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颖 作品数:6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阿昔洛韦胃漂浮片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考察阿昔洛韦胃漂浮缓释片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阿昔洛韦的体内分析方法。结果阿昔洛韦胃漂浮缓释片与市售普通片剂的AUC0~t分别为(60.7±23.2)mg·h·L-1和(29.5±2.4)mg·h·L-1,达峰浓度ρmax分别为(11.6±5.5)mg·L-1和(7.1±1.9)m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2±1.0)h和(1.5±0.0)h,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分别为(4.7±0.8)h和(3.8±0.6)h;受试制剂与市售普通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06.3±78.8)%。结论阿昔洛韦胃漂浮缓释片缓释效果明显,生物利用度提高。 韩锐 邹梅娟 王慧颖 程刚关键词:药剂学 胃漂浮片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昔洛韦胃漂浮片的制备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制阿昔洛韦胃漂浮片。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阿昔洛韦胃漂浮片,以漂浮性能和阿昔洛韦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4M)和聚氧乙烯(PEO WSR N-205)为亲水凝胶骨架,十六醇为助漂剂,碳酸氢钠为产气剂,制备了12 h缓释胃漂浮片。该制剂在胃酸中立即起漂,2 h释放30%,6 h释放60%,12 h释放大于90%。结论所制备的阿昔洛韦胃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和缓释特性。 韩锐 邹梅娟 王慧颖 程刚关键词:胃漂浮片 释放度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聚氧乙烯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阿昔洛韦胃漂浮片处方 2011年 目的优化研制阿昔洛韦胃漂浮片的处方。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阿昔洛韦胃漂浮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对阿昔洛韦胃漂浮片的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以HPMCK4M和PEOWSRN-205为亲水凝胶骨架、十六醇为助漂剂、碳酸氢钠为产气剂,制备了12h缓释胃漂浮片。该制剂在胃酸中能立即起漂,阿昔洛韦的释放量2h约为30%(w),6h约为60%(w),12h释放量大于90%(w)。结论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处方预测性良好,制得的阿昔洛韦胃漂浮片符合要求。 韩锐 邹梅娟 王慧颖 程刚关键词:药剂学 胃漂浮片 盐酸普罗帕酮骨架型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释药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采用性质不同的蜡质材料制备盐酸普罗帕酮骨架型缓释微丸,并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采用熔融法提高蜡质材料的堆密度后通过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普罗帕酮骨架型缓释微丸,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处方优化。结果采用熔融法制得的骨架型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其释药过程用Hixson-Crowell溶蚀方程模型拟合的拟合度最好,相关系数r>0.9999;同时应用Ritger-Peppas方程进行验证,证明该骨架微丸的释药过程主要为溶蚀过程。结论不同蜡质材料由于其疏水性质不同,混合使用可以制备盐酸普罗帕酮骨架缓释微丸。 王慧颖 邹梅娟 韩锐 程刚关键词:药剂学 释药机制 正交设计 盐酸普罗帕酮 体外释放 盐酸普罗帕酮速缓双层微丸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为达到给药后可迅速起效同时能较长时间起效的速缓兼并的目的,制备了盐酸普罗帕酮速缓双层微丸。方法采用薄膜包衣法制备双层微丸的缓释内核,采用液相层积和粉末层积两种方法制备双层微丸的速释外层,并对2种双层微丸制备工艺及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制备的2种双层微丸均可满足速缓兼并的释放目的。结论以包衣微丸为缓释内核并层积速释外层的方式可用于制备速缓双相释药系统。 王慧颖 邹梅娟 韩锐 程刚关键词:药剂学 盐酸普罗帕酮 体外释放 金银花口服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制备中药提取物时间依赖型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以金银花提取物为模型药物,以Eudragit NE 30 D为包衣材料制备包衣片,用释放度测定法考察影响因素。结果:膨胀剂种类、包衣增重和包衣液中致孔剂浓度是影响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制备的金银花包衣片体外延时时间可达到3~4h。结论:本试验为时间作为开关的中药提取物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尹飞 孙金超 王慧颖 王悦 程刚 邹梅娟关键词:金银花 结肠定位释药 包衣片 释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