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泪管留置对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观察环形人工泪管植入对慢性泪囊炎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疗效的影响,为规范EES-DCR提供证据。方法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单纯性慢性泪囊炎180例180眼根据常规EES+常规DCR手术后是否植入人工泪管分为人工泪管留置组和人工泪管非留置组,患者的入院组别分配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人工泪管留置组术中环形植入人工泪管,泪管留置3~6个月后拔出。术后定期随访,鼻内窥镜下观察造瘘口开放情况。根据造瘘口形态及慢性泪囊炎治愈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23例23眼不符合入选标准,资料齐全且符合研究标准者共157例157眼,其中人工泪管留置组73例,人工泪管非留置组8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1±1.1)个月,人工泪管留置组、人工泪管非留置组慢性泪囊炎治愈率分别为89.0%(65/73)、92.9%(78/8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P=0.403)。2组患者在术后7~14d鼻内窥镜下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人工泪管留置组62例、人工泪管非留置组70例泪囊鼻腔吻合口黏膜完全上皮化。长期随访发现人工泪管留置组11例(15.1%,11/73)、人工泪管非留置组8例(9.5%,8/84)患者泪囊鼻腔吻合口及周围2~3mm存在明显瘢痕增生和/或肉芽组织形成,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00,P=0.000)。结论人工泪管留置与否对EES-DCR的疗效无明显影响,一定程度上可刺激造瘘口周围组织增生。
- 周一龙涂云海李康寯王毅王娜莫百军吴文灿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随机对照研究
- 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的改变
- 2010年
-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翼状胬肉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的改变,评价翼状胬肉对角膜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翼状胬肉患者32例(42眼)作为试验组,同期另择正常人40例(40只眼)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分别检查对照组和试验组术前及术后1、3、7d及1个月的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对比分析其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时点角膜散光度、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均明显增大(均P〈0.05),术后1、3、7d球差明显增大(均P〈0.05),术前及术后1、3、7d慧差、三叶草像差均明显增大(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d角膜散光度明显下降、球差明显增大(均P〈0.05),术后7d及1个月膜散光度、总像差、总高阶像差、慧差、三叶草像差均明显降低、球差明显增大(均P〈0.05);与术后1d比较,术后7d角膜散光度、总像差、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总像差、总高阶像差、慧差、三叶草像差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翼状胬肉侵及角膜2.0~4.0mm即可引起角膜散光度、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彗差及三叶草像差明显增大,手术可以降低角膜散光度、角膜前表面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彗差及三叶草像差,手术后1个月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趋于稳定.
- 宫贤惠王娜李军花
- 关键词:翼状胬肉波前像差角膜
- 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本身不会增加IOL植入眼的球差,理论上能够改善术眼的视觉质量。目的比较零球差非球面IOL植入眼与球面IOL植入眼的视觉功能及波前像差,分析零球差设计对IOL植入眼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断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52例8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零球差非球面IOL组和球面IOL组,每组40眼,分别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植入零球差非球面IOL(AkreosAO)或球面IOL。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d,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时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眼前后节情况,测量眼压,记录裸眼视力,应用Tracey波前像差仪在术前Id检查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术后3个月随访时检查最佳矫正远视力(LogMAR视力),行对比敏感度、焦点深度及波前像差检查,并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前的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零球差非球面IOL组的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为-0.03±0.08,球面IOL组为-0.02±0.1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P=0.61);零球差非球面IOL组术眼在暗视(12.0c/d)及暗视+周边眩光(3.0、6.0、18.0c/d)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分别为12.42±13.16、42.58±24.96、30.19±25.64和3.03±5.49,球面IOL组分别为5.59±8.11、28.74±18.69、17.07±19.35和0.22±1.15,相同条件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零球差非球面IOL组术眼的平均焦点深度(3.48±1.07)D,球面IOL组为(3.20±0.7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25)。术后3个月在5.0mm瞳孔分析直径下,零球差非球面IOL组的全眼球差为(0.13±0.07)μm,球面IOL组为
- 宫贤惠赵云娥王娜
- 关键词:非球面波前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