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曦 作品数:33 被引量:41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严重感染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再评价 被引量:2 2007年 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分组测定10例严重全身性感染(危重组)和12例感染性休克(休克组)患者在病程早期(确诊后1,3,5d)血清皮质醇和血浆ACTH水平,与1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并进行1μg ACTH刺激试验评价严重感染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危重组的ACTH明显升高(P<0.05)。休克组的ACTH明显降低(P<0.05),ACTH与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在存活组和死亡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HPA轴在严重感染发生早期已经出现功能改变,ACTH水平与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住院病死率密切相关。 崔娜 刘大为 曾正陪 王郝 隆云 刘宏忠 王小亭 芮曦关键词: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淋巴瘤致B型乳酸酸中毒一例 被引量:2 2011年 乳酸酸中毒(LA)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A型和B型。前者主要是由氧供需不平衡造成组织细胞严重缺氧。后者与脓毒症、肿瘤、药物、毒物、先天遗传异常等多种疾病相关。鉴别不同类型的LA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B型LA尤显关键。现报道1例由淋巴瘤导致的B型LA。 杨艳丽 刘大为 王小亭 芮曦 李素玮 石岩关键词:淋巴瘤 发病机制 组织细胞 脓毒症 LA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一例 被引量:5 201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结缔组织疾病,多系统累及是其主要临床特征。SLE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可累及心包、心肌、心内膜、肺动脉及冠状动脉。重症SLE引起心肌炎及肺动脉高压,对预后影响极大,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及重点。 张宏民 刘大为 王小亭 芮曦 张青 李中健 崔娜 刘晔 丁欣 陈焕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肺动脉高压 个体化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之上,进一步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30例ARDS患者,根据随机表分为小潮气量组(LTV组,14例)和个体化通气组(Ⅳ组, 16例)。其中LTV组采用6 ml/kg的潮气量及高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策略。而IV组以监测静态压力容积(P-V)曲线为基础设定参数,以呼气相曲线参数b为PEEP,结合吸气相曲线高位转折点并限制潮气量≤8 ml/kg,用吸气相和呼气相参数b的差值(Ab)评估肺复张潜能并指导肺复张操作。比较两种通气策略对患者临床疗效、肺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影响。结果Ⅳ组28 d患者病死率(35.7%)与LTV组(5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65,P>0.05)。Ⅳ组患者第3天和第7天的血浆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154(91~217)、149(91~206)mg/L]与入组前[140(80~200)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079、1.741,P均>0.05);而第3天和第7天的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179(122~236)、210(100~321)ng/L]与入组前[210(132~289)ng/L]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0.879、0.471,P均>0.05)。Ⅳ组患者28 d内脱离ICU时间[11(5~16)d]显著高于LTV组[3(0~8)d,Z=-2.277,P<0.05];无肺外器官衰竭时间[13(6~18)d]亦显著高于LTV组[3(0~7)d,Z=-2.372,P<0.05]。Ⅳ组患者前3 d PEEP水平,潮气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平台压力(Pplat)[(11±2)cm H2O(1 cm H2O=0.098 kPa),(511±66)ml, (37±5)mm Hg(1 mm Hg=0.133 kPa),(21±5)cm H2O]与LTV组[(16±3)cm H2O,(407±58)ml, (47±8)mm Hg,(26±4)cm H2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019、6.501、-4.311、-4.823,P均<0.01)。结论个体化通气治疗与小潮气量高PEEP通气策略相比,更适合患者呼吸力学特征,可减少不必要的PEEP应用,改善顺应性,避免CO2潴留;可避免血SP-D及IL-8的� 隆云 刘大为 周翔 刘宏忠 郭子建 黄慧 王小亭 芮曦 崔娜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气末正压 白细胞介素8 系列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在指导肺部感染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系列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指导肺部感染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单中心观察研究,我院ICU中需要机械通气的肺部感染患者在24 h内入选。分别在24、72 h,第7天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PCT。按《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并分为有效组(n=48)与失败组(n=25),比较两组间PCT的变化规律。结果 73例患者入选,平均年龄(60.7±19.8)岁。治疗后72 h早期疗效评估时,两组PCT变化率分别为(34.1±14.6)%和(13.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PCT值分别为(2.25±0.95)μg/L和(3.59±1.17)μg/L(P=0.045)。就预测疗效的单一指标而言,72 h PCT变化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P=0.002),优于临床肺感染评分(CPIS)(AUC=0.688)、PCT值、体温及白细胞计数(P均>0.05)。72 h的PCT变化率(下降>31.7%)联合CPIS(<6分)的AUC为0.931,灵敏度为83.8%,特异度为91.7%。结论系列监测PCT有助于指导肺部感染治疗效果评价,特别是72 hPCT变化率能早期预测疗效,联合CPIS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石岩 徐英春 芮曦 杜微 刘晔 王瑶关键词:降钙素原 肺部感染 疗效评价 呼气末压力为零时的静态压力容积曲线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肺膨胀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评价呼气末压力为零 (ZEEP)时静态压力 容积 (P V)曲线在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对控制性肺膨胀 (SI)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2 0例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并测量ZEEP时的静态P V曲线 ,在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2h后进行SI。根据 2 0例患者使用SI后改良氧合指数 (PaO2 /FiO2 )进行分组 ,增加≥ 2 0 %为SI反应组 (A组 ) ,<2 0 %为SI无反应组 (B组 )。结果 (1)A组ZEEP时静态P V曲线参数c - 2d≥ 0cmH2 O(1cmH2 O =0 0 98kPa) ,且c≥ 18cmH2 O ,呈向上凹的形态 ;而B组c - 2d <0cmH2 O或c <18cmH2 O ,呈向上凸的形态或一直线。 (2 )使用SI后 ,A组患者可减少肺内分流 (P =0 0 0 6 ) ,而B组不减少肺内分流 (P =0 339)。相同吸气压下的肺容积增加 ,A、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 4 1± 111)ml,(2 9± 4 6 )ml,P =0 0 36 ]。结论ARDS患者在ZEEP时静态P V曲线具有不同的形态 ,使用曲线参数的c - 2d及c值可迅速判断静态P V曲线形态 ,对指导预测ARDS患者中SI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隆云 刘大为 杜斌 马遂 王郝 莫小丽 柴文昭 石岩 芮曦 崔娜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肺膨胀 临床路径对免疫受损患者肺内渗出伴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观察临床诊治路径对非HIV免疫受损宿主(ICH)肺内渗出的病因诊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历史对照研究,分别纳入2007、2009年间因肺内渗出伴呼吸衰竭入住ICU的ICH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诊治路径主要由判断可能部位、初步病因分析、有序检查及12 h内结果反馈、48 ~72 h治疗反应评估4步组成.病因诊断分为感染、非感染及无法确定.结果 纳入研究组65例,对照组45例.年龄45.3(22 ~71)岁.导致免疫受损的基础病为自身免疫病69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21例,实体肿瘤及其他各1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基础疾病、器官功能及人选时疾病严重程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病因诊断率(73.8%比57.8%)、诊断时间(4.0比6.8d)及28 dICU病死率(38.5%比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诊治路径有助于改善ICH伴肺内渗出的病因诊断及预后. 石岩 芮曦 谢秀丽 张小江 汤铂 刘晔 赵华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 限制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可降低感染相关病死率 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 研究限制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对细菌耐药性及感染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1年 12月 ,前瞻性研究在大学附属教学医院的综合性加强医疗病房 (ICU)中进行 ,2年内所有收入ICU的病人均入选。在第 2年开始采用新的抗生素治疗策略 ,怀疑或确诊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所有病人均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以外的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 2年间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及感染病人住院死亡率。结果 与第1年相比 ,第 2年中三代头孢菌素的用量下降 2 6 6 % [从每月 (16 8 2± 4 8 0 ) g下降至 (12 3 5± 39 3) g ,P =0 0 2 1],头孢吡肟用量增加 2 77 7% [从每月 (10 3± 19 2 )g增加至 (38 9± 31 7) g ,P =0 0 14 ]。同期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呈显著下降 (P <0 0 5 ) ,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下降最为显著(P <0 0 5 )。第 2年间感染相关的病死率显著降低 (19 3%vs 36 3% ,P =0 0 14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 ,下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抑制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是增加感染相关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5 ) ,而大肠埃希菌或克雷伯菌属感染 (P =0 0 39)和限制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P =0 0 2 5 )与病死率降低密切相关。结论 在危重病限制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杜斌 陈德昌 刘大为 隆云 石岩 王郝 芮曦 崔娜关键词:头孢菌素 病死率 耐药性 降钙素原早期变化率在评估复杂性腹腔感染术后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术后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规律,探索其在评估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2009年因复杂性腹腔感染接受手术治疗而入住ICU的患者,在术后第1周逐日测定血PCT,比较感染成功控制组和控制不良组间PCT的变化规律以及PCT早期变化在预测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结果 101例符合入选标准,67例满足最终分析,其中成功控制感染组44例,控制不良组23例,最终死亡7例,均为控制不良组。成功控制感染组与控制不良组术后前3 d的PCT均高于正常水平且组间无差异,分别为6.17比7.80、4.48比6.47和3.70比6.16 pg/L(P>0.05);两组间72 h PCT的变化率差异显著,为46.8%比2.1%(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72 h PCT的变化率(OR=5.1,95%CI 2.1~7.7,P=0.019)及APACHEⅡ评分(OR=3.4,95%CI 1.8~6.8,P=0.031)是感染控制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CT变化率预测成功控制感染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_(ROC))为0.889,特别是对72 h APACHEⅡ评分仍>1 5分的患者,预测能力进一步提高,AUC_(ROC)为0.955(P=0.000)。结论手术后患者PCT普遍升高,72 h PCT的变化率有助于临床判断感染控制情况,特别是在严重感染的患者中,优于PCT绝对值及传统指标。 石岩 徐英春 杜微 芮曦 刘晔 王瑶 李素玮关键词:降钙素原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观察以头孢哌酮-舒巴坦(C/S)联合米诺环素为主的方案治疗广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XDRAB)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单中心研究方法,纳入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ICU)内感染XDRAB的重症患者,以C/S联合米诺环素作为初始治疗,无效时可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观察疗程天数及临床有效率和微生物学清除率。结果101例入选患者中的77例符合最终分析,年龄(69±20)岁,男49例,女28例。基线APACHEⅡ评分(15±5)分。感染部位分别为肺部61例、血流5例、腹腔3例、皮肤软组织2例和多部位感染6例,其中23例为混合细菌感染。7例在方案基础上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疗程(16±4)d,最终痊愈21例、显效27例、进步26例、无效3例,临床有效率62.3%(48/77),微生物学清除率46.8%(36/77)。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为存在影响感染清除的基础疾病(OR=5.3,P=0.020),迁延感染(OR=3.8,P=0.029),混合感染(0R=3.5,P=0.032)及感染性休克(OR=2.5,P=0.037)。结论C/S联合米诺环素为主的方案治疗XDRAB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细菌清除率较低。 石岩 徐英春 刘晔 杜微 芮曦 王瑶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米诺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