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锋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miR)-18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2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82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癌胚抗原(CEA)水平无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为0.809~0.815,miR-182水平界值为1.623,灵敏度为86.34%,特异度为77.16%。miR-182低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者(P=0.009)。结论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2水平升高,miR-182水平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
- 蒋华锋沈毅薛露
- 关键词:结直肠癌聚合酶链反应预后
- Pax8-PPARγ1与甲状腺滤泡状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2%。其中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0% ̄30%。在相当一部分甲状腺滤泡状癌中存在染色体t(2;3)(q13;p25)易位,形成融合基因Pax8-PPARγ1。文章综述该融合基因在致癌机制、与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蒋华锋赵文和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EGFR
- 生物反馈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观察生物反馈疗法对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临床疗效,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我院2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出现LARS的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并检测其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每天排便次数和排便自控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均明显提高[(33.15±1.46)mmHgvs(39.70±1.95)mmHg,(60.05±3.52)mmHgvs(68.70±1.84)mmHg,P〈0.01],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减少[(13.25±2.12)次/dVS(4.65±1.18)次/d,P〈0.01],大便自控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结果表明,生物反馈治疗直肠癌LARS疗效确切。
- 陈洪亮王奇章利蒋华锋应晓江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生物反馈疗法
- 大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析大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与淋巴管密度(LVD)、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治疗的79例大肠癌患者资料,其中52例直肠癌患者,27例结肠癌患者。分析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LVD计数的关系、MVD和LVD与大肠癌内VEGF-A表达的关系以及MVD与LVD的关系。结果正常组织内的LVD明显低于大肠癌组织;LVD与淋巴管内癌栓关系密切(P<0.05),而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肿瘤组织内VEGF-A表达与MVD(CD34计数)关系密切(P<0.05),与LVD(podoplanin计数)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内的LVD明显低于MVD(P<0.01),但是LVD计数与MVD计数无关(P>0.05)。结论淋巴管的形成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淋巴管形成与微血管形成可能是互相独立的两个过程;大肠癌组织内VEGF-A可以对微血管的形成起诱导作用,但其与淋巴管形成无显著关系;大肠癌中LVD值明显低于MVD,但两者关系不明显。
- 蒋华锋应晓江陈洪亮王晓燕
- 关键词: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淋巴管密度微血管密度
- 升血汤联合Xelox方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免疫功能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升血汤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以及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升血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KP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WBC、RBC以及Hb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所下降,观察组[(4.23±0.37)× 10~9·L^(-1)、(3.89±0.48)×10^(12)·L^(-1)、(98.56±5.98)g·L^(-1)]高于对照组[(3.02±0.69)× 10~9·L^(-1)、(2.05±0.18)×10^(12)·L^(-1)、(88.12±15.12)g·L^(-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_4^+、CD_8^+、CD_4^+/CD_8^+指标都有所下降,观察组[23.45±5.12、18.78±3.12、(1.02±0.15)%]低于对照组[26.45±6.45、21.45±2.78、(1.43±0.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都有所提高,观察组(85.56±12.59分)高于对照组(80.41±14.7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6.3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升血汤联合Xelox方案能够有效的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血常规,提高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 陈洪亮蒋华锋
- 关键词:升血汤XELOX方案免疫功能结肠癌
- 地奥司明片内服对改良肛裂切除术后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地奥司明片内服对改良肛裂切除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且行改良肛裂切除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术后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奥司明片治疗,2组共治疗7d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创面疼痛程度、创面宽度及创面愈合状况,采血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比较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2组创面疼痛程度、创面宽度及创面愈合评分均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创面疼痛程度、创面宽度及创面愈合评分较低,血清TNF-α、IFN-γ、IL-6含量较低,平均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及祛腐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1.8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病例脱落现象,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奥司明片内服对改良肛裂切除术后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降低炎症指标,缓解疼痛状况。
- 蒋华锋应晓江陈洪亮
- 关键词:地奥司明片术后疼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