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建刚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纳米
  • 4篇碳纳米管
  • 4篇纳米管
  • 3篇透射电子显微...
  • 3篇相变
  • 3篇金刚石
  • 3篇刚石
  • 2篇多壁碳纳米管
  • 2篇碳纳米线
  • 2篇粒子束
  • 2篇纳米线
  • 1篇退火
  • 1篇无定型
  • 1篇相变过程
  • 1篇离子辐照
  • 1篇离子束
  • 1篇离子束辐照
  • 1篇纳米金刚石
  • 1篇结构相变
  • 1篇合成金刚石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胡建刚
  • 5篇王震遐
  • 4篇朱志远
  • 2篇潘强岩
  • 2篇勇振中
  • 1篇陆荣荣
  • 1篇朱德彰
  • 1篇俞国军
  • 1篇王森
  • 1篇巩金龙
  • 1篇勇震中
  • 1篇孙立涛
  • 1篇吴永庆
  • 1篇李勤涛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1篇2004全国...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离子(^(40)Ar^+,C_2H_6^+)辐照合成金刚石纳米晶颗粒
2007年
用双离子(40Ar+,C2H6+)辐照实验完成了从多壁碳纳米管向金刚石纳米晶颗粒的转变.对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一探索有望能成为一种金刚石纳米晶合成的新途径.由此可知,多重荷能离子辐照用于其他材料纳米结构的制备也不是凭空设想.
王震遐潘强岩胡建刚勇振中吴永庆朱志远
关键词:合成金刚石多壁碳纳米管离子辐照
掺氢、掺氮碳纳米线的合成及其焊接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一种有效而别致的双离子(N+和Ar+)辐照和热处理技术合成并焊接无定形碳纳米线(ACNWs).实验样品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进行了表征证实,适当搭配的双离子辐照与热处理的结合将会引起多壁碳纳米管无定形化并导致相互交叉纳米线的焊接.此外碳结构相变中的原子演化也在目前已有的概念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地讨论.
王震遐潘强岩勇振中胡建刚朱志远
关键词:相变透射电子显微镜
粒子束辐照诱导碳纳米管结构相变
引言粒子束诱导固体材料的相变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由于粒子束具有能量、剂量的可控性,而且粒子束在固体材料中作用时间非常短(10-14S),因此经常被利用作为亚稳相,无定型相形成的有力工具。碳具有许多同素异形体,尤其碳纳米管...
孙立涛巩金龙王震遐朱德彰胡建刚陆荣荣朱志远
关键词:碳纳米管无定型碳纳米线纳米金刚石粒子束结构相变
文献传递
带电粒子束作用下碳纳米管结构转变的实验研究
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已对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应用方面显示了诱人的前景。碳的各种同素异形体结构之间的转变研究也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受到了各国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不同的粒...
胡建刚
关键词:粒子束
^(40)Ar^+诱导无定形碳到金刚石纳米晶相变的研究
2006年
通过60keV的40Ar+辐照无定形碳靶合成了大量尺寸不同的金刚石纳米颗粒.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配合能量色散X射线谱和电子衍射以及Raman谱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嵌于具有扰动石墨结构薄膜中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其成核率很高(约为1013/cm2),而且可以生长到较大的尺寸,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微米量级.对其相转变过程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胡建刚王震遐勇震中李勤涛朱志远
关键词:离子束相变透射电子显微镜
多壁碳纳米管在循环相变过程中结构变化初探被引量:2
2005年
对由离子束辐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产生的无定形碳纳米线(ACNWs)进行了高温退火(2400℃)处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ACNWs体部转变成与原来MWCNTs相似的管状石墨结构,而其封端区域的石墨晶体结构形态却与原来的MWCNTs完全不同,且变化多端.基于实验结果,对其相变过程机理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模型.
王震遐王森胡建刚俞国军
关键词:高温退火相变透射电子显微镜多壁碳纳米管相变过程透射电子显微镜离子束辐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