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燕
作品数:
6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合作作者
朱瑞富
山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吕宇鹏
青岛大学
李士同
山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朝志强
青岛大学
王世清
山东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金属学及工艺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5篇
锰钢
4篇
耐磨
4篇
耐磨性
3篇
高锰
3篇
高锰钢
2篇
奥氏体
2篇
变质处理
1篇
学成
1篇
真空
1篇
真空熔炼
1篇
偏聚
1篇
铸态
1篇
相变
1篇
耐磨钢
1篇
化学成分
1篇
价电子
1篇
价电子结构
1篇
奥氏体钢
1篇
奥氏体锰钢
1篇
MN
机构
6篇
青岛大学
4篇
山东大学
2篇
山东工业大学
1篇
燕山大学
作者
6篇
吕宇鹏
6篇
朱瑞富
6篇
王晓燕
5篇
李士同
3篇
朝志强
2篇
王世清
1篇
王世清
1篇
张福成
1篇
董玉平
1篇
魏涛
1篇
魏涛
传媒
3篇
钢铁
1篇
金属热处理
1篇
铸造
1篇
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2篇
1999
3篇
1998
1篇
1997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Fe-Mn-C合金中的C-Mn偏聚及其对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999年
采用微观成分实验测定、价电子结构计算、TEM薄膜原位动态拉伸变形试验和声发射试验,研究了Fe-Mn-C合金中的C-Mn偏聚及其对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Fe-Mn-C合金中存在C-Mn原子的微观偏聚;由C-Mn原子间的强键力导致形成的Fe-Mn-C原子团偏聚区能有效地束缚原子的运动,强烈阻滞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马氏体和形变诱发马氏体优先在晶格重构阻力小的贫C-Mn区形核,而在晶格重构阻力大的富C-Mn区长大受阻;含Mn量较低的合金马氏体相变量较大.
朱瑞富
李士同
吕宇鹏
王晓燕
张福成
王世清
关键词:
锰钢
相变
价电子结构
奥氏体钢
热处理工艺和磨损冲击功对变质Mn8钢耐磨性的影响
1999年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和磨损冲击功对变质Mn8钢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变质Mn8钢的耐磨性随磨损冲击功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规律,在1J磨损冲击功处出现耐磨性峰值;在1J磨损冲击功条件下,变质Mn8钢的耐磨性以弥散处理时最好,固溶处理时次之,时效处理时最差,且耐磨性随时效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在0.5J、1J和2J磨损冲击功时,变质Mn8钢的主要磨损机制分别为显微切削+凿坑变形、显微切削+浅小凿坑+轻微剥落、累积变形疲劳剥落;
吕宇鹏
朱瑞富
李士同
李士同
王世清
魏涛
关键词:
耐磨性
耐磨钢
变质系列锰钢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98年
研究了变质系列锰钢的耐磨性与磨面硬度、磨面组织、主要磨损机制及磨损冲击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分变质锰钢的耐磨性与磨损冲击功之间呈抛物线关系,耐磨性峰值的位置随锰含量的降低而向较低磨损冲击功方向移动;与耐磨性峰值对应存在着一个“最佳磨面硬度范围”和“适配冲击功范围”,在此范围内材料的耐磨性最高,主要磨损机制为显微切削+浅小凿坑+轻微剥落;钢中形成适量的形变诱发马氏体有利于耐磨性的提高。
朱瑞富
吕宇鹏
李士同
朝志强
王世清
王晓燕
关键词:
锰钢
变质处理
耐磨性
熔炼方法对高锰钢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97年
研究了真空熔炼和普通熔炼两种熔炼方法对高锰钢耐钢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熔炼的高锰钢耐磨性明显高于普通熔炼的高锰钢的耐磨性,随磨损冲击功的增大,二者的耐磨性差距增大,其增幅最高可达一倍左右。真空熔炼的高锰钢中夹杂物少而细小,晶界纯净,冲击韧性高,磨损表层中裂纹不易产生和扩展,可延迟磨屑的形成和剥落。
朝志强
吕宇鹏
朱瑞富
朱瑞富
王晓燕
关键词:
真空熔炼
高锰钢
耐磨性
奥氏体锰钢的化学成分与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9
1998年
本文在综述奥氏体锰钢化学成分与热处理工艺对耐磨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应重点研究奥氏体锰钢的合金化及其合金元素作用机理、高效复合变质剂及其变质机理、简便有效的细晶和弥散热处理、奥氏体晶粒大小对奥氏体锰钢冲击韧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朝志强
董玉平
吕宇鹏
朱瑞富
王晓燕
关键词:
奥氏体锰钢
化学成分
耐磨性
高锰钢
变质处理对超高锰钢铸态和热处理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8
1998年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成分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研究了变质处理对超高锰钢铸态和热处理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处理可使铸态组织中的奥氏体晶粒明显细化,晶界碳化物的网状特征消失;使热处理组织中的夹杂物球化,碳化物细化,且分布更加均匀弥散;超高锰钢凝固时的形核次序为CaS(CeS)→TiC→Fe3C(奥氏体),它们可通过两次匹配异质形核的方式提高形核率,增强变质效果。
吕宇鹏
李士同
朱瑞富
朱瑞富
王世清
王晓燕
关键词:
变质处理
超高锰钢
铸态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