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桂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脊柱
  • 4篇骨折
  • 3篇腰椎
  • 3篇手术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置换术
  • 2篇置换术后
  • 2篇术后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微创
  • 2篇微创手术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脊柱骨

机构

  • 6篇吉林市中心医...
  • 5篇吉化总医院
  • 2篇郑州市骨科医...
  • 2篇吉化集团公司
  • 1篇吉林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王桂峰
  • 2篇李广程
  • 2篇李春明
  • 2篇孙灵龙
  • 1篇李吉
  • 1篇金垚
  • 1篇于连有
  • 1篇白亚菲
  • 1篇梅伟
  • 1篇郝鑫
  • 1篇杜伟
  • 1篇杜伟
  • 1篇杨勇
  • 1篇张宏伟
  • 1篇张歧江
  • 1篇鲍朝辉
  • 1篇卢德华
  • 1篇王健
  • 1篇王伟
  • 1篇李怡飞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2年
探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实施脊柱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后腰椎功能JOA评分改善效果均较高,手术疗效有效率均表现更高,所有数据均和对照组比较表现出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本次研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手术治疗方案中,选择脊柱微创手术方案可取得确切效果,手术疗效较高,术后疼痛较轻,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王桂峰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临床疗效
胫骨平台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8年3月吉林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胫骨平台截骨手术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19~60岁,平均41.2岁。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17例患者骨折获临床愈合,愈合率为94.4%。骨折愈合时间为4~16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胫骨平台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李春明李广程王桂峰孙灵龙王伟王健
关键词:截骨胫骨平台骨折
脊柱骨折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与临床优势分析
2022年
观察并探讨脊柱骨折采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观察组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脊椎受伤前后缘高度和后凸角度,以及治疗后Frankel功能分级状况和术后治疗的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并未出现并发症状。在随访的一年时间中发现术后的两组患者在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术后的Frankel功能恢复正常率等较术前明显改善,同时,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情况发生。结论 采用单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脊柱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恢复并维持患者脊柱椎体高度。
王桂峰金垚金海亮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内固定术脊柱骨折
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变化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依据Gruen法将股骨假体柄侧分为7个兴趣区,并运用双能X线BMD仪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术后1 w、术后3、6个月、1年股骨假体周围BMD监测。并将各时间段、各区BMD值与术后1 w各区BMD值进行比较。结果本组80髋获得术后1年的随访,手术植入假体后的3个月假体周围BMD值开始下降,6个月内平均值可降至91.02%,其中以股骨柄近端周围松质骨(即R1、R7区)BMD下降最为明显,随着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时间的延长,功能训练的增加,术后1年时人工假体周围BMD平均值又升至92.56%。结论双能X线BMD仪原理(DEX)是THA后假体周围BMD变化的有效检查方法。股骨侧假体近端松质骨的骨吸收及骨丢失最为明显,但是远端密质骨的失骨量相对较少,近端松质骨区骨吸收程度与假体松动是否呈正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王桂峰王小林杜伟白亚菲曲延明
关键词:双能X线骨密度仪髋关节置换骨密度生物型假体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2022年
分析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近1年,纳入患者8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应用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手术实施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及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微创手术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金海亮王桂峰
关键词: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胸腰段脊柱骨折生活质量评分
分析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治疗的疗效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讨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脑出血病例共计90例,并把该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非糖尿病性脑出血;观察组为糖尿病性脑出血,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在治疗方案,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临床表现与预后情况、辅助检查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其出血部位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与预后情况以及辅助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出血在治疗效果优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在治疗效果。
王小林王桂峰张薇王晶刘帅
关键词:糖尿病脑出血疗效
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近期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讨论手术治疗成年人的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近期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脊柱脊髓病医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期间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凸,共28人.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最后的回访治疗的效果. 结果: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ODI评分为61.37 ±8.36分,JOA评分为10.37 ±2.08分:影像学资料:矢状位腰椎前凸角15.36 ±3.05°,冠状位Cobb为20.38 ±5.29°;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评分:ODI评分为35.73 ±4.34分,JOA评分为22.04 ±3.34分;影像学矢状位腰椎前凸角28.95 ±5.26°,冠状位Cobb为8.64 ±1.45°,经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P〈0.05). 影像学资料也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 对患者实施为期最少半年的随访,28名患者均未出现矫正角度明显丢失,无假关节形成,无螺钉移位、断钉、松动、拔出现象. 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经过手术治疗在近期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推广.
徐海斌王桂峰鲍朝辉
关键词:手术退变性脊柱侧凸近期疗效
时间性镇痛在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观察
2015年
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王桂峰刘俊利于蕾崔宇孙灵龙
关键词:临床疗效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分析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观察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日本骨科学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JOA下腰痛评分分别为(15.45±2.73)、(27.18±2.08)、(28.18± 1.25)、(28.54±1.21)分,术前JOA下腰痛评分与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时间1~ 10年,平均7.9年,术后随访优8例,良2例,可1例.无复发及医源性腰椎不稳.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且能与传统切开手术达到相同的减压目的,故其可作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王桂峰杜伟白亚菲王小林张宏伟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镜
腰椎负荷CT、MRI检查仪研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李春明于连有李吉李广程李怡飞王桂峰郝鑫王立榕卢德华张歧江隋新杨世杰
该课题是针对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患者,在临床上有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状,但常规影像学技术无法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原因是常规CT、MR是在人平卧位、腰部肌肉放松腰椎无负荷时进行的,从而导致腰椎负荷减低和椎管容积变大,容...
关键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