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鲁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肾病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9篇蛋白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肾脏
  • 5篇蛋白激酶
  • 5篇糖尿病肾病
  • 5篇激酶
  • 4篇肾病大鼠
  • 3篇玉米须
  • 3篇玉米须总皂苷
  • 3篇皂苷
  • 3篇脂肪
  • 3篇脂肪组织
  • 3篇肾功能
  • 3篇肾脏组织
  • 3篇糖尿病大鼠
  • 3篇总皂苷

机构

  • 16篇黄石市中心医...
  • 7篇湖北理工学院
  • 3篇黄石市爱康医...
  • 2篇黄石中心医院
  • 1篇兖州市人民医...
  • 1篇黄石市第二医...

作者

  • 19篇田鲁
  • 9篇陈伟
  • 9篇王港
  • 7篇李易
  • 3篇余渊
  • 3篇罗鹏程
  • 3篇操轩
  • 3篇程杰
  • 2篇陈晓文
  • 1篇赵刚
  • 1篇韩鄂辉
  • 1篇全刚
  • 1篇陈健
  • 1篇洪玮
  • 1篇胡亚琳
  • 1篇陆晓鸣
  • 1篇付彪
  • 1篇王港
  • 1篇李涌
  • 1篇高珊

传媒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须总皂苷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细胞死亡诱导DFFA样效应蛋白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玉米须总皂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血脂是否有调节作用,并研究其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细胞死亡诱导DFFA样效应蛋白A(CIDEA)的表达特点。方法将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1mL·kg-1·d-1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模型对照组(高脂饮食+1mL·kg-1·d-1 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玉米须总皂苷低剂量治疗组(高脂饮食+100mg·kg-1·d-1玉米须总皂苷灌胃)和玉米须总皂苷高剂量(高脂饮食+200mg·kg-1·d-1玉米须总皂苷灌胃),高脂饮食12周造模,治疗12周后,称量大鼠体质量,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特点,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病理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脂肪组织中PPARγ和CIDEA的表达特点。结果在整个治疗期间,各组大鼠精神活动和日常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从治疗开始,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玉米须总皂苷治疗4周后开始逐渐降低,直到治疗12周后玉米须总皂苷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则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HDL-C明显升高(P<0.05),LDL-C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HDL-C明显降低(P<0.05),而LDL-C则明显升高(P<0.05);HE染色正常组脂肪细胞大小均一,模型组脂肪细胞明显膨胀,而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脂肪颗粒明显缩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和CIDEA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PPARγ和CIDEA明显升高(P<0.05)。结论玉米须总皂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质量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脂肪组
余渊程杰田鲁陈晓文
关键词:脂肪组织
辛伐他汀调控DAC-PKC及MAPK信号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磷脂肌醇信号途径-酰甘油(protein kinase C/diacylglycerol,DAG/PKC)信号通路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到2014年1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并且经。肾活检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16例患者,住院后给予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随后抽取患者血液15ml,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肾功能,相关试剂盒检测血脂、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 α,TNF-α)等,比较治疗前后DAG/PKC信号通路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酶蛋白表达。结果16例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尿酸三个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肌酐清除率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个指标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炎性因子IL-1α、IL-1β、IL-6以及TNF-α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KC-η及PKC-ζ蛋白及mRNA表达,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O.05);MAPK、MKK以及MAKK蛋白和mRNA表达,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DAC-PKC及MAPK信号通路改善。肾功能。
田鲁罗鹏程王港李易
关键词:辛伐他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病组织中蛋白激酶C-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激酶C-α(PKC-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为苦瓜总皂苷开发和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组以及苦瓜总皂苷治疗组,大鼠左肾切除+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苦瓜总皂苷治疗组给予苦瓜总皂苷灌胃,分别于实验第4周、第8周处死大鼠各半,测血糖、24h尿蛋白定量;取肾组织做HE染色行肾组织病理观察、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PKC-α和TGF-β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苦瓜总皂苷治疗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血糖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组织显示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基底膜完整,没有增生,肾脏组织结构整齐,纹理清晰,模型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同时伴有一定的系膜细胞增生,苦瓜总皂苷组肾小球基底膜较完整,增生较少,炎症反应也较小;RT-PCR和Western Blot可见:与模型组比较,苦瓜总皂苷治疗组肾脏组织PKC-α和TGF-β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KC-α和TGF-β的表达,进而保护肾脏,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易田鲁王港陈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激酶C-Α转化生长因子Β
三七多糖调控蛋白激酶C-η及蛋白激酶C-ζ表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三七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大鼠肾脏病理学、肾功能、血糖、蛋白激酶C-η(PKC-η)及蛋白激酶C-ζ(PKC-ζ)的特点。方法 10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三七多糖28.5、57.0、114.0 mg·kg-1·d-1灌胃治疗,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 L·kg-1·d-1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治疗4周和8周后各组分别处死大鼠各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肾功能及血糖水平,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脏组织中PKC-ηmRNA和PKC-ζ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肾小管清晰无任何损伤,而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有炎症反应,但肾小球病变不明显,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管逐步缩小,细胞趋于致密。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肌酐、血尿酸、血糖水平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PKC-ηmRNA和PKC-ζ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ζ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ζ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高�
田鲁王港罗鹏程陈伟
关键词:三七多糖2型糖尿病肾功能
维格列汀调控PKC-η及PKC-ζ表达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维格列汀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大鼠肾脏病理学、肾功能、血脂、PKC-η以及PKC-ζ治疗前后的变化特点。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 group,CG)、高脂饮食组(high fat group,HFG)以及维格列汀治疗组(vildagliptin group,VG),每组20只。HFG、VG给予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VG给予维格列汀57 mg·kg-1·d-1灌胃治疗,HFG给予相应生理盐水灌胃,CG不给予任何干预。分别在治疗4周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收集血清及肾脏行相关指标学检测。结果:大鼠肾脏切片HE染色可见,CG清晰无损伤;HFD在有一定的炎症反应,属于肾脏损害初期;治疗4周后VG即有明显变化,治疗8周后VG与CG基本一致。VG与HFG相比,治疗4周后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数值基本与治疗4周后一致,HDL-C治疗后没有改变;治疗4周后肾脏中PKC-η以及PKC-ζ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但变化不明显。结论:维格列汀可调节大鼠血脂,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这可能与其降低肾脏中PKC-η以及PKC-ζ表达有关。
田鲁王港罗鹏程陈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功能血脂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BS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对7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主要由核大浆少的基底细胞样癌组织构成,免疫组化标记无特异性表达。结论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具有高度侵袭性又易在病理上误诊,因而需要进一步认识其临床与病理特征。
李涌吕学珺全刚田鲁
关键词:食管肿瘤基底细胞样鳞癌临床病理
汉黄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ANGPTL-4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观察汉黄芩苷对肾脏组织中肾小球细胞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 like protein-4,ANGPTL-4)表达的影响,为黄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成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空白组(正常组)以及汉黄芩苷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给予STZ 6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空白组则不给予任何干预。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1 mL/(kg·d)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汉黄芩苷0.2 mg/(kg·d)注射,于治疗4周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空腹血糖(FBG)等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中ANGPTL-4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一般情况良好,模型组有明显的毛发发黄、粗糙和精神萎靡,同时表现有多饮、多食和多尿症状,汉黄芩苷干预后上述症状有明显好转;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和肾脏重量明显降低(P<0.05),SCr、BUN和肾脏占体重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汉黄芩苷治疗4周后,SCr、BUN、体重、肾重和肾脏占体重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HE染色可见,正常组肾小球结构完整,系膜正常,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同时伴有系膜区增宽和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治疗4周后相较于模型组上述情况明显改善,治疗8周后进一步改善;空腹血糖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汉黄芩苷治疗4周和8周后虽然有一定的降低(P<0.05),但与正常组差异依然明显;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以及RT-PCR可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NGPTL-4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汉黄芩苷治疗4周后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一次性STZ诱导的2型�
胡凤霞徐莹李春王才英田鲁
关键词:汉黄芩苷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细胞间纤连蛋白和胶原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细胞间纤连蛋白(FN)和胶原Ⅳ蛋白(Ⅳ-CP)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及苦瓜总皂苷5 mg/(kg·d),治疗组左肾切除加1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苦瓜总皂苷治疗组给予苦瓜总皂苷灌胃,分别于实验第4、8周处死大鼠各半,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炎性因子;免疫组化、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FN和Ⅳ-CP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血糖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FN和Ⅳ-CP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可以通过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间纤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改善肾功能。
陈伟田鲁王港李易
关键词:纤连蛋白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解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解酶(PAF-A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2013年1—6月收治的PNS患者48例,按病理类型分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TNS)组31例及肾炎型肾病综合征(NTNS)组17例,并给予6个月激素治疗后根据对激素治疗效应差异分为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组19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组15例,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DNS)组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PAF-AH活性,分析其与不同类型PNS的相关性。结果 PAF-AH活性STNS组均高于NTNS组及对照组,且NTNS组高于对照组(P<0.05);SSNS组均高于SRNS组、SDNS组、对照组,且SRNS组、SDNS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AF-AH活性与STNS、NTNS、SSNS、SRNS、SDNS呈正相关(r=0.618、0.524、0.717、0.567、0.327,P<0.05)。结论 PNS患者PAF-AH活性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不同类型PNS患者PAF-AH活性不同,可能是该病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一致的原因。
李易田鲁陈健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小板活化因子激素类
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表达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组以及苦瓜总皂苷治疗组5 mg/(kg·d)治疗,左肾切除+1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苦瓜总皂苷治疗组给予苦瓜总皂苷灌胃,分别于实验第4、8周处死大鼠各半,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炎性因子;免疫组化、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SOCS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血糖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IL-1α、IL-6和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正常组肾脏组织结构整齐,纹理清晰,模型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同时伴有一定的系膜细胞增生,苦瓜总皂苷可以明显降低肾脏的损害;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可见: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苦瓜总皂苷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SOCS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可以通过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SOCS1的表达,进而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最终调节2型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伟田鲁王港李易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