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Iso-C三维导航辅助下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Iso-C三维导航辅助下及传统C臂透视辅助下置入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C1LM-C2P)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C1LM-C2P治疗24名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导航组患者12... 杨永良 周东生 李连欣 董金磊 王大伟关键词:螺钉 寰椎侧块 枢椎 椎弓根 寰枢椎不稳 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9例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9~67岁,平均28.0岁;车祸伤11例,高空坠落伤6例,挤压伤2例;根据Tile分型,C1型8例,C2型2例,C3型9例;6例改良肢体严重创伤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7分,其中2例行髋关节离断术,4例行半侧骨盆离断术;13例患者行保肢手术,其中3例行外固定架手术,1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根据Matta影像学骨盆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根据Majeed评分评估骨盆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2~4 h,平均3.2 h;术中出血量400~1200 ml,平均768.4 ml。18例存活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6个月。6例截肢患者中1例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1周死亡,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为94.7%(18/19),截肢率31.6%(6/19)。18例存活患者骨盆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一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18例存活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4±1.9)分(范围0~6分),其中无痛3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6例。13例保肢患者末次随访时,Matta影像学评价,优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6.9%(10/13);Majeed功能评分(81.8±11.9)分(范围53~95分),其中优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11/13)。保肢治疗中4例患者腰骶神经损伤致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单侧下肢感觉、运动减弱,经神经松解及营养支持治疗,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应早期判断肢体损伤情况,及早介入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为重,必要时选择髋关节离断术或半骨盆离断术。 于震 王琦 李琳 赵闯 王大伟 董金磊 周东生关键词:骨盆 骨折 骶髂关节 急救 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移位 被引量:4 2011年 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因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移位5 d于2010年5月23日入院。现病史:患者6 d前因车祸伤及左上肢,伤后当即左上臂和肘部肿胀畸形,左肘关节活动障碍,左手感觉运动正常。 张鹏 王晓梅 周东生 王大伟 李连欣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后 再移位 左肱骨 关节活动障碍 左上肢 左上臂 增加钢板与更换髓内钉治疗股骨髓内钉失败骨不连的比较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比较增加钢板与更换髓内钉治疗非感染性股骨髓内钉失败肥大型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40例非感染性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失败肥大型骨不连患者。其中,10例采用保留原有股骨髓内钉,增加钢板固定,但不行自体髂骨植骨(单纯钢板组);13例采用保留髓内钉,增加钢板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钢板植骨组);17例采用更换髓内钉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换钉植骨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骨不连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依次为单纯钢板组<钢板植骨组<换钉植骨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单纯钢板组1例患者失访外,所有患者获得12~6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5.22±6.25)个月。钢板植骨组骨折愈合最快,单纯钢板组次之,换钉植骨组骨折愈合最慢,钢板植骨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9个月单纯钢板组和钢板植骨组的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而换钉植骨组有1例再次行增加钢板固定术,半年后骨折愈合。[结论]相比之下,保留髓内钉增加钢板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失败肥大型骨不连的最佳手术方式。 赵之孟 周东生 傅佰圣 杨永良 王大伟 董金磊关键词:骨折 肥大型骨不连 转子间截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成人双侧股骨近端发育性畸形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截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发育性畸形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创伤骨科收治股骨近端发育性畸形患者1例。患者女,32岁,因双膝关节外翻畸形、双髋关节活动时疼痛入院。通过术前精确测量双下肢髋、膝关节角度,确定畸形位于双股骨近端。股骨颈干角为右152°,左150°;双侧股骨近端外侧角均为60°;股骨前倾角为右36°,左28°。双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为70分。采用双侧转子间截骨结合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固定矫正双侧股骨近端畸形。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观察截骨面愈合以及髋关节疼痛和功能情况。结果术后双侧股骨颈干角均为127°;股骨前方颈干角为右166°,左169°。术后12个月患者双髋关节痛感消失,步态恢复正常,双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为100分。结论采用转子间截骨结合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发育性畸形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陶扶林 王永会 李庆虎 傅佰胜 王大伟关键词:关节痛 膝外翻 截骨术 早期腹膜外骨盆填塞联合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腹膜外骨盆填塞联合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6年12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4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8~63岁,平均38.2岁。根据Tile分型:B1型2例,B2.2型2例,C1.1型1例,C1.2型2例,C1.3型2例,C2型3例,c3型2例。开放性骨盆骨折4例,闭合性骨盆骨折10例。14例患者均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且均实施腹膜外骨盆填塞联合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术。记录手术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收缩压和心率及死亡与生存患者相关指标;观察患者术后感染、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0~70min,平均61min。住ICU时间为(10.9±9.8)d,住院时间为(23.1±14.9)d。术前输血(17.7±2.2)U,术后24h输血(8.4±1.8)U(P〈0.05)。收缩压由术前(63.6±2.1)mmHg升至术后(90.9±1.1)mmHg。心率由术前(106.0±5.9)次/min降至术后(94.0±6.2)次/min(P〈0.05)。本组10例获随访8~24个月,平均11.5个月。死亡4例(29%),其中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死亡与生存患者在术后血压、心率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感染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腹膜外骨盆填塞联合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具有操作时间短、效果确切等优点,能有效控制骨盆骨折出血,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运情况。 董金磊 李庆虎 周东生 李连欣 穆卫东 郝振海 王永会 王大伟 杨永良关键词:骨盆 骨折 血流动力学 纱布填塞术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纱布填塞术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2014年12月,运用纱布填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8~52岁,平均32.7岁. 杨永良 周东生 李连欣 李庆虎 王大伟关键词:纱布 填塞术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骨盆 骨折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科室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治... 董金磊 周东生 李连欣 王伯珉 王大伟 傅佰圣 李庆虎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围手术期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技术在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RN辅助诊断并且手术治疗的9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患者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40.6±11.0)岁(范围18~54岁);3周以内的新鲜骨折2例,陈旧性骨盆骨折7例。骨盆骨折AO分型:C1.3型6例,C3型3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8例,Ⅲ型1例;术前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3例;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Nerve Injuries Committee of the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提出的肌力评价标准评定:M1级2例,M2级3例,M3级2例,M4级2例。术前通过MRN技术,准确定位腰骶神经损伤部位及程度,采用神经探查松解术或内固定物置入联合神经探查松解术进行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7.8±63.8)min(范围150~360 min);术中出血(388.9±293.4)ml(范围200~110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6±19.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7±2.2)个月(范围10~18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例;根据BMRC标准评定术后肌力恢复情况:M5级6例,M4级2例,M3级1例。1例患者出院后2个月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结论MRN技术可辅助术者术前充分了解骨折对腰骶丛压迫、牵拉损伤情况,对神经损伤进行精确定性及诊断,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化、微创化,是对传统腰骶丛损伤诊断方法的一种补充。 李琳 王琦 于震 赵闯 董金磊 王大伟 王大伟关键词:骨盆 骶骨 骨折 磁共振成像 腰骶丛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的9例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女3例;年龄18~53岁,平均33.8岁。骨折按照Schatzker分型:V型5例,Ⅵ型4例;开放性骨折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5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结合或不结合微创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85.6min(140~240min),住院时间平均为18.4d(10~45d)。所有患者治疗获平均15.6个月(6~36个月)随访,9例骨折完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3~7个月),经过连续随访确定骨折愈合后即拆除外固定支架。按照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3例,可1例,差1例;未发生膝关节不稳定。并发症发生情况:钉道感染1例,克氏针松动1例。结论对于复杂的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结合或不结合微创复位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且软组织剥离少的手术方式。 王永会 杨永良 王大伟 李庆虎 李连欣 郝振海 周东生关键词:胫骨 骨折 外固定器 HYB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