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惠兰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吕忱行历新考被引量:4
- 2003年
- 晋代文字学家吕忱,《字林》一书的撰著者,史书无传,其生平事迹,久已湮没。汉字学史诸论著关于吕忱或阙或略,这是汉字学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李增杰《字林考逸续补》附《吕忱小传》,出自清代方志,记其生平行历之大略,其为可考者非一,本文钩稽古籍,试为推正。
- 萧惠兰
- 关键词:晋代文字学家《字林》生平清代
- 《字林》应用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 2003年
- 萧惠兰
- “字典”出处新探被引量:1
- 2003年
- 中国古代字典一般称为字书 ,“字典”名称的出现远在其后 ,而“字典”作为按一定体式编排、解释汉字形音义专书的通名行于世 ,更为晚近。关于“字典”的来源与出处 ,以前学界倾向于《康熙字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专家学者将“字典”名称的源起上溯至唐。笔者认为 ,新见解打破陈说 ,富有启发性 ,但还缺乏确据 。
- 萧惠兰
- 关键词:字书
- 浅谈辞书对姓氏“萧”的处理
- 2000年
- 萧惠兰
- 关键词:用字简化字辞书异体字简化汉字
- 《古代汉语》注释考辨
- 2000年
- 语文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出版、一九九五年第六次印刷本《古代汉语》,词语注释注音或以俗读替代规范读音,或于多音之中误以他音代此音,或以偏旁读音代该字词本来读音等等;释义亦有失检之处,要其类例,一对词的固有意义与上下文中具体意义的关系把握不准,二对词义引申还是通假分辨不清,三对古代字形讹变未有觉察,四对古代文化常识偶有混淆等等。为丰富学员阅读,并给教材编写者提供教学反馈,本文试逐一辩证。
- 萧惠兰
- 张自烈著《正字通》新证被引量:8
- 2003年
- 《正字通》是明清之际具有深刻社会影响的一部字书,在汉语言文字学的范畴内有特别的研究价值。该书的著者究竟是谁,曾经是清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迷案,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明清汉语、汉字学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长久以来,国内外学者以极大的兴趣参与了论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正字通》本应为张自烈所著,实际上已为古今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但结论尚未铁定于一。笔者因此展开延伸性研究,本文叙论近期的新发现,为破解迷案提供关键性的新证据。
- 萧惠兰
- 关键词:《正字通》著者延伸性
- 契丹创名研究的新发现被引量:1
- 2003年
-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她曾建立了辽王朝。辽朝建立以前的契丹历史,史书记载或阙或略。由于史料不足,以至契丹族的创名,古籍中异说并存,成为辽史研究的纷歧问题。笔者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字学领域,运用现代词典学理论,由字典辞书作者的时代推阐其所收单个字词指称对象的客观世界,发掘新的文献资料,为契丹创名再作考辨。
- 萧惠兰
- 关键词:考辨
- “字典”出处新探
- 2003年
- 中国古代字典一般称为字书,“字典”名称的出现远在其后,而“字典”作为按一定体式编排、解释汉字形音义专书的通名行于世,更为晚近。关于“字典”的来源与出处,以前学界倾向于源出《康熙字典》,20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推出新的见解,将“字典”名称的源起上溯至唐。笔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证,认为“字典”可能为唐朝张戬《文字典说》之简称,或另有其说。
- 萧惠兰
- 关键词:出处《一切经音义》
- 《字汇》再评价被引量:7
- 2002年
- 自我国第一部汉字学史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汉字学史以及相邻学科的有关专著都极为推重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把它当作部首笔画编纂法的创制之作。在任何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有一个方法是基本的,那就是在充分占有材料基础上的联系分析法,笔者注重文献资料的系统搜寻与比照研究,得到新的发现,真正部首编纂法的创制之作不是《字汇》,而是明代都俞的《类纂古文字考》。本文因此叙论部首笔画法的形成与发展,重新对《字汇》给出合乎客观的评价。
- 萧惠兰
- 关键词:《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