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燕
- 作品数:18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事件缓变特征被引量:3
- 2019年
- 末次冰期终止事件(Termination I,简称TI)是发生在末次冰消期约14.7 ka B.P.北半球最显著的一次快速升温事件,其气候突变的全球响应及转型特征是末次冰消期研究的重点。基于中国东南地区福建西部仙云洞两支石笋(样品编号为XY11和XYⅢ-21)17个高精度230 Th年龄和567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12.67~16.10 ka B.P.时段内平均分辨率达十年际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演变序列,捕捉到了Termination I转型缓变特征。仙云洞石笋记录揭示Termination I事件缓变特征持续时间达800 a,明显比也门(约13 a)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约35 a)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约200 a)石笋记录的转型时间长很多,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转型时段季风开始增强响应于北高纬气候,但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缓变特征指示其可能受到热带低纬西太平洋暖池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
- 马乐肖海燕张鑫姜修洋蔡炳贵
- 关键词:TERMINATION东亚季风石笋
- 数据处理方式对均匀度计算的影响
- 2011年
- 通过将一组原始调查数据使用4种数据处理方式,分别对5个常用均匀度指数进行计算。结果显示,Sheldon指数受物种数量的影响更大,而其他指数则是更多地受物种个体数量的影响。而不同数据处理方式也存在侧重点,适用于不同情况。
- 刘强范瑞锭肖海燕陈志彪
- 关键词:数据标准化数据转换均匀度
- 闽西仙云洞石笋记录的Heinrich2事件年龄及亚旋回特征被引量:4
- 2018年
- 选取福建西部仙云洞石笋(XYⅢ-28),通过利用U系定年和氧碳同位素测试方法分别对9个U/Th年龄和301个氧同位素样品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26.33~22.98 kyr B.P.期间平均分辨率为11 yr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序列。该石笋记录最显著的特征是在24.09~23.39 kyr B.P.时段内δ^(18)O偏正,振幅为0.7‰,对应于北大西洋显著的Heinrich2(H2)突变事件。根据主要变化过程中间点的位置可以标定H2事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4.09±0.06 kyr B.P.、23.39±0.07 kyr B.P.。XYⅢ-28石笋记录的H2事件内部呈现出明显的百年至十年际尺度的"两谷一峰"结构的亚旋回特征。这种百年至十年际尺度的亚旋回事件在H1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以及小冰期等内部同样存在,表明这些千年尺度极端变冷事件内部气候也是不稳定的,可能受控于相同的驱动因素。仙云洞石笋记录与高低纬古气候记录对比发现,南北半球呈现反相位关系,即"see-saw"模式。
- 车印平肖海燕崔梦月姜修洋蔡炳贵
- 关键词:石笋记录东亚季风
- 沼泽湿地互花米草植物体传输与排放甲烷特征被引量:10
- 2011年
- 于各测定月的小潮日,使用悬管装置采集气样并结合气相色谱测定,对闽江河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湿地互花米草植株的甲烷传输量及其主要释放部位进行了研究,另又采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互花米草沼泽湿地甲烷的排放通量,以此分析互花米草植物体甲烷传输对互花米草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贡献率,最后测定了互花米草植株髓腔内的甲烷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互花米草植株甲烷传输量明显不同,快速生长阶段的互花米草植株甲烷传输量最高;互花米草植株甲烷传输对互花米草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贡献率介于9%-94%之间;互花米草植物体传输甲烷的主要释放部位是距地面0-20cm处,该部位对植物甲烷传输量的贡献率为50%(平均值);髓腔内的甲烷浓度远高于大气中的甲烷浓度,且自下而上呈递减趋势。
- 黄佳芳仝川刘泽雄肖海燕张林海
- 关键词:甲烷互花米草
- 福州市土地覆被及生态环境变化
-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土地覆被及生态环境变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福州1988年、2000年和2008年三期时相的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提取不同年份的土地覆被类型信息,进而分析土地覆被与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福州...
- 李小飞陈志强陈志彪肖海燕
- 关键词:LUCC生态环境GIS
- 文献传递
- 长汀水土流失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及保护被引量:6
- 2005年
- 本文通过对长汀水土流失区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计算出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其变化变化趋势。
- 肖海燕陈志彪欧世芬
- 关键词:水土流失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均匀度
- 水土流失治理后的花岗岩侵蚀地植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3
- 2005年
- 根据福建长汀河田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及对治理区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野外调查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区域(分别为3个不同治理措施下的重建植被区,1个保存较好的次生植被区和1个未经治理的严重退化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治理区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呈现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加的特点,但与保存较好的次生植被区相比则明显偏少;不同的治理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有较大影响.总结了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路.
- 陈志彪朱鹤健肖海燕林惠花
-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 福建省武平县植被的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探讨被引量:1
- 1994年
- 福建省武平县植被的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探讨肖海燕,魏守珍,林承超,童天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武平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本省的最西端、武夷山脉最南端的山区县,是闽粤赣三省交界之地。研究武平县的山区植被,不仅为我省山区植被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而且为邻...
- 肖海燕魏守珍林承超童天连
- 关键词:植被生态分布区类型杉木林地理系优势科
- 全文增补中
- 莆田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被引量:10
- 2004年
- 莆田市古树名木集中、高大、古老。为配合古树名木的普查、建档、挂牌工作 ,笔者对莆田市中心城区 (城厢区、荔城区 )进行定点调查研究。本文以这些野外调查成果为基础 ,分析了莆田市古树名木的现状 ,并提出今后保护对策。
- 欧世芬肖海燕
-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古气候
- 从琅岐岛滨海沙丘朴树群落特征探讨福建沿海防护林更新与改造问题被引量:17
- 1995年
- 本文对福州郊区琅歧岛朴树群落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分析了朴树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和生活型组成等群落特征。同时.将琅歧岛朴树群落下土用性质与平潭县芦洋农场木麻黄林下土壤性质做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沿海防护林更新与改造的具体意见。研究认为:①朴树在福建滨海风沙土上种植是可行的;②朴树与木麻黄混交种植,将会减轻木麻黄的病虫害,提高木麻黄林下土壤有机质,减轻木麻黄林下土壤酸化.改香土壤结构.缓解木麻黄退化的危机,增强木麻黄防风固沙效能,以保证福建沿海生态环境的优化和稳定。
- 林承超魏守珍肖海燕何启增
- 关键词:朴树木麻黄沿海防护林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