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美

作品数:79 被引量:30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3篇小麦
  • 27篇白粉
  • 22篇白粉病
  • 20篇基因
  • 15篇镰刀
  • 15篇镰刀菌
  • 15篇抗白粉病
  • 14篇球毛壳菌
  • 14篇毛壳菌
  • 14篇抗病
  • 12篇小麦白粉
  • 12篇霉病
  • 12篇抗白粉病基因
  • 12篇白粉菌
  • 12篇赤霉
  • 12篇赤霉病
  • 10篇全蚀病
  • 10篇脱氧雪腐镰刀...
  • 9篇种球
  • 9篇小麦白粉病

机构

  • 7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北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陕西省农业分...
  • 1篇漯河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79篇王俊美
  • 53篇徐飞
  • 52篇宋玉立
  • 43篇李亚红
  • 39篇韩自行
  • 37篇张姣姣
  • 37篇刘露露
  • 23篇刘红彦
  • 16篇杨共强
  • 8篇康振生
  • 6篇郭金春
  • 6篇刘清浩
  • 5篇徐红明
  • 4篇王瑞
  • 4篇王爽
  • 4篇周益林
  • 3篇伊艳杰
  • 3篇王飞
  • 3篇田保明
  • 3篇柴春月

传媒

  • 11篇植物保护
  • 9篇植物病理学报
  • 7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河南省植物保...

年份

  • 6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5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减少籽粒中DON毒素积累的效果被引量:16
2018年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减少小麦籽粒中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积累的效果,于大田人工接菌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试验,并于收获期测定了不同药剂处理的小麦籽粒中DON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下,50%多菌灵WP,30%多·酮SC,25%戊唑醇WP,25%氰烯菌酯SC和70%甲基硫菌灵WP处理中,除先喷药后接菌条件下25%戊唑醇WP在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接菌后1d喷药条件下50%多菌灵WP、25%戊唑醇WP在病粒率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30%多·酮SC在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外,各处理对小麦的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P<0.05)。各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在42.4%~83.5%,病情指数防效在44.9%~88.2%,病粒率防效在34.7%~69.4%,籽粒中DON防效在48.0%~86.9%。上述几种杀菌剂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在先喷药后接菌条件下的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接菌后1d喷药的防治效果。两种处理方式下,30%己唑醇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和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在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与清水对照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徐飞王俊美杨共强宋玉立赵凯韩自行李丽娟刘露露李亚红张姣姣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杀菌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一株交枝顶孢霉WS-21及其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交枝顶孢霉WS‑21及其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中的应用,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株帚枝霉属交枝顶孢霉WS‑21,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343。本发明公开的帚枝霉属交枝顶孢霉WS‑21对...
王俊美李亚红徐飞李丽娟刘露露张姣姣韩自行冯超红王爽
一种球毛壳菌及其在小麦促生增产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其保藏名称为12XP1‑2‑3,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183,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9年1月23...
宋玉立徐飞王俊美韩自行李亚红冯超红
文献传递
两个小麦生产品种抗白粉病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以感病品种豫麦49作母本,抗病品种周麦12和藁麦8901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种F1代,F1代植株自交获得F2代种子,F1代植株与豫麦49回交获得BC1代种子。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用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菌GY01单孢菌系,分别对F1、F2、BC1代及其亲本的幼苗进行人工接种,研究它们的抗性表现和杂交后代中抗白粉病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周麦12对GY01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藁麦8901对GY01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代君丽刘红彦王俊美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病性
白粉菌诱导的小麦类萌发素蛋白的克隆、定位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克隆受白粉菌诱导的小麦类萌发素蛋白基因,分析其在感、抗病单株中的表达模式,探讨其在小麦抗白粉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基因芯片结果,结合电子克隆与RT-PCR方法,克隆到一个受白粉菌诱导的小麦类萌发素蛋白基因。通过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对获得的基因片段进行定位。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片段在抗病植株、感病植株白粉菌诱导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获得了一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小麦类萌发素蛋白基因片段,命名为TaGLP5(GenBank登录号为FJ59447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与已知的来自禾本科的萌发素蛋白分属不同的进化分支,很可能是新的小麦萌发素蛋白成员。通过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将该基因片段定位在小麦的5A染色体上。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受白粉菌诱导,且在接菌后的24h以前抗病中的表达量高于同期感病株。【结论】本实验获得的类萌发素蛋白是一个新的成员。该类萌发素蛋白在感、抗植物受白粉菌诱导上调表达,但是表达量、表达时间上存在差异。推测该基因参与了小麦对白粉菌的防御反应。
王俊美孙燕飞刘红彦康振生徐红明
关键词:白粉菌克隆染色体定位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全蚀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本研究采用试管苗菌饼接种法对108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全蚀病鉴定和评价,评价指标以病情指数为主,株高、根干重和茎叶干重为辅。结果表明,供试108个小麦品种(系)中达到中抗水平的只有‘新农19’一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系)的0.9%;感病品种有‘郑麦3596’、‘曌氏2010-06’和‘郑麦9023-9’等82个,占供试品种(系)的75.9%;高感品种有‘豫农211’、‘众麦2号’和‘豫麦49’等25个,占供试品种(系)的23.2%。在3个辅助评价指标中,株高、根干重、茎叶干重都与抗性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其中以茎叶干重为最佳辅助指标。
徐飞杨共强何文兰宋玉立王俊美李亚红
关键词:小麦品种全蚀病抗病鉴定
一种球毛壳菌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毛壳菌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中的应用,所述球毛壳菌的保藏名称为12XP1‑2‑3,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183,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9年1月23日。...
徐飞宋玉立王俊美张姣姣韩自行李亚红石瑞杰李丽娟刘露露
文献传递
不同侵染时期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籽粒中DON的积累的影响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它不仅对小麦产量造成损失,而且还使小麦籽粒中DON毒素浓度超标,对人畜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小麦籽粒中毒素浓度超标不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各国小麦种植区都有报道。为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和籽...
徐飞宋玉立王俊美韩自行赵凯李丽娟张姣姣刘露露李亚红
关键词:小麦小麦赤霉病侵染时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文献传递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和麦穗组织中DON毒素积累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和麦穗组织中DON毒素积累水平,培育和利用抗赤霉病和DON毒素积累的品种提供资源和依据,本研究采用单小花滴注接种法对河南省的106个小麦品种(系)抗赤霉病性进行鉴定分析,并用ELISA测定了病穗组织中DON毒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106个小麦品种(系)中未发现抗病和中抗材料,中感品种(系)有华育198、郑麦103和春丰0021等14个,占13.2%;感病的有墨式2010—06、百农898和中麦63等92个,占86.8%。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颖壳和穗轴中DON毒素积累水平有显著差异,籽粒中DON毒素水平在(0.70~287.63)mg/kg之间,其中郑03876、豫保1号和中麦63的DON毒素水平在2mg/kg以下,为抗毒素材料;其他的103个品种DON毒素水平大于2mg/kg;颖壳和穗轴中的DON毒素水平在(51.03—392.87)mg/kg之间,普遍比籽粒中DON毒素含量高。籽粒中DON毒素水平与小麦品种(系)的平均病害严重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徐飞杨共强宋玉立王俊美李亚红
关键词:小麦品种赤霉病禾谷镰刀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一种球毛壳菌和吡虫啉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毛壳菌和吡虫啉的复配剂及其应用,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球毛壳菌和吡虫啉的复配剂,采用球毛壳菌、吡虫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复配。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球毛壳菌和吡虫啉的复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和蚜虫有...
冯超红徐飞王俊美李丽娟张姣姣王爽韩自行李亚红刘露露石瑞杰万鑫茹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