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瑞德

作品数:23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攻关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理
  • 6篇肝移植
  • 5篇细胞
  • 5篇活检
  • 4篇移植术
  • 4篇移植术后
  • 4篇术后
  • 4篇体外
  • 4篇热缺血
  • 4篇供肝
  • 3篇蛋白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热缺血损伤
  • 3篇肿瘤
  • 3篇无心跳供体
  • 3篇卵圆细胞
  • 3篇供体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机构

  • 1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5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医学院
  • 1篇广州市刑事科...

作者

  • 23篇胡瑞德
  • 9篇何晓顺
  • 7篇陈规划
  • 7篇马毅
  • 4篇梁英杰
  • 4篇薛玲
  • 4篇黄洁夫
  • 4篇吴惠茜
  • 3篇赵国强
  • 3篇张萌
  • 3篇车丽洪
  • 3篇吴金浪
  • 3篇陈琼荣
  • 2篇马虹
  • 2篇方典秋
  • 2篇朱晓峰
  • 2篇毕颎
  • 2篇胡安斌
  • 2篇郑振声
  • 2篇王国栋

传媒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肝脏
  • 1篇癌症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心跳供体中供肝微循环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下大鼠无心跳供体肝组织微循环的变化规律 ,预测供肝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 实验动物按供肝热缺血时间分别为 0、15、3 0、45、60min ,随机分为5组。然后按各组条件分别作原位肝移植 ,对肝移植术后各组血清透明质酸 (HA)的水平进行动态检测 ,以及观察肝组织微循环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热缺血 3 0min以内 ,移植肝组织复流后能逐渐恢复至正常的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热缺血 45min ,复流后大部分肝血窦腔可逐渐恢复通畅 ,但部分血窦仍充满较多的膜浆泡和血细胞积滞 ;热缺血 45min以前各组术后 3d血清HA可基本恢复。热缺血 60min ,复流后内皮细胞损伤不但不能恢复 ,且出现加重、扩大趋势。结论 供肝经受 3 0min以内热缺血损伤 ,肝组织微循环的变化处在可复性阶段。 45min的热缺血时间可能是供肝微循环功能耐受热缺血损伤的极限。热缺血 60min以后 。
马毅何晓顺陈规划吴金浪梁英杰胡瑞德黄洁夫
关键词:无心跳供体供肝微循环肝移植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透明质酸
268例心脏、心包肿瘤的病理分析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研究心脏、心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种分布。【方法】对尸体解剖9588例、活体组织检查30万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有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64例,发病率0.14%。良性肿瘤55例(黏液瘤49例,89%;心包囊肿4例,7%;心包囊性淋巴管瘤及良性畸胎瘤各1例,共占3%),恶性肿瘤9例(心包间皮瘤3例,33%;血管内皮肉瘤及纤维肉瘤各2例,22%;未分化肉瘤和心包恶性畸胎瘤各1例,11%),良、恶性肿瘤之比为6:1。943例全身各脏器恶性肿瘤中心脏转移204例(22%),首位是白血病(55%),其后依次肺癌(14%)、恶性淋巴瘤(13%)、间叶组织肉瘤(5%)和胃癌(3%)。心脏、心包原发性瘤与继发性瘤之比为1:3。【结论】心脏、心包原发瘤发病率为0.14%,转移瘤22%,继发瘤是原发瘤的3倍。肝癌、绒癌、脑瘤及胰腺癌少见或不见心转移。
宋一璇胡瑞德姚青松
关键词:心脏肿瘤心包肿瘤肿瘤病理学病种分布
152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的肝活检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肝活检在明确肝移植术后肝损害病因中的作用,分析组织学诊断存在误差的常见原因,进一步提高肝活检的准确性,以利临床治疗。方法260例肝活检来自于152例肝移植受者,术后出现临床无法解释的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值的2倍以上。回顾组织学改变及最终的临床诊断,评价相符程度。结果大部分的组织学诊断与最终的临床诊断相符,有7例组织学改变为胆管炎后经进一步临床检查证实4例为血管并发症、2例为败血症、1例为保存性损伤。2例组织学诊断为保存性损伤的病例后证实为药物性肝损害。结论移植后肝活检可明确许多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评判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对一些复杂病例应将以往的活检和整个临床病程、其他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考虑,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毕颎陈规划胡瑞德何晓顺文剑明
关键词:肝移植肝活检肝功能异常
热缺血损伤对大鼠无心跳供体供肝质量及肝移植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条件下 ,无心跳供体 (NHBD)的供肝质量与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 实验动物大鼠按供肝热缺血时间分别为 0、10、15、2 0、30、4 5、6 0min ,随机分为 7组(n =12 )。然后按各组条件分别作原位肝移植 ,观察肝移植术后各组组织形态、肝脏功能状态和能量代谢的恢复性变化 ,并统计生存时间。结果 在热缺血 30min以内 ,肝组织损伤仍处在可复性阶段 ,复流后能逐渐恢复至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供肝热缺血损伤的时间与肝组织能量代谢功能的恢复及术后动物生存情况密切相关。供肝经受 30min以内热缺血损伤 ,各组移植术后生存天数无明显差异。热缺血时间超过 4 5min后 ,虽仍可获较短期的存活 ,但移植术后的长期存活时间明显缩短。热缺血6 0min以后 ,供肝已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结论 供肝组织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能荷 (EC)水平和肝糖原含量、酶组织化学活性的变化以及移植术后上述指标恢复性的潜能可作为衡量供肝质量的重要标准。大鼠的供肝可以安全地耐受 30min以内的热缺血。
何晓顺马毅陈规划张晋昕吴金浪梁英杰林广云朱振宇胡瑞德黄洁夫
关键词:热缺血损伤无心跳供体肝移植预后动物模型
不同热缺血时间对大鼠移植肝功能状态及存活期的影响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条件下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脏功能和组织形态变化规律 ,并对动物远期存活情况进行观察 ,预测无心跳供体 (NHBD )中供肝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 实验动物按供肝热缺血时间分别为 0、10、15、2 0、30、45、6 0min ,随机分为 7组。然后按各组条件分别作原位肝移植 ,观察肝移植后 2 4、48h、3和 5d各组肝脏功能和组织形态的恢复性变化 ,并统计生存时间。结果 供肝经受 30min以内热缺血损伤 ,各组移植术后生存天数差异无显著性 ,热缺血 30min组 ,肝移植术后 1周的存活率达到 83 .3 % ( 10 /12 ) ,1个月和 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5 8.3 % ( 7/12 )和 5 0 .0 % ( 6 /12 )。热缺血 45min组 ,术后 1周的存活率为 6 6 .7% ( 8/12 ) ,但 1个月和 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 33 .3 % ( 4/12 )和 8.3 % ( 1/12 )。至于热缺血 6 0min组 ,1周的存活率仅为8.3 % ( 1/12 )。结论 大鼠的供肝可以安全地耐受 30min以内的热缺血。 45min的热缺血损伤 ,虽对术后 1周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但大鼠肝移植术后的远期存活时间明显缩短。 6 0min以后 ,移植肝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均难以恢复 ,大鼠术后生存天数显著降低。
马毅何晓顺陈规划胡瑞德黄洁夫
关键词:热缺血时间肝功能存活期肝脏移植
卵圆细胞转化过程中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刘君薛玲张萌车丽洪吴惠茜胡瑞德
关键词:卵圆细胞肝脏肿瘤蛋白芯片
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使用增强型体外反搏器(EECP)提高血流剪切应力对高胆固醇血症实验猪血管病理形态、血管内皮形态与功能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对照组、高脂反搏组。后两组同量持续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高脂反搏组在高胆固醇喂养2个月后进行体外反搏。15周后取出冠状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NFκB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结果高脂对照组及高脂反搏组血脂水平较普通饲料组显著升高(P<0.01),而高脂对照组与高脂反搏组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大体苏丹Ⅲ染色示高胆固醇血症猪斑块形成较普通饲料组增多;而高脂反搏组斑块/内膜面积比[(3.33±2.40)%]显著少于高脂对照组[(12.03±7.12)%](P<0.05)。扫描电镜示高脂对照组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破坏脱落,有较多血小板黏附;高脂反搏组内皮细胞较完整,沿血流方向梭形排列,血小板黏附较少。透射电镜示高脂对照组内皮细胞变性凋亡脱落显著,内皮下大量泡沫细胞积聚,平滑肌细胞呈合成型改变,大量增生并向内膜移行;而高脂反搏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冠状动脉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示高脂对照组弹力纤维紊乱断裂,内膜较普通饲料组增厚[(24.36±9.72)μm比(9.97±4.02)μm,P<0.05];而高脂反搏组的内膜增厚比高脂对照组明显减少[(11.87±5.95)μm比(24.36±9.72)μm;P<0.05]。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示高胆固醇血症猪冠脉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核NFκB荧光强度较普通饲料组增高,但高脂反搏组荧光强度较高脂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通过体外反搏提高血流剪切应力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减轻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从而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猪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其�
张焰何小洪陈小林胡瑞德马虹伍贵富何建桂詹澄杨靳亚非方典秋郑振声
关键词:动脉硬化反搏动术
体外反搏慢性实验对高脂饲养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体外反搏疗法长期以来被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迄今体外反搏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身有无影响仍无直接的证据。本研究采用模拟临床长疗程的体外反搏慢性动物实验方法 ,初步观察长期体外反搏对高脂饲养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3周龄雄性断乳乳猪 15头 ,随机分组为高脂对照组 6头 ,高脂反搏组 6头 ,普通饲料对照组 3头。高脂饲料组在普通乳猪料中添加胆固醇、猪油、蛋黄粉和食用盐 ,初始含量分别为 2 % ,4 % ,6 %和 1% ,采用分段递增法在 30d后将各成分比例递增至 4 % ,8% ,10 %和 1.5 % ,专用搅拌器混合高脂饲料 ,采用自行设计的猪专用囊套和猪体外反搏专用吊床装置对反搏实验组动物进行体外反搏 1h/d ,5d/周 ,累计反搏 30h ,总实验过程持续近 3个月 ,实验结束后取猪胸腹主动脉纵向剖开并修整固定 ,流水及 70 %乙醇漂洗后经SudanⅢ +Ⅳ染液 37°C振荡染色 ,80 %乙醇脱色分化。内膜面展开固定后经JVCKY F30B 3 CCD彩色图像摄录输入仪采集图像 ,采用德国KONTRONIBAS2 .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 ,进行主动脉内膜面Sudan阳性染色区域的面积百分比分析。统计学处理方法 :直接对Sudan阳性染色百分比进行两组间秩和检验 ;计算Sudan阳性染色百分比的平方根的反正弦值 ,非配对T
靳亚非郑振声马虹杜志民胡瑞德詹橙扬陶军郑树森戴刚冯吉梁陆光钱月桃方典秋
关键词:体外反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脂饲养
肝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被引量:3
2007年
及时找到肝癌前病变的客观指标,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对于肝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病理形态变化发现肝的大细胞变、小细胞变、异型增生结节、肝细胞变异灶是目前公认的几种肝癌前病变,其中以小细胞变最具特征性。
陈琼荣胡瑞德
关键词:肝细胞癌癌前病变
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中蛋白激酶C的表达特征被引量:1
2002年
向锦赵国强张惠忠胡瑞德钟觉民
关键词:肝癌信号转导系统蛋白激酶C基因表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