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英姿

作品数:14 被引量:133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武夷山风景名...
  • 5篇风景
  • 5篇风景名胜
  • 5篇风景名胜区
  • 4篇优势种
  • 4篇种群
  • 4篇米槠
  • 4篇米槠林
  • 3篇优势种群
  • 3篇旅游
  • 2篇养分
  • 2篇叶龄
  • 2篇叶绿
  • 2篇生态
  • 2篇景观
  • 2篇海拔
  • 2篇海拔梯度
  • 2篇分形
  • 2篇不同叶龄
  • 1篇养分含量

机构

  • 14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厦门鹭江大学

作者

  • 14篇王英姿
  • 11篇洪伟
  • 8篇何东进
  • 7篇吴承祯
  • 5篇陈灿
  • 4篇李键
  • 4篇洪滔
  • 4篇范海兰
  • 4篇范圣锋
  • 3篇张春英
  • 3篇刘勇生
  • 2篇胡海清
  • 2篇郑关关
  • 1篇游巍斌
  • 1篇覃德华
  • 1篇林晗
  • 1篇卞莉莉
  • 1篇陈笑玲
  • 1篇巫丽芸
  • 1篇詹仕华

传媒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及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在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旅游的同时,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植被景观所受干扰日渐明显。通过样地调查,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及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主要受人文地理因子的影响,受自然地理因子的影响小。②相对于自然地理因子而言,人文地理因子(即旅游干扰活动)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植被景观特征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在今后景区旅游开发中要特别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规划,以保护植被景观。
游巍斌何东进詹仕华洪伟巫丽芸王英姿陈炳容俞建安范圣锋
关键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6
2009年
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人类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足迹为1.2503hm^2/人,生态承载力是4.1476hm^2/人,生态占用率为0.3015,草地的生态占用率为11.535,水域的生态占用率为5.386,说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虽在整体上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但其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尚处在不安全的状态.
覃德华何东进吴承祯洪伟刘勇生王英姿邹立明
关键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不同森林景观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运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对构成该区森林景观的6类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经济林、竹林、阔叶林和茶园)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6类森林景观不同生长型的物种丰富度存在差异,表现为灌木层物种丰富度较高,而乔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较低,除个别森林类型外,各森林类型物种丰富度的垂直结构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木层;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物种多样性亦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趋势为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茶园>经济林,符合物种多样性的一般性规律,即天然林景观>半人工林景观>人工林景观;基质景观天然马尾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随演替进展而逐渐增加。不同研究区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何东进洪滔胡海清王英姿刘勇生范圣锋
关键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物种多样性
灵石山米槠林优势种不同叶龄叶绿体色素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被引量:13
2010年
对灵石山米槠林优势种不同叶龄叶绿体色素的差异以及优势种叶绿体色素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少数优势种在某海拔梯度以外,不同叶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一般在中高海拔梯度差异最大,且2年生叶片含量高于1年生叶片;而不同叶龄间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差异性表现复杂,表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不同优势种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在海拔梯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米槠林优势种中有7种优势种不同叶龄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升高,一般在A5(442m)或A6(531m)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而叶绿素a/b随海拔升高变化趋势比较多样化。类胡萝卜素作为功能色素由于其功能比较复杂,对海拔的响应规律也不尽相同。海拔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于植物叶绿体色素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的优势种沿海拔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对策不同。
王英姿洪伟吴承祯郑关关范海兰陈灿李键
关键词:优势种群叶绿体色素海拔梯度叶龄米槠林
福建省不同景观资源分布特征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最近邻点距离法,对福建省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对3种景观资源的景源现状及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福建省总体景观资源空间分布为显著的聚集分布,其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3种景观资源均为随机分布,3种景观资源的景源特征差异比较大,建议在景观较稀疏的区域增加新的景区,通过各种廊道连接构成全省景观网络系统,以保证全省景观资源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
张春英洪滔洪伟吴承祯陈灿王英姿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
灵石山米槠(Castanopsis carlessi)林优势种群不同年龄叶片SPAD值的差异及其与叶绿素、氮含量的关系(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对灵石山米槠林不同海拔优势种群不同年龄叶片的SPAD值进行野外测定,分别对各海拔不同年龄不同优势种以及各年龄不同海拔不同优势种的叶片SPAD值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灵石山米槠林优势种群叶片SPAD值存在叶龄、种间以及海拔梯度问的差异。对不同海拔米槠林优势种群不同年龄叶片SPAD值与室内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氮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PAD值与叶片单位面积叶绿素及氮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SPAD值是叶绿素含量的真实反映,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可以快速有效的诊断种群氮素营养状况。
王英姿洪伟吴承祯林晗范海兰陈灿李键
关键词:优势种群米槠林叶绿素计叶绿素
灵石山米槠林优势种群不同叶龄叶属性的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在灵石山100-900 m海拔梯度上米槠林分布的范围内,对米槠林优势种群不同年龄叶片的叶属性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属性有显著的叶龄间以及种间的差异;不同年龄叶片叶属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叶片性状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叶片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策略不同,不同年龄叶片对相同环境的适应策略也有差别,但各种环境下植物的各种叶片性状满足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王英姿洪伟吴承祯郑关关范海兰陈灿李键
关键词:优势种群米槠林养分含量营养结构
武夷山毛竹天然林与人工林种群结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建瓯毛竹丰产林毛竹种群结构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天然林中老龄及枯死竹占比例较大,年龄结构呈“J”型分布,而毛竹人工林年龄结构由于成熟竹材的人为砍伐则近似正态分布;毛竹天然林胸径和树高分布相关性较人工林显著,但人工林林分结构比天然林理想,其均匀度。
何东进洪伟范圣锋王英姿蓝斌
关键词:毛竹天然林人工林种群结构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系统公共服务功能评估被引量:23
2006年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服务功能的内涵,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花费法、收益资本化法等方法定量评价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服务的总价值为2.02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354.64万元,保持土壤价值为7 815.75万元,固碳吐氧价值为4 273.94万元,净化空气价值为3 120.99万元,林产品价值为3 232.10万元,森林景观与游憩价值为1 369.47万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6.90万元。
王英姿何东进洪伟胡海清刘勇生陈笑玲卞莉莉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世界双遗产地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采取变换取样空间的方式研究了武夷山双遗产地景区系统分形特征的多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在A取样尺度上,武夷山双遗产地景区系统A的空间结构计盒维数达到了1.474,信息维数为1.415,关联维数为1.048,3种维数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94、0.999、0.969;在B取样尺度上,系统空间B1~B4的计盒维数范围为0.825~1.200,R值均达0.961以上,信息维数范围为0.919~1.302,R值均达0.964以上,关联维数范围为0.822~1.364,R值均达0.941以上;在C取样尺度上,系统空间C1~C16(去除空集及景点个数为1系统空间,下同)计盒维数范围为0.175~0.931,R值在0.775以上,信息维数范围为0.200~1.039,R值在0.771以上,关联维数范围为0.506~1.929,R值在0.704以上。说明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地景区系统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对取样空间尺度有较强的敏感性。
张春英洪伟吴承祯洪滔陈灿李键王英姿
关键词:关联维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