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作品数:55 被引量:411H指数:12
-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SPEI的华北地区近50年干旱发生强度的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62
- 2014年
- 基于华北地区67个气象站1962-2011年的实测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统计了近50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探讨了华北地区干旱发生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中度以上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干旱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华北地区干旱发生强度呈明显的增强趋势,尤其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华北地区干旱发生强度的整体特征是西北和东南部地区较强,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较弱;造成华北干旱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量的起伏变化,这在20世纪80,90年代表现得特别显著。
- 周丹张勃罗静张春玲安美玲王东
- 子午岭特色药用植物短柄五加成分、药理分析及保健品研发
- 周天林李东波张博王圆圆毛宁武永福王春林王东赵治财
-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中药、天然药物/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主要科技内容:全面调查了子午岭林区短柄五加野生资源分布、数量、栽培和利用情况,并进行了短柄五加栽培驯化,扦插、组培繁...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用植物药理学保健品
-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被引量:17
- 2015年
-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属于旱作雨养农业区,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维持,春夏干旱是影响该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利用河东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57—2012年气象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从干旱趋势、周期、空间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方面探讨近56 a来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6 a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两季均呈干旱化趋势,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干旱呈加重趋势。干旱变化共经历了3个气候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春夏旱情较轻;80年代—90年代,夏旱较春旱严重;2000年以后,春旱较夏旱严重。干旱周期变化,春夏干旱周期分别为20 a和14 a,干旱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春夏干旱发生频率在突变前后差异显著,低频区在突变后转为高频区,易旱区呈扩大状态。ENSO事件是影响该区春夏干旱发生的主要环流因子,尤其对夏旱影响最为显著。近20 a来ENSO事件增强是该区干旱事件不断加重的原因,ENSO暖事件爆发时,该区春夏趋于干旱,由湿向干转变;ENSO冷事件爆发,干旱则有所缓解,由干向湿转变。
- 季定民张勃王东马琼张耀宗赵一飞Yousif Elnour Yagoub
- 关键词:干旱ENSO
- 16个糜子新品种在陇东干旱地区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2
- 2015年
- 在半干旱的陇东中部地区,引进16个糜子品种,经过3年的品比试验,总结出当前的糜子生产水平:粳糜子单产可达2 893 kg/hm2,糯糜子单产可达2 902 kg/hm2。鉴定筛选出适应性好、高产稳产的粳糜子品种有内糜九号、Yym 0965和内糜八号;糯糜子品种有辽糜3号和90322-2-33。通过对16个糜子品种的生育性状的观察鉴定,为陇东地区糜子生产和育种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这些种质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 盖琼辉王百姓王东
- 关键词:糜子引种试验产量性状生育性状
- 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以农牧交错带南部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对象,以1949~2010年共61年的16个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子与人为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环县土地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53.77%,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21.79%,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6.76%。在环县60年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子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单独的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的作用强度较低;(2)在环县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气候条件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中自然因子的影响主要是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减少、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大导致干旱和土壤干层的发育,抑制了植物的生长,降低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的抗冲蚀能力。而较强的风力及暴雨量的增加加速了土壤侵蚀;人为因子的影响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农业人口过大、大面积垦殖导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以及超载放牧引起草场大面积退化直接导致了环县土地荒漠化扩展。
- 张希彪王东
-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自然因素黄土丘陵沟壑区农牧交错带
- 基于群体平衡模型对泡沫混凝土浆体含气量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类新兴的建筑材料,由于其自重轻、保温、强度要求低等特性,越来越多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在泡沫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大量的气泡破裂和融合,这为设计预期干密度的泡沫混凝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发泡剂生产的泡沫在不同的搅拌速度下的含气量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含气量变化的模型,为设计符合预期密度的泡沫混凝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撑。
- 杨昭乾王东杨阳李平
-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搅拌速度含气量
- 陇东地区园林绿化及观赏植物应用调查报告
- 2018年
- 采用实地踏查、访问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系统调查分析了陇东地区园林绿化及观赏植物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应用的园林绿化及观赏植物隶属89科185属318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5科9属16种,被子植物81科173属299种。种数达到10种及以上的科有6个,6~9种的有4科,2~5种的有25科,仅有1种的达54科。按生活型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分别占到总种数的19.50%、16.98%、60.38%和3.14%。观赏植物中,观花、观叶、观茎和观果物种分别占观赏植物物种的38.75%、25.46%、35.05%和0.74%。所记录到的园林绿化及观赏植物中乡土植物占30.50%。同时,在分析陇东地区园林绿化及观赏植物应用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园林绿化和观赏植物的应用及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 王东马世荣
- 关键词:园林绿化观赏植物多样性入侵植物
- 基于SPEI法的陇东地区近50a干旱化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26
- 2015年
- 选取陇东地区近50 a平均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Mann–Kendall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功率谱分析、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等方法分析了陇东地区近50 a来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显示:近50 a来陇东地区干旱化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趋势显著。持续干旱事件次数增多,持续干旱累积时间增长,以春夏连旱、伏秋连旱的次数增多为显著特征。发生干旱的周期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表现不一致,随着时间尺度的增长,干旱出现的周期也在变长。干旱发生频率不断加快,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干旱事件的频率显著上升。近50 a来干旱频率较高的区域在环县西北部和六盘山以西静宁等地,干旱高频区逐步向中南部和东部转移。通过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和历史资料比对,证明SPEI在陇东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 张勃张耀宗任培贵王东赵一飞杨尚武
- 关键词:气象干旱
- 中国南方石漠化地区禽畜粪便分布与能源化模式被引量:3
- 2023年
- 摸清中国南方石漠化地区的畜禽粪便资源能源化底数,构建禽畜粪便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模式,对于提高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问题严重的贵州省为研究区,以贵州省9个市/州的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省4类畜禽粪便资源量、人均禽畜占有量等进行潜力估算,明确了贵州省畜禽资源地域性特征,揭示了贵州省畜禽粪便资源量在喀斯特县和非喀斯特县差异性,以及与石漠化等级之间的关联性,提出禽畜粪便资源能源化利用的生物天然气模式,测算了该模式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2017年贵州省4类畜禽粪便理论资源量5 287.40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3 635.86万t,牛粪和猪粪占绝对优势;空间上呈现东南向西北增长趋势,县域差异显著;肥料化资源量为1 815万t,可能源化资源量为1 820.86万t;以禽畜粪便为原料的沼气工程模式在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巩固了石漠化治理成效且增加了农户健康和福祉。
- 郭应军熊康宁颜佳旺黄岩王东
- 关键词:沼气甲烷粪便喀斯特石漠化
- 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研究及启示被引量:3
- 2017年
- 理财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阶段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欧美国家都在这一领域进行着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尤其是美国,分别从理财教育的相关政策、学校理财教育课程、成立专门的理财教育组织等方面出发,提升国民理财素质教育。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青少年的理财素质教育实践极为迫切,为博采众长之需,了解和借鉴他国之经验至关重要。
- 何苗王东
- 关键词:青少年理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