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宏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7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游走在程序与效率之间:地方政府的多重规则运作研究
- 2023年
- 一个令人困惑的组织现象是政府日常实践中存在法律规则、会议规则和口头规则的混合使用,已有文献大多从法学、历史学和政治学角度切入,缺乏更具基础性的组织学分析。本研究发现,近年来制度环境从注重效率向追求效率与程序并重转变,这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具刚性化的制度安排。当面临这一情况时,地方政府不得不利用会议规则和口头规则,通过简化处理、松动前置条件和派生规则补充等方式,软化程序约束,以推动地方项目建设效率和经济发展。当然,这一多规运作后续将诱发三大若隐若现、循环往复和稳定再生的组织张力:多重规则的学习替代、多重规则的认可冲突、多重官僚人格的内在紧张。本研究关注了既有文献长期忽视的以会议纪要和复函为主的灵活规则,有助于打开政府内部规则运作的黑箱。
- 练宏
- 关键词:法律规则政府行为
- 不完全考核:模糊与精细混合的政府考核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通过田野观察一个税务部门连续三年的考核过程,揭示了考核的复杂运作图景,即受制于政府科层组织的独特制度环境,考核难以完全按照泰勒科学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精细化考核,而是呈现出模糊与精细并存的混合考核实践。其中,精细化考核只是初步实现了考核目的,之后组织通过模糊运作获得权威控制,缓解了精细化考核的事本主义,具有“模糊的精确性”功能。本研究有助于重新解释考核中的偏差行为、审视单向度的科学管理和呼应国家当前对唯指标论和优绩主义的反思。
- 练宏陈纯
- 关键词:政府行为
- 从“自保式执行”到有效治理——地方自主性实践的制度路径转换被引量:9
- 2023年
-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是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已有文献对地方政府发挥自主性的讨论聚焦于非正式制度路径,对正式制度路径的考察相对不足。近年来基层民政部门在“重错保、轻漏保”的监管压力下选择收缩自主性,导致低保治理目标的实现出现不平衡。以A省为例,本研究发现,部分地方民政部门基于正式制度路径发挥自主性,将特殊困难对象纳入低保并形成基于正式规则的自我保护功能,在规避问责风险的同时实现有效治理。
- 方珂张翔张翔练宏
- 关键词:自主性政府行为
-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被引量:356
- 2011年
-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讨价还价谈判是政府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政府组织制度和行为的一个切入点;其总是发生并受制于特定组织背景以及相应的制度规则。有关委托方(如省环保厅)和代理方(如市环保局)之间的序贯博弈模型中,我们区分了委托方的两种策略选择:"常规模式"与"动员模式";代理方在随后的应对过程中在三种策略中加以选择:"正式谈判"、"非正式谈判"和"准退出"。在委托方采纳动员模式的条件下,"准退出"是代理方的最佳应对策略;而在常规模式下,代理方的应对策略选择有着更大空间。
- 周雪光练宏
- 关键词:谈判博弈政府行为
-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
-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讨价还价谈判是政府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政府组织制度和行为的一个切入点;其总是发生并受制于特定组织背景以及相应的制度规则.有关委托方(如省环保厅)和代理方(如市环保局)之间的序贯博弈模型中,...
- 周雪光练宏
- 关键词:委托方代理方谈判模型
- 文献传递
- 弱排名激励的社会学分析--以环保部门为例被引量:120
- 2016年
- 通过近距离观察某市环保局连续3年的年终考核过程,分析弱排名激励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完成任务逻辑、激励逻辑和政治联盟逻辑之间序贯作用的政治过程,是弱排名激励的形成过程。弱排名激励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具有效力,是因为相比强激励,它形式上满足外在科层要求,而实质上可在内部作出调整,保证灵活的权威支配,兼具适应性和自主性。另外,弱排名激励还有助于促进同级合作而非过度竞争、塑造上下级的松散关联而非紧密关联、避免外在激励过度排挤内在激励。
- 练宏
- 关键词:绩效考核政府行为
- 注意力竞争——基于参与观察与多案例的组织学分析被引量:208
- 2016年
- 中国政府行为的一个特征是注意力的戴帽竞争而非直线竞争,即职能部门本可利用业务指导权开展工作,却选择借助党委政府的权威地位推动工作。本文通过近距离观察司法厅案例,对传统的多委托多任务理论进行带有中国色彩的改造性诠释和竞争性对话,提炼适用于分析戴帽竞争的多委托多任务框架。研究发现,在中国政府内部,多委托方的权威地位迥然有别,呈现三元差序格局。弱委托方单向依赖强势委托方,组内比较而非组间比较。多任务的激励强度首先取决于隶属委托方的权威地位,其次才是量化奖惩程度。这一结构总体内生了注意力的戴帽竞争行为。这种差序结构进一步衍生三个后果:(1)权威地位的"马太效应";(2)制度创新竞赛;(3)人格化而非法治化的治理方式。总之,这一研究为理解中国政府运作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并对传统的多委托多任务理论有所推进和拓展。
- 练宏
- 关键词:政府行为
-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被引量:662
- 2012年
- 本文借鉴经济学不完全契约和新产权理论的视角,提出一个中国政府内部权威关系的理论模型,将政府各级部门间的控制权概念化为以下三个维度:目标设定权、检查验收权和激励分配权。诸种控制权在中央政府、中间政府、基层政府间的不同分配方式导致迥然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诱发相应的政府行为。这一理论模型为分析中国政府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治理结构、权威关系、行为类型及其变化过程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相关的分析概念。本文以环保部门的环境政策实施过程的实证研究来解读这一模型,分析其中的权威关系和各种行为的组织基础。
- 周雪光练宏
- 关键词:控制权政府行为
-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
-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讨价还价谈判是政府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政府组织制度和行为的一个切入点;其总是发生并受制于特定组织背景以及相应的制度规则。有关委托方(如省环保厅)和代理方(如市环保局)之间的序贯博弈模型中,...
- 周雪光练宏
- 关键词:谈判博弈政府行为
- 文献传递
- 上下级互动、激励设计和政企关系
- 本文从组织社会学角度研究环保领域的政府行为,通过深入细致的近距离的参与观察,着眼于政府组织在行政实际过程的执行情况、问题和特点。在现实调查基础上,文章建构了政府内部的上下级互动、政府考核的多重激励、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理...
- 练宏
- 关键词:政府组织激励机制政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