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菊芳

作品数:26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玉米
  • 7篇石羊河流域
  • 7篇水分
  • 7篇气候
  • 7篇流域
  • 7篇河流域
  • 7篇春玉
  • 7篇春玉米
  • 4篇农作
  • 4篇农作物
  • 4篇气象
  • 4篇作物
  • 4篇干旱
  • 3篇植物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小麦
  • 3篇胁迫
  • 3篇利用效率

机构

  • 26篇中国气象局兰...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西北区域气候...

作者

  • 26篇蒋菊芳
  • 9篇王鹤龄
  • 5篇王润元
  • 3篇景元书
  • 2篇齐月
  • 2篇张凯
  • 1篇韩涛
  • 1篇赵福年
  • 1篇邓振镛
  • 1篇赵鸿
  • 1篇丁文魁
  • 1篇李英

传媒

  • 11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干旱气象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Meteor...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威市霜冻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减少霜冻造成的损失,笔者以1961—2015年武威市各县(区)霜冻和农作物生育及产量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霜冻特征及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结果表明:(1)55年来武威市各县(区)初霜日推迟17~23天,终霜日提前20~29天,无霜期延长天数达39~48天;变异系数:无霜期>终霜日>初霜日;(2)终霜日60年代到90年代多为正距平,21世纪以来多为负距平;而初霜日和无霜期60年代到90年代多为负距平,21世纪以来为正距平;60、70年代距平变幅较大;(3)从霜冻出现时平均地面最低气温看,发生重霜冻害概率民勤9%,凉州2%;发生中霜冻害概率民勤7%,凉州7%,古浪2%;而发生轻霜冻害概率民勤84%,凉州91%,古浪98%;(4)霜冻对喜温作物春玉米的影响明显大于春小麦,且春玉米三叶—七叶期是霜冻危害最敏感的时期,初霜日越早、无霜期越短,春小麦、春玉米和粮食作物易受早霜冻害影响产量;而终霜日越晚,农作物遭受晚霜冻害风险提高。
蒋菊芳王鹤龄王鹤龄魏育国杨梅
关键词:霜冻农作物
河西地区高温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2023年
根据河西地区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内>30℃日最高气温的积温(AT)和>30℃日最高气温天数(AD)的变化特征,采用气候趋向率、Mann-Kendall检测、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河西地区极端高温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52—2021年河西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温显著上升,第二生长阶段(花前花后20天)日最高气温明显大于其他生育期,春玉米全生育期、第一生长阶段(播种到开花前11天)、第二生长阶段和第三生长阶段(开花后11天到成熟)日最高气温的气候趋向率分别为0.17、0.19、0.19、0.10℃/10a。近70年河西地区春玉米全生育期AT和AD极显著增加,第一生长阶段AT和AD的增加趋势明显大于第二生长阶段和第三生长阶段。河西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极端高温对春玉米果穗、茎秆有一定不利影响,但对春玉米产量有极显著的正效应(P<0.01),其中第一生长阶段的极端高温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更显著。河西地区的春玉米品种对第二生长阶段的长期高温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而且该地区雨热同期且春玉米种植区大部分为灌溉农业区,极端高温引起的土壤水分蒸发和植株冠层温度升高通过降雨和灌溉被降低,从而减轻了高温对春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杨华蒋菊芳丁文魁程倩张金丹徐玉凤
关键词:极端高温春玉米
持续高温干旱胁迫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究高温和干旱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春玉米‘科河28号’为材料,设置正常灌溉、持续干旱和持续高温3种处理,探求干旱区高温干旱发生发展过程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持续高温处理下,春玉米苗期缩短9~13天,穗期生育间隔延长6~12天,花粒期不完整;而持续干旱处理,春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延长3~8天,无法正常灌浆成熟。(2)持续高温处理,春玉米前期生长快,抽雄后高度不再增加;而持续干旱处理,春玉米生长缓慢,拔节期之后植株高度显著偏小;持续高温和干旱处理,单株总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拔节期之后均较对照偏小。(3)干物质分配率在持续高温处理中呈现茎>叶片>叶鞘,在持续干旱处理中呈现叶片>茎>叶鞘,穗很小,造成经济产出少,而在对照处理中呈现穗>茎>叶片>叶鞘。(4)持续高温和干旱处理下含水率呈现叶鞘>茎>叶片。受高温和干旱胁迫,产量不保时,抽雄期进行粮转饲较合适。本研究可以为科学抗旱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蒋菊芳杨华胡文青魏育国
关键词:持续高温持续干旱春玉米
1950—2011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气候和农业水资源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揭示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用水矛盾的根源,利用1950—2011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人类活动、径流量和气象观测资料,比较气候变化过程中流域中、下游绿洲化推进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石羊河流域8条河流合成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中游降水变化倾向率为5.1 mm/10年大于下游2.5 mm/10年,下游年蒸发量却以11.6 mm/10年的速度增加,且流域中、下游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P<0.001),60年间气温分别升高了1.8和1.9℃,地表可利用农业水资源减少。中游人口以9.95万人/10年(P<0.001)快速增长是下游的5.5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倾向率中游0.119 hm2/10年(P<0.001)大于下游0.036 hm2/10年(P<0.01),但保灌面积增加速度下游0.637万hm2/10年(P<0.01)大于中游0.451万hm2/10年(P<0.01),机井数量增速下游1867.6口/10年(P<0.01)大于中游884.3口/10年(P<0.001),人类过快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直接影响了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随着气温持续升高、蒸发加剧、降水微弱增加和河流来水减少,保灌面积和机井数量迅速增加,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导致研究区出现农业向生态争水,中游向下游争水的恶性局面,这也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同时影响的结果。
蒋菊芳魏育国刘明春丁文魁李英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气候农业水资源
石羊河流域玉米棉铃虫发生气象条件分析预测被引量:5
2009年
为深入了解石羊河流域玉米田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和准确预测其危害特征,以石羊河流域1999-2007年玉米田棉铃虫和气象资料为基础,运用膨化相关S、PSS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方差分析,分析、模拟了气象因子与卵始见期、卵高峰持续期、高峰期百穗卵量关系和预测模型,模型回代检验效果较好。结果表明:棉铃虫累计百株卵量增长动态符合典型的“S”生长曲线,Nt=206.8536/1+e^3.8130-0.3703t,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减速增长。棉铃虫卵始见期与光热因子呈负相关,与风、水分因子呈正相关;高峰期百穗卵量与此恰恰相反。热量多、气温高使棉铃虫的繁殖力和生存力提高,棉铃虫卵出现早、年发生程度重。棉铃虫卵期、蛹期相对干旱利于卵的羽化,使卵出现早、卵量增加。
蒋菊芳魏育国刘明春
关键词:棉铃虫玉米田气象条件石羊河流域
祁连山河灌区春玉米对不同干旱年景模拟响应
2020年
通过模拟祁连山河灌区几种典型干旱年景,设计轻度、中度、重度干旱年景和对照4种试验处理,为提高河灌区有限水资源利用率、科学调水、适时灌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在相同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轻度、中度干旱使春玉米叶片Gs和Ci降低,从而导致Pn降低,属于气孔限制,复水可恢复;而重度干旱虽然Ci相对升高但Pn和Gs却显著降低,属于非气孔限制,影响不可逆转。(2)随干旱程度加重,植株叶面积、有效叶片数和株高呈阶梯式递减,来适应土壤水分的持续减少。(3)随干旱程度加重,春玉米植株干物质分配表现为轻度干旱向果穗转运,中度干旱向茎和叶鞘转运,重度干旱向叶鞘转运。(4)随干旱程度加重,产量因素依次递减,百粒质量和单株籽粒质量显著减小,最终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表明从春玉米生理和形态指标即可捕捉到早期受旱情况,轻旱年对春玉米生育和产量影响小,中旱年影响较大,须调水补灌,重旱年影响严重,须提前补灌。
蒋菊芳蒋菊芳张凯赵鸿丁文魁
关键词:春玉米河灌区
近十年气温和降水对荒漠植物梭梭、刺蓬物候期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基于甘肃省武威市农试站对梭梭和刺蓬的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SPSS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和方差分析,建立了关键物候期的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荒漠区近十年气温略下降、降水增加,梭梭物候期较稳定,各物候期最早最晚出现日期相差达14~26天。刺蓬的物候期变化较大,各物候期最早最晚出现日期相差达40~142天,刺蓬物候期对气候变化更敏感。(2)梭梭返青期、展叶期、新枝形成期、开花期和黄枯期年际变化倾向率为1.1~5.3d/10a,近十年物候期略有推迟;刺蓬返青期、花序形成期、开花期和黄枯期年际变化倾向率为10.8~17.3d/10a,近十年物候期推迟,变率较大。(3)梭梭春季萌动期缩短,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延长。刺蓬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却延长。分析≥0℃积温、累计降水对荒漠植物的影响,梭梭是喜温耐旱植物;而刺蓬受降水影响大。(4)气温与梭梭物候期多为显著负相关,春季气温越高,梭梭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气温越高,秋季物候期推迟。3~6月降水与梭梭物候期多为显著正相关,降水量越多,梭梭物候越迟。而气温与刺蓬物候呈显著正相关,温度越高,物候期越迟;水分条件适宜刺蓬物候期才会出现,高温干旱不利于刺蓬生长。
蒋菊芳梁从虎杨华张宇林丁文魁杨永龙
关键词:物候期梭梭气温降水
祁连山高海拔雨养农业区油菜、小麦光合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作物生长旺盛期,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祁连山高海拔雨养农业区环境因子和油菜、小麦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比较了油菜、小麦及低海拔地区作物光合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而空气湿度呈"S"型日变化曲线,大气CO2浓度为早晚较低,下午高。油菜和小麦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且上午光合速率高于下午。油菜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小麦的蒸腾速率却呈单峰型曲线。气孔导度日变化大体呈"S"型曲线。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空气湿度是气孔导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大气CO2浓度与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蒋菊芳魏育国王润元王鹤龄
关键词:光合特性油菜小麦
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生育期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
2014年
为给春小麦安全生产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气温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线性倾向率为0.383℃·10a-1。降水量增加幅度很小,限制了蒸发强烈的干旱区的热量资源增加所能发挥的作用。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小麦春季发育期三叶期和拔节期每10a提前0.2~1.5d;夏季各生育期提前显著,抽穗期至成熟期提前0.9~4.1d·10a-1(P〈0.05);营养生长期和过渡期缩短2.2~3.4d·10a-1(P〈0.05),生殖生长期延长2.3d·10a-1(P〈0.01)。气温升高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正效应(R=0.761,P〈0.001),气温每升高1℃,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4~0.33kg·hm-2·mm-1。而降水量与灌溉区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P&gt;0.05),降水量每减少1mm,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0.12~0.41kg·hm-2·mm-1。日照时数的增加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R=0.519,P〈0.01),日照时数每增加10h,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17~0.26kg·hm-2·mm-1。
蒋菊芳景元书魏育国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春小麦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
石羊河流域气候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基于石羊河流域气象站近35年气象和主要农作物种植资料,探讨流域农业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水文变化及其对作物布局、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0℃、≥10℃积温增加线性倾向率中北部大于南部,热量资源增加明显。年降水量以4.719mm/10a线性倾向率在增加,而年径流量以0.274亿m3/10a的速率在减少。气候生产力以134.62kg/(hm2·10a)的速率增加。春末夏初旱局部增加明显,无霜期延长,沙尘暴减少显著,大风南部增加、中北部减少。农业气候变化使春小麦种植区域向海拔较高区推进,播种期提前,生育期缩短,对产量形成不利,而对喜温作物玉米、棉花和酿酒葡萄等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
蒋菊芳魏育国刘明春郭丽梅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农作物农业气象灾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