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野荣
- 作品数:48 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带瓣牛颈静脉在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5年
- 吴忠仕胡建国杨一峰王晖邓又华刘文亮胡野荣杨晓涵
- 关键词:牛颈静脉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流出道
- 无支架四叶牛心包二尖瓣交界缝合缘宽度设计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无支架四叶牛心包二尖瓣交界缝合缘的合适宽度。方法 把经戊二醛鞣制后的牛心包试片测厚、切断后按距切断缘不同宽度缝合 ,用软组织生物材料实验机进行单向静载拉伸试验 ,测定其最大负荷、极限抗张强度及断裂延伸率。根据不同的缝合缘宽度分为四组 ,即 1mm宽缝合缘组、2mm宽缝合缘组、3mm宽缝合缘组、4mm宽缝合缘组。结果 2mm、3mm及 4mm宽缝合缘组试片的平均最大负荷分别为 (10 .5 6± 1.95 )N、(13.5 7± 3.2 7)N和 (15 .71± 3.86 )N ;平均极限抗张强度分别为 (6 .88± 1.2 9)mPa、(8.2 5± 2 .5 8)mPa和 (8.94± 2 .0 5 )mPa ;断裂延伸率 (2 9.95± 4 .11) %、(33.31± 5 .0 2 ) %和(33.0 7± 3.73) % ;比 1mm宽缝合缘组试片的平均最大负荷 (7.0 5± 1.4 0 )N、平均极限抗张强度 (4 .6 2±1.0 8)mPa及断裂延伸率 (2 4 .11± 4 .4 0 ) %均明显提高 (均P≤ 0 .0 1) ,3mm组、4mm组的平均最大负荷及 4mm组的平均极限抗张强度亦高于 2mm组 (P <0 .0 5 ) ,其余组之间的各项检测值无差别。结论 根据其生物力学特性无支架四叶牛心包二尖瓣交界缝合缘的宽度至少应大于 1mm ,一般以 2mm为宜。
- 胡野荣陈晓凤龚光甫刘文亮吴忠仕
- 关键词:生物力学特性牛心包生物瓣
-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术后远期并发症。方法对长沙市某区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采取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随访,控制血压及抗凝指导等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社区护理干预1年半,1例术后1个月因脑梗塞死亡,其他患者未发生术后远期并发症,生存质量较好。结论加强主动脉夹层术后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预防术后远期并发症。
- 熊渺丽胡野荣黄琼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社区保健护理抗凝药马凡综合征
- 孵育温度对丁二醇改性处理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生物瓣膜防钙化性能及热皱缩温度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探讨2,3-丁二醇不同孵育温度改性处理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对其防钙化性能及热皱缩温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6/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实验室完成。收集1~3岁新鲜黄牛心包8个,将每个牛心包均分成5份,共分成5组,分别置入4℃,20℃,30℃,40℃的纯2,3-丁二醇溶液孵育改性60d,对照组置入4℃的3g/L戊二醛Hepe缓冲液中,每组8份试片。选择刚离乳SD雄性大鼠8只,SD大鼠背部作两个纵形切口,将经过处理的同一牛心包来源的5份心包试片植入切口,第1个纵形切口两侧各1片,第2个纵形切口两侧及下部各1片,相距≥2cm,植入牛心包试片60d后,取出各组试片,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检测组织钙含量,并观察牛心包试片热皱缩温度。结果:8只SD大鼠所获全部标本进入结果分析。①组织钙含量检测结果:20℃,30℃和40℃丁二醇组组织钙含量相似,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4℃丁二醇组犤(8.18±7.22),(21.56±26.53),(3.24±2.57),(138.36±69.23),(192.83±2.86)mg/g,(P=0.002~0.016)犦。②热皱缩温度检测结果:20℃,30℃及40℃丁二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及4℃丁二醇组犤(83.31±0.46)℃,(82.96±0.33)℃,(82.44±0.42)℃,(83.75±0.46)℃,(83.67±0.41)℃,(P<0.05)犦;40℃丁二醇组明显低于20℃丁二醇组(P<0.001)。结论:2,3-丁二醇的不同孵育温度改性处理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其中4℃组防钙效果最差,20℃,30℃,40℃组均具有明显的防钙化效果,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热皱缩温度随着孵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改变幅度不是很大。均高于80℃,改性后的牛心包在生理温度下不会发生组织热皱缩。
- 胡野荣章庆春龚光甫周新民
- 无支架心包二尖瓣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通过无支架心包二尖瓣与有架三叶生物瓣对比,利用有限元法计算,观察在左心室舒张期瞬时跨瓣压差作用下的瓣叶静态应力分布。方法采用八节点曲线薄壳单元,考虑大应变以及瓣叶闭合过程的接触,应用Newton-Raphson方法求解有限元非线性方程。结果瓣膜开启状态下两种瓣膜应力水平均不高。在峰值跨瓣压差15.96kPa作用下,无架心包二尖瓣第一主应力分布均匀,无明显应力集中,平均第一主应力为0.040~0.149MPa;有架三叶瓣在临床上易发生撕裂的部位明显应力集中,最大第一主应力为2.352MPa,平均第一主应力为0.223~0.724MPa,明显高于无架心包二尖瓣。结论(1)对于几何曲面形状不规则,高度接触的无支架心包二尖瓣,首次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应力计算是有效可行的;(2)本研究的有支架心包三叶瓣有限元模型得到的应力分布与临床结果一致;(3)无架心包二尖瓣较有架心包三叶瓣应力分布明显合理,有益于防止瓣叶撕裂和钙化,延长寿命。
- 王坚刚蒯行成任毕乔胡野荣龚光甫周新民胡建国孟旭
- 关键词:无支架生物瓣心脏应力有限元分析
-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犬右心室流出道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自制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犬右心室流出道后的血流动力学性能。 方法 应用经戊二醛处理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对 7只犬行肺动脉与右心室连接 ,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前后测定肺血流动力学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通畅情况。 结果 重建术后 1年 7只犬均存活。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前后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均无明显改变 ,右心室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收缩压和平均压显著增加 (P<0 .0 1)。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瓣膜关闭良好 ,无明显反流 ,跨瓣压差小 ;术后 1年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全部带瓣管道通畅 ,未见明显血栓形成 ,除 1只犬瓣叶活动稍差合并轻度反流外 ,其余犬瓣叶活动良好。心导管测压显示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压差为 3~ 19mm Hg(1k Pa=7.5 mm Hg) ,管道内舒张压显著高于右心室舒张压 ,右心室造影显示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和肺动脉无明显梗阻。
- 吴忠仕张竞超杨晓涵胡建国胡铁辉程端陈金兰徐新华李迎霞胡野荣
- 关键词:右心室流出道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
- 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作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骨髓细胞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能力及培养上清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并连续收集 4周培养上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以含有不同浓度上清的培养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分析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加入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各组MTT比色光密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5 )。第 1 ,2 ,3,4周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上清中VEGF分别为 (2 4 .4 0± 7.99,89.2 8± 5 .1 3,1 1 5 .2 4± 1 0 .0 8,1 5 7.0 0± 1 5 .6 4 )pg/ml。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 ,体外培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可持续分泌VEGF。
- 刘文亮尹邦良喻风雷胡野荣陈晓凤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细胞培养内皮细胞促血管生长因子密度梯度离心法
- 血管重建在原发性纵隔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总结血管重建在原发性纵隔肿瘤中的应用经验和疗效。方法经外科手术治疗并血管重建的原发性纵隔肿瘤76例,22例(28.9%)单纯侵及上腔静脉;16例(21.1%)侵及单纯左或右无名静脉;34例(44.7%)侵及上腔静脉和左或右无名静脉;有4例(5.3%)单纯侵及主动脉外膜。行完整切除70例,部分切除6例;行血管置换46例,血管成形30例。结果全组病人无一例围术期死亡。上腔静脉阻断时间为(10-30)min,平均(18.0±5.3)min。左或右无名静脉单侧阻断时间为(11-25)min,平均(16.5±4.2)min。全组病人均获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术后生活质量满意。结论纵隔肿瘤侵及上腔静脉及其属支大血管的病人,如全身无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应积极手术治疗,可选用血管置换或血管成形术。
- 胡英斌胡野荣李津袁运长喻风雷周新民
- 关键词:血管重建纵隔肿瘤
- CS无支架心包二尖瓣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传统有支架心包瓣与CS无支架心包二尖瓣的性能。方法测试瓣膜分为两组:A组,有支架心包瓣(与Ionescu-Shiley瓣相似);B组,无支架心包二尖瓣(与Quattro相似,由中南大学研制,简称CS瓣)。检测内容包括:①钙化倾向(SD鼠皮下埋藏模型);②组织学;③热皱缩温度;④断裂强度;⑤生物相容性;⑥血流动力学;⑦疲劳试验;⑧有限元分析。结果①B组钙化明显低于A组(P<0.01)。②组织学示A组心包片有大块钙化及胶元纤维裂解;B组仅见稍许钙化灶,胶原纤维保存完好。③热皱缩温度A组与B组无统计学意义。④断裂强度B组明显强于A组(P<0.005)。⑤内皮细胞种植后第1天,A组细胞明显少于B组(P<0.001);第3天A组已无细胞生长,B组内皮细胞增殖活跃;多数细胞Ⅷ因子检测呈阳性。⑥在模拟心输出量为2、4、6L,A组跨瓣压差明显高于B组(P<0.05),返流量和回流百分比A组显著高于B组(P<0.01),有效瓣口面积两组无统计学意义,仅在流量为4L时A组优于B组。⑦B组寿命比A组(n=2)长2.5倍。⑧B组瓣叶应力分布较为合理。结论CS无支架心包二尖瓣避免了应力集中区,其抗钙化、胶原纤维保存、断裂强度、生物相容性、血流动力学、疲劳寿命等均明显优于传统有支架心包瓣。
- 龚光甫胡建国周新民刘锋李建民张伟王翔胡野荣陈晓凤
- 关键词:无支架生物心脏瓣膜
- 骨髓单个核细胞缺血肢体局部移植对缺血组织血管再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对缺血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切断近交系Wistar大鼠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 ,建立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分 7点局部注射单个核细胞悬液 (移植组 )或磷酸盐缓冲液 (对照组 )。术后第 3、7、14d获取内收肌制作组织匀浆 ,ELISA法测定匀浆中bFGF、VEGF和IL -1β因子水平 ;术后第 2、4周免疫组化法分析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 结果 术后第 3d ,移植组bF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术后第 3、7d ,移植组IL -1β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术后第 2、4周移植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在大鼠缺血后肢局部直接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 ;骨髓单个核细胞分泌bFGF、IL -1β等多种因子在局部直接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促进血管再生的机制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 刘文亮尹邦良喻风雷胡野荣陈晓凤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再生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