溶血性链球菌O(anti-streptolysin"O",ASO)、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及CU病情等与CU抗组胺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与敏感CU患者[(40.43±10.89)ng/ml]比较,抗组胺药耐受CU患者C5a水平[(50.67±16.83)ng/ml]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F1+2、TF、TM、HMWK、t-PA、C3、C4、ESR、ASO、RF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组胺药物敏感与否与症状评分及风团持续时间相关(r=0.42,P<0.01;r=0.57,P<0.01)。结论抗组胺耐药CU患者血浆C5a水平升高、症状评分较高且风团持续时间较长,提示抗组胺耐药CU患者病情更严重且存在更复杂的自身免疫因素。
梁碧华李润祥林路洋龚业青熊斯颖马少吟朱慧兰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补体炎性标志物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吡美莫司乳膏对成人型特应性皮炎患者PBMC产生eotaxin和CCR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检测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与其相应受体CCR3的表达,以探讨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30例成人型AD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eotaxin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CR3的表达。结果:治疗前,AD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为(133.86±42.23)pg/mL,CCR3表达水平为(23.10±6.31)%;治疗后,AD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为(101.54±35.63)p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20,P<0.01);外周血CCR3表达水平为(16.52±6.59)%,较治疗前亦明显降低(t=3.59,P<0.01)。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吡美莫司乳膏可能通过降低eotaxin、CCR3表达,从而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活化,发挥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
杨艳李嘉彦周欣田歆高爱莉熊斯颖李薇陈晓吟刘玉梅朱慧兰
关键词:EOTAXINCCR3窄谱中波紫外线吡美莫司乳膏
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探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科室接受治疗的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接受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和单纯浅表切除治疗。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整体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累积复发率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体重指数、肿瘤特征(数目、位置、形状、最大直径、周长以及深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的整体切除率(93.5%vs93.8%,P=1.000)、完全切除率(69.6%vs 76.2%,P=0.433)以及治愈性切除率(54.3%vs 60.0%,P=0.602)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累积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vs5.1%,P=0.007)。结论: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对于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熊斯颖杨艳邵蕾田歆刘玉梅
Immunosuppression of UVR and protection of sunscreens on Candida albicans induced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model
Background/purpose: UVR-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kin cancers received more and...
陈荃李润祥朱慧兰赵晓霞梁碧华马少吟熊斯颖JunfengWang
关键词:PROTECTIONPROTECTIONSUNSCREENLANGERHAN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