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强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核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新生代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迁移
  • 2篇中新生代
  • 2篇SO42
  • 2篇值模拟
  • 1篇地浸
  • 1篇地球化学模型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修复
  • 1篇原地浸出
  • 1篇溶浸采矿
  • 1篇酸根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硝酸
  • 1篇硝酸根
  • 1篇硫酸根

机构

  • 7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作者

  • 7篇王世强
  • 6篇谭凯旋
  • 2篇吕俊文
  • 2篇易正戟
  • 2篇周泉宇
  • 1篇余振勋
  • 1篇何海
  • 1篇赵战锋
  • 1篇澹爱丽
  • 1篇陈梅芳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 2篇第三届全国成...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矿业快报
  • 1篇采矿技术

年份

  • 6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地浸采铀矿区地下水中UO22+和SO42-迁移的数值模拟
原地浸出(简称地浸)采矿又称为'溶液采矿'或'化学采矿',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传统的新的采矿技术,它是一种集采矿、选矿、冶金于一体的新的采矿理论和采矿方法,是将溶浸液直接注入地下含矿岩层中,利用矿物与水溶...
谭凯旋周泉宇吕俊文王世强
关键词:地下水修复污染物
文献传递
华南中新生代NNE走滑断裂对铀成矿控制的分形分析
2007年
  在区域成矿学研究中,断裂构造往往是多尺度成矿系统(成矿带、矿田、矿床和矿体)的主导控制因素.在诸多控矿要素中,断裂构造的复杂程度与成矿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分形理论可以将断裂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化,如Mandel-brot提出的分形几何学中的分维数,定量描述断裂构造体系的复杂程度(Mandebrot,1985).孔凡臣等(1991)通过单条断裂体的分数维值的含义研究,认为断裂构造的分数维D值的大小反映了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活动性的强弱.具有不同分数维D值的断裂构造常常处在不同的构造发育阶段.谭凯旋等(1998)研究了中国断裂构造的分形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壳体中深大断裂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大陆全境的分维值为1.493,各构造区的分维值为0.827~1.624.并指出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反映了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运动历史的复杂性和构造活动的强弱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来研究华南中新生代NNE走滑断裂的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及铀矿分布分形的关系.……
谭凯旋王世强
共存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U(VI)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SRB)生物(还原)沉淀法消除地浸含铀废水中的放射性U污染,研究了pH值、SO42-和NO3-对混合SRB菌群对地浸废水中U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厌氧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U生物沉淀存在显著影响,在pH=6.0时U的沉淀率最高达99.4%,随pH值的降低其U的沉淀率也不断降低.SO42-质量浓度低于4 000 mg/L时对U生物沉淀没有影响,但超过5 000 mg/L时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初始SO42-浓度的上升而加强.NO3-的存在会严重抑制SRB还原沉淀U,只有先彻底去除NO3-才能利用SRB还原沉淀U.因此,寻找分离或驯化培养出嗜酸性SRB菌群以及应用SRB和反硝化细菌(DNB)的混合菌群协同作用对酸法地浸采铀地下水进行原位生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易正戟谭凯旋澹爱丽余振勋王世强
关键词:含铀废水硫酸根硝酸根
溶浸采矿地球化学被引量:3
2007年
溶浸采矿与其它传统采矿方法相比具有投资少、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采矿方法。文中提出了地球化学分支学科-溶浸采矿地球化学,总结了溶浸采矿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溶浸采矿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王世强谭凯旋易正戟
关键词:溶浸采矿地球化学
原地浸出采矿的地球化学模型研究进展
2007年
介绍了地球化学模型的历史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地球化学模型在原地浸出采矿过程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地球化学模型的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何海赵战锋王世强陈梅芳
关键词:原地浸出地球化学模型
地浸采铀矿区地下水中UO22+和SO42-迁移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07年
  原地浸出(简称地浸)采矿又称为"溶液采矿"或"化学采矿",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传统的新的采矿技术,它是一种集采矿、选矿、冶金于一体的新的采矿理论和采矿方法,是将溶浸液直接注入地下含矿岩层中,利用矿物与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来获取有用金属和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在一些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矿床中都在逐渐应用溶浸采矿技术,其中应用最广泛和成功的尤其是铀矿床的溶浸开采.原地溶浸采矿具有基建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资源回收率高,适于开采低品位贫矿,保护地表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地浸采矿将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采矿结束后必须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和复原(Mudd,2001;IAEA,2005).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在新疆伊犁512矿床成功地建成了地浸采铀矿山,目前已有多座地浸矿山投入生产,部分矿山已经采完或即将采完,急需开展地下水的复原研究.本文选择新疆某终采地浸铀矿区,对地下水水中主要污染物UO22+和SO4-的迁移的寿命进行数值模拟,并以此探讨选择合适的地下水复原方法.……
谭凯旋周泉宇吕俊文王世强
华南中新生代NNE走滑断裂对铀成矿控制的分形分析
在区域成矿学研究中,断裂构造往往是多尺度成矿系统(成矿带、矿田、矿床和矿体)的主导控制因素.在诸多控矿要素中,断裂构造的复杂程度与成矿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分形理论可以将断裂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化,如Mandel-brot提出...
谭凯旋王世强
关键词:中新生代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