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有龙
- 作品数:120 被引量:3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农村耕地闲置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基于CHIP2013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耕地闲置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13年全国耕地闲置率为5.72%,西部地区耕地闲置率为10.64%,中部地区耕地闲置率为6.91%,东部地区耕地闲置率为1.63%。从全国来看,户主的年龄、身体状况、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工作地点、工资、耕地面积等都对耕地闲置有显著的影响,东中西区域之间、山区与平原之间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
- 潘娟翟有龙黄艳萍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
- 2020年
- 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依托,更是长期稳定脱贫的保证。近几年来,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特色产业作物种类多、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经济收益不断提升,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但也存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特色农产品销售目标市场不明晰、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等问题,阻碍了特色产业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扶贫产业长效增收机制、拓宽特色农产品消费渠道、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支持特色产业扶贫。
- 唐菡翟有龙曾琨陈洋东
- 川中丘陵地区水库移民家庭收支构成状况研究
- 2013年
- 在评价众多水利水电工程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社会各界人士也十分关注对工程具有重要贡献的移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通过参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将获取样本户调查表中的移民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各项作对比,得出移民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和支出构成,并进一步分析移民家庭面临的现实困难,为移民家庭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刘芳翟有龙
- 关键词:水库移民移民家庭家庭收入家庭支出
-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弹性导师制教育模式构建
- 2015年
- 制定弹性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本科生从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角色转换,强化引导学生主动合理选课并指导学生构建合理的学习框架,更好地实施学分制。
- 胡翠华翟有龙雷金蓉刘守江胡凡
-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模式
- 核心素养视域下角色扮演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工业区位因素”为例
- 2024年
-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特殊的情境教学法,它强调知识的主动生成,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探究性和主动性。文章通过“工业区位因素”教学案例,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堂导入、设置情境、组织实施、总结归纳等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从课程准备、教学实施、课程总结等角度提出角色扮演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四项实施策略。
- 何一帆翟有龙罗江姗聂士瑞
-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工业区位
- 对加快四川省城市化进程的思考被引量:1
- 2000年
- :四川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四川省城市化水平及其制约因素 ,并探讨了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
- 吴亚娟董德利李明东翟有龙徐邓耀
-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建设城市发展
- 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 2012年
- 我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和国家安全等都需要地理科学做出积极贡献。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有关部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
- 周旭翟有龙雷金蓉
-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特色专业建设高级专业人才高技术产业发展
-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文章对京津冀地区近18年产业结构演变和城市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明确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了京津冀未来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对策。
- 蔡玉倩马海燕翟有龙
-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
- 嘉陵江流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被引量:15
- 2004年
-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迎接入世挑战、加快发展、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经营模式的选择是农业产业化面对的首要问题。文章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5大前提条件,提出了嘉陵江流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系列模式。
- 翟有龙
-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政府职能生态环境
- 川中丘陵区农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农业经济增长分解成三个方面,即区域份额增长、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川中丘陵区及所包含的广安市等6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这些地区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农业部门产值为样本数据,考察了川中丘陵区2003—2010年间农业经济增长差异,分析了农业部门的结构效益和竞争力,发现川中丘陵区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业结构较合理,但缺乏竞争力;同时比较区内6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发现遂宁市发展最慢,农业结构效益较高,缺乏区域竞争力;内江市发展速度最快,区域竞争力较强,但农业结构效益略低;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川中丘陵区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建议。
- 魏霜翟有龙
- 关键词:农业结构竞争力川中丘陵区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