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CC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朱惠芳王冬梅刘美玲徐燕马莉雷丽虹
- 关键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锁骨下静脉护理
- 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被引量:4
- 2002年
- 为探讨护理干预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作用 ,应用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定位穿刺、冲洗引流及监测 ,并与 30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 48例总有效率达81%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0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 ,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手术 。
- 王冬梅铁华张玉荣
- 关键词:微创技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 弥漫性轴索伤32例观察与护理
- 2009年
- 王冬梅马爱惠祝英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伤双侧瞳孔散大一侧瞳孔散大高空坠落伤中枢性高热肌张力增高
- 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颅脑损伤的康复效果。方法对经高压氧治疗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压氧组的总有效率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高压氧组的愈后良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是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的重要康复手段,可以改善脑缺氧,促进昏迷的苏醒,减少后遗症。对于长期昏迷,持续性植物状态和严重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患者,长疗程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冯萍马强王冬梅朱秀玲李玲
- 关键词:高压氧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 2007年
- 王冬梅雷丽虹于文燕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护理
- 护士长的人格魅力与管理艺术被引量:3
- 2007年
- 朱惠芳王冬梅
- 关键词:护士长人格魅力管理艺术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68例分析
- 2008年
-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对我院神经外科2001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出血被有效控制,病情平稳,18例因脑出血术后脑功能出现不可逆性损害及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4例因上消化道出血难以控制而死亡,病死率达32.35%。认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早期积极地防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王冬梅朱惠芳于文燕许秋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 急性颅脑损伤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性激素动态变化对其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患者损伤程度进行(轻、中、重)分型,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定,采集急性颅脑损伤后轻型、中型、重型共153例患者伤后第1天、第7天静脉血,使用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性激素定量测定的方法,动态监测306份血清中三种性激素的含量,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E2、P、T动态变化与其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轻、中、重型患者第1天血清E2、P、T含量较第7天明显升高,且GCS评分与E2、P、T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患者血清E2、P、T含量与患者GOS评分也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E2、P、T含量变化,可作为尽早、快速判断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并为必要时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干预治疗(适当补充性激素)提供治疗依据.
- 王冬梅常杰白云贤王莉张艳张玉杰
-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性激素预后
- 高血压丘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 2008年
- 王冬梅朱慧芳许秋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 气管切开后病人两种呼吸道管理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07年
- 为选择较理想的气管切开后病人呼吸道管理方法,比较观察我科重症监护病房2004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62例随机分成两组,湿纱布组和人工鼻组,观察气管切开后病人气道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呼吸道阻力增加、护理时数及气管切开后的不良症状。结果,除呼吸道阻力增加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外,人工鼻组在湿化不足、湿化过度、痰液黏稠、痰痂、堵管、肺部感染、护理时数项目上明显优于湿纱布组(P<0.01或P<0.05)。表明人工鼻可明显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效能,降低气管切开病人的并发症,尤其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大大减少护理工作量,且人工鼻组并不增加呼吸道阻力。
- 王冬梅王莉李娟
- 关键词:气管切开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