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来好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显像
  • 3篇核素
  • 3篇放射性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微粒
  • 2篇放射性核素
  • 1篇胆固醇
  • 1篇动物
  • 1篇动物体
  • 1篇动物体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灌注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眼部
  • 1篇眼内
  • 1篇眼用
  • 1篇眼症
  • 1篇氧化应激

机构

  • 5篇长治医学院附...
  • 4篇长治医学院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来好
  • 3篇原续波
  • 2篇秦咏梅
  • 2篇李弘
  • 2篇段炼
  • 2篇盛京
  • 1篇郭晓岗
  • 1篇陈永新
  • 1篇李建钦
  • 1篇顾鸣岐
  • 1篇张丽丽
  • 1篇武延隽
  • 1篇赵丽华
  • 1篇李弘
  • 1篇王建民
  • 1篇秦小林
  • 1篇胡光
  • 1篇张慧英
  • 1篇孔庆峰
  • 1篇张承刚

传媒

  • 3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胆固醇疏水改性壳聚糖自聚集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动物体内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以EDC为偶联剂,将胆固醇接枝到壳聚糖主链的氨基上,得到疏水改性的双亲性壳聚糖(CS-Chol),利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CS-Chol在水相自组装形成自聚集体,通过荧光探针技术研究其自聚集行为,结果显示制得的自聚集体具有较低的CAC(10-2mgmL)。TEM和DLS测试显示制得的自聚集体为纳米级颗粒,粒径随胆固醇取代度的减小(4.7~1.1)而增大(180~380nm)。用99mTc对纳米颗粒进行放射性标记,并利用SPECT对其在头部和腹腔分布进行分析。耳静脉注射后纳米粒子在粘膜富集区域有一定滞留性,主要是由于壳聚糖具有粘膜特征吸附的性质。
原续波顾鸣岐原艳波李弘王来好盛京
关键词:自聚集纳米微粒胆固醇动物体内纳米微粒自聚集^1H-NMR
氧化应激在复合致病因素法诱导大鼠肝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氧化应激在复合致病因素法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6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模型2周组、4周组、6周组及8周组。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肝系数;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HC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Ⅲ型前胶原(PⅢP)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模型各组血浆内毒素、ALT活力和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HCY)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P<0.05)。模型各组肝组织匀浆TNF-α、PⅢP水平明显升高,T-AOC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抗氧化失平衡是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冀菁荃王来好贾建桃张丽丽田小霞王黎敏武延隽张慧英
关键词:肝硬化内毒素氧化应激
眼用环孢霉素A缓释超微粒的制备及眼内分布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胆固醇双亲性聚合物包载环孢霉素A的缓释性及超微粒制备及眼内分布。方法壳聚糖-胆固醇双亲性聚合物与环孢霉素A共溶于溶剂中,对水透析形成超微载药微粒,37℃条件下测试超微粒体外释放状态。以放射性99锝标记壳聚糖超微粒,制成滴眼剂,以SPECT测试超微粒在兔眼中的滞留时间。结果壳聚糖载药超微粒可在6小时内缓释环孢霉素A,超微粒在给药后4小时在眼表具有良好的滞留性。结论以壳聚糖双亲性聚合物包载环孢霉素A对干眼症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原艳波原续波李弘苗春秀王来好常津盛京
关键词:超微粒环孢霉素A干眼症
核素肺显像对肺血栓栓塞症疗效的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评价肺血栓栓塞症(PTE)疗效的意义。方法:对67例PTE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6月行肺血流灌注显像,比较治疗前后肺段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月、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与治疗后6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或抗凝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溶栓窗口期在发病1月内,1月后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段炼李建钦王来好王建英吕敏秦咏梅
关键词:肺栓塞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医学显像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1999年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在急诊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05 例患者接受急诊核素显像。A 组78 例行急诊心肌显像;B 组5 例行急诊脑显像;C 组15 例行急诊胃肠道出血显像;D 组7 例行急诊大血管显像。结果:78 例急诊心肌显像中,阳性74 例,阴性4 例;5 例急诊脑显像全部阳性;15 例胃肠道出血显像中,6 例阳性;7 例大血管显像全部阳性。结论:核素显像在急诊医学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张承刚王来好王建民刘建中韩树杰李思进胡光
关键词:急诊锝99MMIBI心肌灌注脑灌注
壳聚糖修饰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及眼部实验研究
原艳波原续波李弘郝少峰王来好
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干眼症的治疗及防止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但由于角膜的屏障作用,使得眼局部用药生物利用率低,而全身用药则体内毒副作用大,因而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及剂型是提高眼内药物浓度的重要措施,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
关键词: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微粒
改良注射核素骨显像剂的拔针方法可提高图像质量
2009年
目的探讨改良注射核素骨显像剂的拔针方法对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核素骨显像剂后用两种方法拔针。常规组117例,拔针方法以一根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改良组117例,拔针方法以两根棉签置于针头进皮肤及血管两点,拔出针头同时按压两个进针点5min以上。2h后行SPECT全身骨骼平面显像。结果常规组注射部位显像剂浓聚的发生率为16.24%,改良组为2.56%。结论改良注射核素骨显像剂的拔针方法使注射部位显像剂浓聚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可以提高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
秦咏梅王来好赵丽华郭晓岗孔庆峰
关键词:放射性示踪剂改良拔针法图像质量
放射性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影对下肢浮肿的临床应用
2001年
目的 :放射性核素下肢浮肿鉴别诊断的临床评价。方法 :在双侧踝关节上方扎紧止血带 ,双侧同时静脉注入 99mTc1 85mBg~ 370mBg立即 2秒一侦采集 1 0侦后松开止血带 ,2 0秒一侦采集 5侦。结果下肢浮肿中 4例不全阻塞 ,2例阻塞 ,下肢静脉曲张 1 4回流通畅 ,2例回流缓慢。结论 :放射性核素深静脉显像对下肢浮肿鉴别诊断。
王来好段炼陈永新秦小林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下肢浮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