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烽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病理
  • 3篇食管
  • 3篇病理特征
  • 2篇短节段
  • 2篇胃肿瘤
  • 2篇节段
  • 2篇基因
  • 2篇MICROR...
  • 2篇病理分析
  • 1篇胆碱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凋亡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长度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乙酰

机构

  • 8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程烽涛
  • 6篇蔡敏
  • 6篇王斌
  • 5篇李力
  • 1篇李琴
  • 1篇顾晓红
  • 1篇叶古祥
  • 1篇王睿
  • 1篇刘玲
  • 1篇刘玲
  • 1篇张骏
  • 1篇樊华
  • 1篇施咪娜
  • 1篇左晓明
  • 1篇黄玲
  • 1篇汤霞敏
  • 1篇蔡敏
  • 1篇李力
  • 1篇万辉

传媒

  • 4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肝脏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2009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节段Barrett's食管的内镜和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和病理下短节段Barrett’s食管(SSBE)的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0例内镜和病理诊断为SSBE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组织标本作HE染色,并对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及病理特征之...
王斌程烽涛左晓明李力蔡敏樊华
关键词:病理特征胃食管反流病
文献传递
66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发生于胃肠道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间叶源性肿瘤,具有从良性到显著恶性的广谱生物学行为,其特征性分子学改变是c鄄kit基因突变,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s)则无此特征。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诊断GISTs,以将其与其他GIMTs区分开来。目的加强对GISTs的认识,以正确诊断GISTs。方法总结1980~2004年间杨浦区中心医院GIMTs病例的病史资料,选用CD117、CD34、α鄄平滑肌抗体(SMA)、结蛋白(desmin)和S鄄100这一组抗体对GIMTs进行标记、分类,重点分析GIST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结果本组66例GIMTs中56例为GISTs(84.8%),肿瘤多发生于胃和小肠(91.1%),良性和交界性29例,恶性27例,临床表现主要为中上腹不适、腹部包块和消化道出血。间质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CD117和CD34呈弥漫性强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3%和66.1%,部分病例局灶表达α鄄SMA和S鄄100,阳性率分别为30.4%和7.1%,desmin表达均阴性。平滑肌瘤3例,均弥漫性强表达α鄄SMA和desmin,余阴性。神经鞘瘤4例,均弥漫性表达S鄄100,余阴性。其他少见或难以分类的肿瘤3例。结论本组GIMTs中以GISTs最为多见,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少见。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GISTs临床和病理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
蔡敏程烽涛刘玲
关键词:间叶源性肿瘤病理特征GISTS神经鞘瘤平滑肌瘤
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与消化系统肿瘤被引量:1
2012年
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结构。端粒长度的变化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从而诱导肿瘤发生,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发生风险指标。然而肿瘤组织取材存在获取时机晚、创伤性大等问题,而肿瘤替代组织易于获取且创伤性小,因此检测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有望成为肿瘤早期筛查的新手段。近年来关于肿瘤替代组织端粒长度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蔡敏李力王睿王斌程烽涛
关键词:端粒肿瘤
MicroRNA4293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肝癌易感性相关
2016年
目的研究microRNA-4293的SNP(rs12220909)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人体血液样本1788份,样本取自健康对照者884名,原发性肝癌患者904例。抽提血液样本中基因组DNA,应用MassARRAY法对microRNA-4293的SNP(rs1222090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二元逻辑回归法分析microRNA-4293的SNP(rs12220909)位点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女性肝癌患者microRNA-4293的SNP(rs12220909)中CC基因型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4),在HBV相关肝癌中显著性进一步增加(P=0.02),提示CC基因可能增加女性肝癌尤其是HBV相关肝癌的易感性。而在男性患者中,microRNA-4293的SNP(rs12220909)与肝癌易感性并不相关(P=0.33)。结论microRNA-4293的SNP(rs12220909)与女性肝癌易感性相关。
蔡敏郑万威张骏程烽涛李力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易感性
短节段Barrett’s食管的内镜和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内镜和病理下短节段Barrett’s食管(SSBE)的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内镜和病理诊断为SSBE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组织标本HE染色,并对临床症状、内镜分型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SBE的内镜检出率为9.75%,男女比为1.12∶1,平均发病年龄为51.64岁,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症状占70.00%;140例患者中反酸54例,烧心18例,胸骨后痛31例,上腹痛29例,无症状8例。14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胃底腺者30例,贲门腺者98例,肠上皮化生者12例;内镜诊断岛型54例,舌型66例,全周型20例。140例患者中贲门腺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痛、无症状的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明显增高。140例患者中贲门腺组内镜表现为舌型和岛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主要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三种内镜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BE病理特征和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以及病理特征和内镜分型之间均密切相关,SSBE临床症状和内镜分型之间无明显关系。
王斌程烽涛左晓明李力蔡敏樊华
关键词:短节段病理特征内镜分类
猫下食管括约肌对A型肉毒毒素的反应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A型肉毒毒素(BTA)局部注射于猫下食管括约肌(LES),通过LES测压、局部乙酰胆碱(Ach)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以及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研究BTA对LES的作用机制,为临床BT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胃镜下对BTA组(10只猫)LES分4点注射BTA,对照组(10只猫)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周测定LES的压力。处死猫后取LES,测定LES中Ach的含量和AchE活性;将LES作超薄切片,按Karnovsky-Roots法做AchE染色,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AchE阳性神经末梢和Ach囊泡的超微结构。结果:(1)BTA组LES压力(9.93±1.06)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28.17±3.55)mmHg,P<0.01。(2)BTA组LES Ach含量(75.48±4.67)mg/g组织和AchE活性(38.20±2.17)103U/g组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3.03±4.65)mg/g组织、(69.88±6.73)103U/g组织,均P<0.01。(3)在光镜下发现,运动终板色泽变淡,数目减少;在电镜下发现,神经末梢内含Ach的囊泡明显减少,末梢内AchE阳性反应物也明显减少。结论:猫LES局部注射BTA后,可引起LES压力明显下降,其机制可能为BTA破坏局部胆碱能神经末梢运动终板中的囊泡,导致局部Ach含量和AchE活性明显降低。
王斌程烽涛顾晓红李力蔡敏李琴
关键词:食管括约肌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
卡托普利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
2014年
背景: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但在胃癌中尚无研究。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卡托普利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AGS。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表现;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卡托普利作用后,AGS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增加,细胞侵袭力降低,均呈浓度和(或)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卡托普利可抑制胃癌细胞株AGS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侵袭力,效应呈浓度和(或)时间依赖性。
蔡敏李力王斌程烽涛
关键词:卡托普利胃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108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背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腹水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108例次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腹水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次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9%(142株),革兰阳性菌占31.1%(64株)。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治疗前单类耐药和多重耐药比例分别为50.9%和27.8%,治疗后多重耐药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73.8%对27.8%,P<0.01)。结论:对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合理选用抗生素,从而达到有效抗菌目的,并抑制或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程烽涛万辉叶古祥施咪娜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细菌感染耐药
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及CD117和CD34表达与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本院病案资料中GIST重新分类,加强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方法:用CD117、CD34、α-SMA、S-100等抗体对56例GIST进行标记、分类,根据GIST的临床病理及形态学特点,正确诊断,并探讨GIST的临床特点。结果:56例GISTCD117、CD34弥漫强表达,抗体阳性率分别为CD117(50/56,89·3%)、CD34(37/56,66·1%),部分病例局灶表达α-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17/56,30·4%)、(4/56,7·1%),结蛋白desmin均阴性。其中良性及交界性29例,恶性27例。本组病例中胃及小肠GIST共达91·1%,其它部位少见。结论:CD117、CD34在GIST表达显著,可作为GIST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胃和小肠GIST最常见,胃镜等影像学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诊断。组织病理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程烽涛刘玲
关键词:胃肿瘤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血清microRNA标记物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microRNA(mi RNA)是一类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RNA,其转录后可对相关基因的增殖、分化、凋亡及新陈代谢等进行调控,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2002年,Calin等[1]学者第一次通过基础研究对mi RNA与人类肿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
李力蔡敏黄玲王斌程烽涛汤霞敏
关键词:MICRORNA直肠癌结肠癌大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