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狄加伟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弹道
  • 4篇内弹道
  • 2篇电热化学
  • 2篇电热化学炮
  • 2篇装药
  • 2篇工程热物理
  • 1篇弹道参数
  • 1篇弹道性能
  • 1篇弹丸
  • 1篇弹丸初速
  • 1篇导弹
  • 1篇电子技术
  • 1篇动态力学性能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随行装药
  • 1篇炮射导弹
  • 1篇权系数
  • 1篇力学性能
  • 1篇密闭爆发器
  • 1篇敏感性

机构

  • 7篇西北机电工程...

作者

  • 7篇狄加伟
  • 5篇张明安
  • 4篇李媛
  • 2篇李兵
  • 1篇张龙
  • 1篇魏建国
  • 1篇李瑞
  • 1篇赵斌
  • 1篇屈洁
  • 1篇岳文龙
  • 1篇胡静
  • 1篇张薇薇
  • 1篇张薇薇
  • 1篇杨敏涛

传媒

  • 4篇火炮发射与控...
  • 1篇电气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热化学炮技术在主动防护技术上的应用
主动防护技术是增强坦克及轻型装甲车辆抵御各种来袭弹药能力,提升坦克及轻型装甲车辆战场生存或留存能力,进而确保坦克及轻型装甲完成战斗任务的重要手段。主动防护技术通常分为硬防护和软防护,其中硬防护能够对付各种来袭弹药,而软防...
张明安狄加伟李媛李兵
文献传递
采用包覆随行装药提高炮射导弹内弹道性能的数值预测被引量:2
2019年
在不增加过载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炮射导弹发射初速,提出采用包覆随行装药的火炮装药结构。建立了包含半可燃药筒在内的混合装药内弹道模型,主装药选取高能钝感发射药,随行装药利用低燃速药进行包覆处理,分析了不同随行率和包覆层厚度条件下内弹道性能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随行率的增加,弹丸初速提高;通过改变包覆层厚度能够很好地控制随行装药点火延迟时间。
豆松松狄加伟聂奎李媛黄诚
关键词:随行装药炮射导弹内弹道
一种发射药动态力学性能量化表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炮发射药动态力学性能量化表征方法,该方法基于发射药药形模型进行燃面分析和碎粒增面特性分析,划分燃面等级,通过模拟仿真和数据处理,获得各个等级的等质量增面因子,对照试验结果,将其作为燃面的加权系数,计算得...
李瑞张龙李媛张薇薇聂奎狄加伟韩如锋李贵远
内弹道过程中气体工质做功能力计算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计算分析了3种假设条件下不同气体工质的极限速度,理论推导真空中气体工质自由膨胀所获极限速度的关系式,建立了三维非定常条件下35 mm等截面轻气炮数学模型,采用ANSYS-CFX软件对不同气体工质所获弹丸初速进行模拟计算,对比了不同比例的氢氦混合气体对轻气炮弹丸初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是做功能力最强的气体工质,并且氦气在发射小质量弹丸时具有显著优势。
胡静张明安岳文龙狄加伟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内弹道弹丸初速
密闭爆发器试验过程壁温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密闭爆发器模型及圆柱轴对称热传导模型,描述了密闭爆发器试验中容器壁面的传热过程。通过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密闭爆发器试验过程的传热现象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爆发器容器壁温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为分析密闭爆发器试验传热过程及发射装药安全性提供参考。
张薇薇狄加伟张明安屈洁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密闭爆发器传热数值模拟
电热化学炮内弹道参数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装填密度作为火炮内弹道起始参量之一,对火炮内弹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电热化学炮技术提高火炮炮口动能,一般有两种主要方法:其一是在常规火炮装药基础上,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为载体,在火炮内弹道过程中,依靠增加电能的办法来实现;其二是充分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作为点传火系统的优势和特点,依靠新型装药技术较大幅度提高装填密度,进而实现提高炮口动能。采用前者技术途径,将带来较大的初始电能需求问题;采用后者,尽管可以避免前者问题,但随着发射药装填密度的提高,将打破业已建立的常规火炮内弹道性能变化规律。此外,电能的介入与等离子体点火取代常规点火,也将对火炮内弹道性能带来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和分析高装填密度装药条件下的内弹道性能敏感性,对于深入研究电热化学炮内弹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李兵张明安狄加伟魏建国李媛
关键词:电热化学炮内弹道装药敏感性
电热化学发射技术在大口径火炮上的应用前景被引量:5
2010年
电能增强技术和等离子体点火技术是电热化学发射技术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利用电能增强技术来较大幅度提高大口径火炮炮口初速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利用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增强火药燃烧性能可提高某大口径火炮2.6%的炮口初速,但该方式在电能的加载、时序放电的控制和火药气体的状态平衡方面存在很大的技术困难。等离子体点火技术较常规火炮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火炮的弹道一致性及射击精度、弹道性能补偿和引燃更高密度发射药等方面,并预测了在将来高能高密度装药方面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对提高炮口初速所具有的潜在优势。
狄加伟杨敏涛张明安赵斌
关键词:电子技术内弹道电热化学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