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hHGF)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方法 50只12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10)g]随机抽取14只作为对照组,其余36只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制作心力衰竭模型,存活大鼠(n=24)再随机平分为3组: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组和MSC-hHGF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获取SD大鼠的MSC,Ad-hHGF转染HGF到MSC,ELISA检测hHGF在该细胞的表达情况。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细胞移植后4周,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功能,免疫组化检测左室心肌组织HGF表达水平,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心肌纤维含量,偏振光显微镜分析瘢痕区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SC组的左室收缩峰压(LVSP)[(41.1±3.7)比模型组(33.2±1.4)mmHg,P<0.05]升高,MSC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15.7±1.3)比模型组(19.5±2.1)mmHg,P<0.05]降低;与MSC组相比,MSC-hHGF组LVSP[(49.6±6.1)比MSC组(41.1±3.7)mmHg,P<0.05]升高;MSC-hHGF组LVEDP[(8.7±1.1)比MSC组(15.7±1.3)mmHg,P<0.05]降低。MSC-hHGF组心肌组织Ⅰ型胶原含量与模型组比降低,但是与对照组比没明显差异。结论 MSC-hHGF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
- 林美萍胡雨张文文李培蕾许昌声苏津自林明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纤维化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扩心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移植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未经修饰的MSCs来比较二者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它们对心肌纤维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12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14只作为对照组,其余36只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制作DCM心力衰竭大鼠。存活大鼠(n=24)再随机平分为3组:DCM模型组、MSCs移植组和hHGF基因修饰的MSCs(MSCs-hHGF)移植组。经尾静脉移植干细胞4周后,分别检测左室收缩峰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然后比较各组心功能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心肌hHGF含量;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心肌胶原含量和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指数(AI)。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SCs组和MSCs-hHGF组的左室收缩峰压(LVSP)均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均降低,心肌胶原含量均降低,AI均下降;与MSCs组相比,MSCs-hHGF组LVSP升高,LV-EDP降低,心肌胶原含量降低,AI无明显差异。MSCs-hHGF组心肌hHG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他组间无差异。结论 MSCs-hHGF组比MSCs组能更加显著地改善DCM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可能与MSCs-hHGF分泌的hHGF能够进一步抑制心肌纤维化有关;心功能的进一步提高不能归因于hHGF可能存在的抗心肌凋亡效应。
- 胡雨林美萍许昌声林明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凋亡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扩心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凋亡的影响
- 第一部分
观察移植hHGF基因修饰的MSCs对扩心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移植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到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对心功...
- 胡雨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修饰心肌纤维化静脉移植
- 文献传递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脏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心肌细胞丢失后继发的心力衰竭预后不佳,主要是因为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移植到受损心脏后可明显提高心功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BMSCs主要是通过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来改善心功能的,然而这种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BMSCs的旁分泌行为具有修复心脏的作用,同时其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和避免排斥反应的免疫调节,为人们对BMSCs修复心脏的机制带来新的线索。
- 胡雨林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修复旁分泌心脏修复旁分泌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