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艳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活性剂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混合表面活性...
  • 2篇胶束
  • 2篇NMR
  • 1篇英文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液
  • 1篇临界胶束浓度
  • 1篇混合胶束
  • 1篇核磁
  • 1篇核磁共振
  • 1篇核磁共振研究
  • 1篇NMR研究
  • 1篇NOESY
  • 1篇SDS
  • 1篇TX-100
  • 1篇磁共振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蒋艳
  • 3篇毛诗珍
  • 3篇刘买利
  • 3篇崔晓红
  • 2篇杨春升
  • 2篇杜有如
  • 2篇卢星宇
  • 1篇袁汉珍

传媒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胶束形状随浓度转变的核磁共振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09年
运用核磁共振一维氢谱和自扩散实验方法研究了聚乙烯乙二醇异辛酚醚(TX-1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在重水溶液中的胶束形状转变,发现它们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的各自相应浓度都有胶束形状的变化(由球状转变为椭球状或棒状).在常温常压和没有其他添加剂的情况下,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高于其临界胶束浓度时,球状胶束开始形成.核磁共振一维氢谱和自扩散实验的结果显示,当溶液浓度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化学位移和自扩散系数的变化速率都有明显的转折,这说明溶液中球状胶束开始发生转变.进一步通过仔细分析对比核磁共振一维氢谱中各基团谱峰,发现表面活性剂胶束亲水表面上的质子的化学位移变化速率要远高于其疏水内核中的质子,据此推测胶束形状很可能由球状转变为椭球状或棒状.
卢星宇蒋艳崔晓红毛诗珍刘买利杜有如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核磁共振
混合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机理
崔晓红杜有如蒋艳杨春升卢星宇陈洪毛诗珍刘买利袁汉珍罗平亚
关键词:混合表面活性剂胶束NMRNOESY
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交换动力学的相互影响的研究
通过1H NMR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两个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混合后的交换动力学:离子/非离子型混合体系(12-2-12/TX-100,14-2-14/TX-100,SDS/TX-100,14-2-14/Brij-35),...
蒋艳陈洪毛诗珍刘买利罗平亚杜有如
表面活性剂SDS/TX-100混合体系的NMR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用NMR测量了不同比例的SDS/TX-100混合溶液中质子化学位移,结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两态交换模型,分析了质子化学位移随浓度的变化趋势,求出了不同比例混合溶液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各自的临界胶束浓度及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依据理想混合溶液理论,预测了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计算了溶液中SDS与TX-100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和SDS在混合胶束中的摩尔分数.根据所得参数讨论了混合胶束的形成过程.利用文中和文献中混合体系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协同作用理论改进前后的适用性,表明改进后的协同作用理论完善一些.
杨春升崔晓红蒋艳毛诗珍刘买利
关键词:混合胶束临界胶束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