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昇
- 作品数:44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BMSC)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适宜条件。方法 hBMSC体外分离、培养、鉴定 ,观察应用 β 甘油磷酸钠 (10mmol/L)、地塞米松 (10 -8mol/L)干预后hBMSC的生长情况、形态学特征、ALP染色、VonKos sa染色和Ⅰ、Ⅴ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 诱导后的hBMSC呈多种形态外观 ,ALP染色、VonKossa染色、Ⅰ和Ⅴ型胶原mRNA阳性表达。结论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可诱导为成骨细胞 ,适当浓度的 β
- 许卫红林建华吴朝阳王长昇
- 关键词: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体外诱导BMSC体外分离形态学特征
-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在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前期的研究中我们成功了构建重组腺病毒介导以hBDNF为目的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标志基因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hBDNF-rMSCs)。本研究中我们将hBDNF-rMSCs分别与不同水凝胶共培养,实验分组:hBDNF-rMSCs+完全培养基(对照组);hBDNF-rMSCs +RADA16水凝胶组(RADA16多肽组);hBDNF-rMSCs+ RADA16-PRG水凝胶组(RADA16-PRG多肽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测共培养后1、3、5 d细胞增殖水平;噻唑蓝(MTT)法测共培养后1、3、5 d细胞代谢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点的hBDNF-rMSCs在RADA16-PRG水凝胶中的细胞BrdU掺入率及细胞代谢率显著性增加(细胞BrdU掺入率Pd1=0.000,Pd3=0.001,Pd5=0.000;细胞代谢率Pd1=0.002,Pd3=0.019,Pd5=0.001),不同时点hBDNF-rMSCs在RADA16水凝胶中的细胞BrdU掺入率及细胞代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BrdU掺入率Pd1=0.138,Pd3=0.063,Pd5=0.137;细胞代谢率Pd1=0.240,Pd3=0.078,Pd5=0.054);与RADA16水凝胶组比较,不同时点的hBDNF-rMSCs在RADA16-PRG水凝胶中的细胞BrdU掺入率及细胞代谢率显著性增加(细胞BrdU掺入率Pd1=0.002,Pd3=0.004,Pd5=0.000;细胞代谢率Pd1=0.002,Pd3=0.019,Pd5=0.004)。结论hBDNF基因修饰rMSCs与自组装多肽RADA16及功能化RADA16-PRG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hBDNF-rMSCs在功能化RADA16-PRG自组装水凝胶中具有更高的细胞增殖及代谢水平。
- 罗鸿斌林建华许昌声王长昇陈鹏
- 关键词: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质干细胞水凝胶生物相容性
- 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附5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案、疗效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法56例老年患者中,50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6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钢板固定、植骨术;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标本进行评定。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术前JOA评分4~13分,平均7.6分,术后JOA评分7~16分,平均12.8分,改善率平均为60.22%。结论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适当的手术方案和时机可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转手术期治疗极为关键。
- 张子实林建华许卫红王长昇
- 关键词: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
- 术后伤口引流血回输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矫正融合术中的应用
- [背景]:AIS手术创伤大,术中长节段的融合需要对多个椎体的后外侧结构进行去皮质处理,导致术后早期伤口引流量多。术后早期伤口引流血回输作为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一种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已日渐成熟。但该技术应用于AIS术后的安全性及...
- 王长昇林建华许卫红张立群陈荣生李贵双许子星
- Th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 目的 探讨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25例单节段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32.70±3.59)岁(21~41岁...
- 王长昇林建华许卫红张立群陈荣生李贵双许子星
- 关键词: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椎间孔内窥镜
- 微创可扩张通道耦合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 目的设计脊柱通道镜连接组件,耦合Pipeline通道及椎间盘镜两套系统;探讨在此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治疗腰椎...
- 王长昇林建华许卫红陈荣生吴荔军
- 关键词:微创内窥镜腰椎退变性疾病
- 高位前方咽后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高位前方咽后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4例,C_(2、3)椎间盘突出伴C_(2、3)脱位7例,Hangman骨折3例,齿状突骨折2例.C_3椎体肿瘤2例。采用高位前方咽后入路,10例行C_(2~3)椎间盘切除或C_3椎体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钛网融合器植入+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齿状突中空螺钉内固定术。结果14例患者术中均清楚显露C_1前弓~C_(2、3)椎体前方.完成减压复位、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等操作;无颈部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有脊髓压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经高位前方咽后入路可充分显露上颈椎前方,进行直接有效的手术操作,创伤小,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显露途径。
- 王长昇林建华许卫红
- 关键词:上颈椎手术治疗
- 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改良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损伤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损伤患者45例,累及部位:L3/4间隙5例,L4/5间隙28例,L5~S1间隙1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微创改良TLIF组(A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53.70±3.59)岁(43-67岁)和开放改良TLIF组(B组)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54.80±4.37)岁(42-68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及手术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及术后1周VAS评分A组分别为(152.1±15.5)ml,(106.1±14.3)ml,(4.5±1.1)d及(3.0±0.7)分,均优于B组的(409.9±28.3)ml,(223.0±19.4)ml,(8.9±1.4)d及(4.7±0.4)分(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末次随访时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A组为95%(21/22),B组为96%(22/23)(P〉0.05)。两组患者均无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TLIF治疗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的创伤小、出血少、早期恢复快,远期可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同样满意的临床疗效。
- 王长昇林建华许卫红陈荣生吴荔军
-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
- 红/绿色荧光蛋白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支架中的示踪及转归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别转染红/绿色荧光蛋白(RFP/GFP),作为种子细胞在消旋聚乳酸(PDLLA)支架上贴附、增殖、代谢和分化的不同。方法以最佳感染复数(MOI)的Lentivirus-GFP/RFP转染BMSCs,成骨诱导培养后接种于PDLLA骨支架,分为GFP-BMSCs(G组)、RFP.BMSCs(R组)、未经转染的BMSCs作为对照(Control,C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种子细胞的代谢活性、贴附、增殖、荧光示踪与成骨分化。结果G组BMSCs代谢活性持续增强,培养21d时荧光强度达20458±1364;而R组BMSCs代谢活性在培养14d时达顶峰(12216±742),培养21d急剧下降至7865±1031。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G组与R组BMSCs均能在PDLLA支架上贴附与增殖,G组的增殖、贴附及细胞生长状态明显优于R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组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OCN)、碱性磷酸酶(ALP)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均上调,G组和C组表达倍数变化近似,各时间点各基因表达均高于R组(P〈0.01)。G组和C组的OCN、ALP和OPN表达均在第21天达到高峰;R组OCN、ALP表达以第14天为高峰(分别为6.00±1.44与2.14±0.58),OPN表达第7天为高峰(5.91±1.20),各基因表达至第21天均明显下调。结论BMSCs转染GFP,在PDLLA支架上贴附、增殖、代谢和成骨分化均优于转染RFP。
- 许子星许卫红张立群王长昇
- 关键词:慢病毒转染
- 椎间孔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PRA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9月-2018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腰椎PRA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0~47岁[(33.7±6.6)岁].均为单节段病变,损伤节段:L3/47例,L4/514例,L5/S111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治疗.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形臂X线机透视次数及手术并发症,术后24h、3个月、12个月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获随访12~30个月,平均15.5个月.手术切口长度7~9.5 mm[(8.0±0.9)mmn];手术时间60~155 min[(80.5±13.2)min];术中出血量5~25 ml[(10.6±5.7)ml];透视次数5~25次[(9.4±3.4)次].患者术后8~12h下地行走,6周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1例患者术后出现感觉异常,经神经营养及理疗1周后恢复.术中无中转开放,无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等术后并发症.术后24h、3个月、12个月腰、腿痛VAS[腰痛(3.4±1.5)分、(1.8±1.1)分、(1.7±0.9)分,腿痛(1.8±1.0)分、(1.6±0.8)分、(1.4±0.6)分]和ODI[(26.8±9.7)%、(13.9±4.3)%、(12.8±2.8)%]较术前腰痛VAS(7.3±2.1)分、腿痛VAS(7.9±2.7)分、ODI(56.2±15.6)%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4%.结论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治疗腰椎PRAS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有效缓解疼痛、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王长昇陈荣生朱希田许卫红张立群吴荔军
- 关键词:腰椎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