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伟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低熔点共聚酯的流变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由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丁二醇(BDO)共缩聚制备了低熔点共聚酯。采用Rosand RH7型毛细管流变仪对不同摩尔百分比组成的共聚酯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熔点共聚酯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升高,剪切黏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增大;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低熔点共聚酯黏流活化能降低。比较了两种组成的低熔点共聚酯的流变性,发现随着第三单体IPA的增加,低熔点共聚酯的剪切黏度降低,非牛顿指数减小。分析了第三单体对低熔点共聚酯流变行为的影响。
- 齐庆莹秦伟明陈文兴
- 关键词:流变性非牛顿指数黏流活化能
- 水溶性聚酯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9
- 2007年
- 以磺酸盐类物质为改性单体,采用共聚法制得水溶性聚酯(WSP),用FTIR、DSC、X射线衍射等测试分析方法对WSP进行表征;研究WSP中改性单体的添加量对其水溶性能、结晶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确定了分子链中SO的存在,由此证明SIPE参加了共聚反应;增加改性单体的用量可有效提高共聚酯的水溶性,但其对共聚酯的结晶不利。
- 马清芳程贞娟秦伟明黄志超钱建华
- 关键词:水溶性聚酯改性单体SIPE超细纤维
- 抗菌粘胶丝的研制
- 2001年
- 介绍了抗菌剂筛选,抗菌剂的类型、分子量以及加入量对粘胶稳定性、可纺性的关系,着重剖析了影响粘胶长丝抗菌效果的有关因素,提出了可用于粘胶原液抗菌化加工和纺丝的工艺技术。
- 秦伟明王滨
- 关键词:抗菌剂分子量
- 一种低熔点PTT共聚酯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点PTT共聚酯及其制造方法。该共聚酯以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为基本单体,在酸成分中加入10~50%重量的间苯二甲酸,在醇成分中加入以酸成分总重量为基准1~20%重量的聚乙二醇。其醇酸摩尔比为1.2...
- 陈文兴秦伟明崔连臣
- 文献传递
-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它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改性剂聚丙烯酰胺系共聚物,使制得的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主要由α—纤维素和改性剂构成,其中改性剂含量为α—纤维素含量的0.1~10%。由于改性剂既与纤维素大分子有...
- 秦伟明杨荣华王雪亮张蓉
- 文献传递
- 大容量、多孔细旦熔纺喷丝板微孔间距的设计被引量:5
- 1999年
- 运用化工传递理论剖析了丝条固化成形中同板单纤间冷却条件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保证丝条冷却成形均匀稳定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熔纺喷丝板合理孔排列间距的数学模型,并就涤纶、锦纶、丙纶纺丝用喷丝板合理孔排列间距提出了设计依据.
- 秦伟明
- 关键词:喷丝板纺丝机
- 新戊二醇(NPG)对PET的改性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讨论了新戊二醇(NPG)与PET单体的共聚反应,并用差示扫描热量分析(DSC)方法对共聚酯热性能和结晶性能进行分析。实验证明随着NPG的加入酯化和缩聚时间延长,乙二醇(EG)更容易被酯交换出来;DSC图谱显示,随着NPG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冷结晶温度升高,熔点和结晶度下降。
- 缪国华秦伟明程贞娟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新戊二醇共聚反应
- ECDP短纤维纺丝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8
- 1999年
- 对常压沸染型阳离子可染涤纶(ECDP)短纤维与PET短纤维主要纺丝工艺条件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并着重剖析了加工成形中纤维疵点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提出了ECDP短纤维纺丝温度要与切片特性粘数相协调,为减少后纺疵点,实际拉伸倍数应在3.5倍以上,拉伸温度70℃左右。
- 秦伟明
- 关键词:聚酯纤维纺丝短纤维ECDP
- 低熔点聚酯的热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通过对不同组分的改性共聚酯及其通过预结晶处理后进行DSC热分析,讨论了各类改性组分对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由此推测改性组分在低熔点聚酯中所起的作用。以得到制备低熔点共聚酯的最佳配方等一些工艺参数。
- 罗海林程贞娟秦伟明
- 关键词:低熔点聚酯改性聚酯预结晶
- 一种低熔点PTT共聚酯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点PTT共聚酯及其制造方法。该共聚酯以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为基本单体,在酸成分中加入10~50%重量的间苯二甲酸,在醇成分中加入以酸成分总重量为基准1~20%重量的聚乙二醇。其醇酸摩尔比为1.2...
- 陈文兴秦伟明崔连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