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康

作品数:49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11篇肿瘤
  • 10篇肠癌
  • 9篇血管
  • 9篇直肠
  • 9篇腹腔
  • 7篇术后
  • 6篇直肠癌
  • 6篇手术
  • 6篇腹腔粘连
  • 6篇病理
  • 6篇肠肿瘤
  • 5篇直肠肿瘤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5篇免疫
  • 4篇血管生成
  • 4篇预后
  • 4篇增殖
  • 4篇胃癌

机构

  • 48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鹿儿岛大学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西安高新医院
  • 2篇西安医学院
  • 2篇海阳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117...

作者

  • 49篇王康
  • 14篇魏光兵
  • 12篇刘浩
  • 10篇李徐奇
  • 8篇车向明
  • 7篇盛薇
  • 6篇霍雄伟
  • 6篇王春荣
  • 6篇纪明明
  • 5篇陈进才
  • 5篇张青山
  • 5篇仇广林
  • 5篇贾蓬勃
  • 4篇平高峰
  • 4篇尚卫华
  • 4篇王荣
  • 3篇刘晓毅
  • 3篇徐昕
  • 3篇赵伟
  • 3篇白晓斌

传媒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第13届全国...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4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日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及术后生存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对比分析中日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参数 ,旨在加深对早期胃癌的认识。方法 中方资料选自 1995至 199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 2 9例 ,日方资料选自 1988至 1992年日本鹿儿岛大学医学院第一外科收治的早期胃癌 6 8例。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①早期胃癌的发病年龄日方较中方推后 10年 (P <0 .0 5 )。②肿瘤部位日方胃底贲门癌所占比例较高。③肿瘤组织学日方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增加。④中方以黏膜下癌为主 ,日方黏膜内癌占较大比例 (P <0 .0 5 )。⑤手术清除淋巴结数日方明显较中方多 (P <0 .0 5 )。⑥消化道重建日方Roux en Y和空肠间置代胃比例较高。⑦术后生存率日方 3年 89.8% ,中方 80 % ,日方生存优于中方 (P <0 .0 5 )。结论 早期诊断及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保证术后生存 。
车向明朱研贾建洛王康许延发帆北修一爱甲孝
关键词:早期胃癌临床病理术后手术范围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回顾分析2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本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3-63岁。病程短者3个月,最长者20年。临床有骨骼系统表现者17例,神经肌系统表现11例,泌尿系统表现者9例,术前发现颈部包块者5例。B超检查18例发现病变部位,CT检查9例发现病变部位。实验室检查血钙升高12例,16例碱性磷酸酶增高,7例甲状旁腺素(PTH)增高。结果:本组均采用手术治疗,14例为甲状旁腺腺瘤,6例为甲状旁腺增生。19例患者进行了随访,14例痊愈,4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PHPT的定性诊断主要靠血钙和PTH检测,定位诊断则依靠B超和CT检查。手术是治疗PHPT的有效手段。
陈刚刘浩陈进才王康席孝忠张道维
关键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外科手术
靶向间皮角质细胞生长因子预防大鼠术后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角质细胞生长凶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通过促进间皮再生及影响腹膜纤溶活性而对大鼠腹膜粘连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平均分为3组,KGF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于术后第7灭处死大鼠,参考Leach评分系统评估腹膜粘连程度,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来测定盲肠粘连组织中tPA、PAl-1表达情况。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变化情况,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观察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KGF组胶原纤维变少,KGF组粘连总评分为(4.8±1.0)低于阳性对照组(7.6±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2,P〈0.01);KGF组I型胶原纤维平均灰度值(69±11)明娩高于阳性对照组(55±9)(t=3.214,P〈0.01);KGF组Ⅲ型胶原纤维平均灰度值(48±7)与阳性对照组(50±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1,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KGF组tPA表达水平(88±4.0)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112±4.0)和阴性对照组(101±2.0)(F=109.1,P〈0.01),PAI—1表达水平在3组之间的差异尤统计学意义(F=1.391,P〉0.05)。结论KGF町促进腹膜间皮修复和增加问皮纤溶能力,抑制胶原沉积,从听降低术后粘连强度。
纪明明王康刘晓雪魏光兵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细胞因子类腹膜粘连
内皮抑素的表达与直肠癌侵袭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ES)与直肠癌血管形成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与40例直肠癌组织中ES蛋白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ES在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直肠癌组织(P<0.05)。随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组织中ES蛋白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ES表达降低,肿瘤血管生成增加,MVD升高,可促进直肠癌的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盛薇王康王虎霞魏光斌李徐奇
关键词:内皮抑素微血管密度直肠癌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术后腹腔粘连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人体腹腔粘连发生的关系,探索血管生成在术后腹腔粘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40例二次开腹手术粘连腹膜标本,20例初次开腹手术腹膜标本,分别作为粘连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TGF-β、bFGF的表达水平及MVD行相应分析。结果 TGF-β、bFGF在粘连组织中的阳性高表达率分别为65.0%、7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bFGF高表达组的MVD值较其低表达组的MVD值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bFGF与MVD间存在正相关(r>0,P<0.05)。结论 TGF-β、bFGF参与人体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及发展,它们参与粘连形成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粘连组织中血管生成有关。
刘晓毅王康仇广林段红亮
关键词:腹腔粘连
靶向间皮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大鼠腹膜粘连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对腹膜粘连组织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为KGF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7 d后处死大鼠,并参照修改后的Leach等评分系统评价粘连程度。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腹膜粘连组织中tPA和PAI-1表达情况。结果 KGF组粘连总评分结果(4.8±0.92)明显低于模型组(7.6±1.35)(P<0.01),免疫组化染色示KGF组tPA表达水平(88.41±3.92)明显高于模型组(111.63±4.04)和假手术组(100.91±1.57)(P<0.01),而PAI-1表达水平在3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KGF通过促使损伤处腹膜再生及纤溶能力恢复达到预防腹膜粘连形成,提示间皮再生可能是预防粘连形成的有效途径。
纪明明王康仇广林魏光兵赵伟
关键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间皮腹膜粘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大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的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出生后5。10d的SD乳大鼠,颈椎脱臼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小肠,在解剖显微镜下剥去小肠系膜、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将小肠平滑肌层组织剪成小块后接种于含有干细胞因子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组织块周围细胞的游出情况及细胞的形态,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kit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类型。结果:培养1周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组织块周围长出细胞,呈梭形、三角形,有多个短突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突起细长化并彼此相互连接形成网络。该类细胞c—kit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由大鼠小肠平滑肌组织块原代培养ICC的方法,为IC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曙逢仇广林赵志浩王康
关键词:小肠CAJAL间质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外科治疗指征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治疗的15例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肠梗阻行肠切除术,6例肠瘘中有4例一期行肠瘘切除,2例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肠穿孔行一期肠造瘘,二期肠切除,1例肠出血行Miles手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肠功能,营养状态改善,随访6个月至1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慢性放射性肠炎出现严重并发症应积极手术治疗,肠切除和肠造瘘术配合营养支持是较理想的方法。
贾蓬勃王康李徐奇魏光兵杨晓民
关键词:慢性放射性肠炎外科治疗肠营养
通过抑制ERK1/2通路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研究
2007年
目的应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U0126研究ERK1/2在肝癌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肝癌SMMC-7721细胞株为材料,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的U0126处理组。以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U0126处理后均可明显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P<0.05,P<0.01),使处于G0/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并诱发细胞凋亡发生(P<0.05)。结论阻断ERK1/2通路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盛薇王康平高峰李徐奇魏光兵黄辰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肝癌细胞株增殖凋亡
胸膜纤维板剥离术治疗小儿慢性脓胸
2007年
目的总结胸膜纤维板剥离术治疗小儿慢性脓胸的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间收治的小儿慢性脓胸118例,因肺部受压严重、胸廓塌陷、脊柱侧弯而施行肥厚胸膜纤维板剥离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恢复顺利,均痊愈。术后随访89例,除3例仍有轻度胸廓塌陷及轻度脊柱侧弯外,余86例效果优良,胸廓塌陷纠正良好,胸廓对称,呼吸音正常,胸部X线示两肺扩张一致。结论纤维板剥离术治疗小儿慢性脓胸远期效果满意,对小儿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刘浩詹祯祥张丹心冯玉梅霍雄伟白晓斌盛薇王康石景森
关键词:慢性脓胸儿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