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馥丽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复性
  • 1篇凋亡
  • 1篇形态学
  • 1篇乳鼠
  • 1篇神经免疫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帕金森病发病...
  • 1篇微重力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共培养
  • 1篇免疫
  • 1篇模拟微重力
  • 1篇甲基
  • 1篇共培养

机构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王馥丽
  • 3篇邓玉林
  • 2篇庆宏
  • 1篇陈苏民
  • 1篇陈南春
  • 1篇马宏
  • 1篇赵玮钦
  • 1篇高海军
  • 1篇王德美
  • 1篇孙飞一
  • 1篇曾凡

传媒

  • 2篇科技导报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SH-SYSH-SY5Y与UU87细胞共培养条件性培养基可降低N-甲基-salsolinol介导THP-THP-1细胞的凋亡
2015年
神经免疫在帕金森病(PD)的致病机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D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提示外周免疫系统在P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外周单核细胞(PBMC)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外源性神经毒素(MPTP)类似物,内源性神经毒素(NMSal)可能是导致PD发生的一种因素。研究采用NMSal损伤的SH-SY5Y与U87细胞共培养的条件性培养基培养外周单核细胞THP-1,探讨NMSal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对外周单核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条件性培养基可以降低NMSal毒性诱导的THP-1细胞的凋亡、氧化应激水平(MDA和H2O2)、线粒体的损伤和凋亡相关蛋白FADD、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活化水平。PD病人中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PBMC,进而影响PD病情的进展。
王馥丽邓玉林
关键词:细胞共培养
rhBMP-2m在高浓度条件下的复性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优化高浓度的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rh-BMP-2m)的复性条件.方法:将工程菌株进行高密度发酵、温度诱导表达,裂菌收集包涵体后经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在不同的温度、复性液pH,氧化交换系统浓度、盐浓度等条件下进行透析复性.透析复性后进行非还原的SDS-PAGE,检测rhBMP-2m活性形式二聚体的含量,同时找出相对较优的复性方法对复性产物进行0.22μm微孔滤膜除菌并计算其损失率.结果:经透析复性后rhBMP-2m完全可溶,而且其活性形式二聚体的含量达到30%左右,即复性后二聚体的rhBMP-2m可以达到每升发酵液800 mg,并且经微孔滤膜除菌后rhBMP-2m活性形式二聚体的含量基本没有损失,同时蛋白定量也表明过滤除菌后蛋白损失不超过10%.结论:高pH有利于rhBMP-2m的复性,除变性剂尿素时采用低pH可以保持高浓度rhBMP-2m复性后仍保持可溶.蛋白质的浓度、pH和温度对蛋白复性的结果影响很大,但盐浓度、氧化交换系统的浓度和透析外液体积对蛋白复性影响不是很大.
王馥丽陈苏民陈南春赵玮钦
关键词:蛋白质复性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从最近几年的国内外临床及基础研究入手,综述了α-突触核蛋白、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小胶质细胞、T细胞等已知的相关致病因素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从可能的细胞功能调节网络阐述其分子效应机制,探讨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细胞或生物分子在帕金森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同时提出在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方向。
孙飞一王馥丽庆宏邓玉林马宏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系统神经免疫
短期模拟微重力对SD乳鼠海马组织细胞的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探究模拟微重力对新生乳鼠海马脑区的影响,将新生1 d SD(Sprague Dawley)鼠的海马脑区分别做组织块培养和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物随机分为模拟微重力组1 d组和地面对照组。回转1 d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方式检测组织块表面及内部形态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原代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明场和相差显微镜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组织块经过1 d的模拟微重力刺激后,其厚度发生变化,组织块边缘变薄,透光度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微重力组组织块内部细胞分布散乱。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原代细胞在经过1 d的模拟微重力刺激后,其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经过1 d的模拟微重力后,海马组织块的表面和内部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凋亡率和地面对照组的相比无显著差异。
曾凡王馥丽王香寒王德美高海军邓玉林庆宏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海马形态学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