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
- 作品数:124 被引量:1,088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基于理论与数据驱动融合的冲击地压风险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理论与数据驱动融合的冲击地压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评估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各网格节点赋值,确定初始应力集中系数;获得理论驱动模型下各网格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值;引入震动...
- 蔡武陆强巩思园曹安业朱旭明马祥窦林名
- 一种钻孔应力分布参数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应力分布参数识别方法,属于煤矿安全开采工程技术领域。首先对采集到的钻孔应力预处理,消除异常跳跃应力;然后识别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力深度;估算钻孔原岩应力水平;最后计算钻孔弹性核边界和弹性核抵抗线,获得钻孔...
- 李许伟李小林蔡武窦林名曹安业盛世杰黄瑞王翔宇张德兵张润兵
- 临近断层构造带不规则工作面开采诱冲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针对临近断层构造带不规则工作面开采期间容易诱发严重冲击地压显现难题,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矿压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7447不规则工作面回采期间覆岩破断特征及其诱冲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静载作用下宽工作面段较窄工作面段的巷道更容易发生破坏,且临近断层构造带侧的运输平巷相较于轨道平巷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宽工作面段较窄工作面段更易在采空区上方形成破坏高度更大的梯形体结构,此时覆岩中厚硬关键层发生破断而形成剧烈动载扰动。现场支架工作阻力随工作面回采推进距离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不规则工作面开采诱冲机制,为具有类似工程背景的冲击地压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李士栋杨增强杨增强孔震袁腾飞周广飞蔡武
- 关键词:冲击地压不规则工作面数值模拟偏应力
- 空间梯度应力再造装置、方法及煤岩力学特性实验方法
- 一种空间梯度应力再造装置、方法及煤岩力学特性实验方法。多个平行的驱动轴依次间隔反向布置在箱体两侧,驱动轴上有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斜面。载荷输出轴的上端接触驱动轴上的斜面、下端连接加载块形成载荷加载点。空间阵列布置的载荷输...
- 王桂峰黄炳香金峰窦林名蔡武袁晓园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CT反演分辨率和效率的自适应不等间距网格划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CT反演分辨率和效率的自适应不等间距网格划分方法,属于煤矿开采和煤矿安全技术领域。首先利用被动CT反演台站采集矿震信号,利用矿震信号计算区域内矿震震源分布的协方差矩阵C,根据协方差矩阵C确定标准置信椭...
- 巩思园窦林名李静夏双王桂峰蔡武刘震
- 文献传递
- 基于受载煤岩体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声发射能量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受载煤岩体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声发射能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受载煤岩体全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变形能U<Sub>ε</Sub>;步骤(2),遍历变形能U<Sub>ε</Sub>曲线,每隔一定时间...
- 蔡武窦林名鞠杨杨胜强
- 文献传递
- 基于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煤层冲击倾向性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针对目前国内煤层冲击倾向性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煤岩应变强度理论、煤岩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随机统计分布的假设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采用单轴压缩下煤岩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用最优化方法确定该模型的关键参数,同时分析了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而给出了冲击能指数和弹性能指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最大损伤速率和反应动态破坏时间的动态损伤应变新指标。数值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化方法确定该模型参数能更好地拟合煤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修正后与新提出的冲击倾向性指标理论计算方法合理可行,物理意义明确,能很好地反映煤层的冲击倾向性,为深入研究煤层冲击倾向性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蔡武窦林名韩荣军张国华李许伟
- 关键词:单轴压缩煤岩
- 一种巷道抗震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及安全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抗震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及安全预测方法,步骤1、通过井下所有爆破微震数据确定巷道可抵抗的最小矿震能量E<Sub>min</Sub>;步骤2、根据震动波在岩体中的传播衰减规律计算预计可发生最大矿震能量E<S...
- 蔡武邱远舰周涛周广飞陆强王桂峰巩思园曹安业窦林名
- 文献传递
- 国内外煤层气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被引量:32
- 2009年
- 煤层气(瓦斯)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作危害煤矿安全的有害气体,然而随着近年来爆发的能源危机,人们对煤层气的认识也逐渐改变。
- 司光耀蔡武张强
- 关键词:煤层气
- 回采速度对坚硬顶板运动释放能量的影响机制被引量:29
- 2019年
- 坚硬顶板破断释放的弹性能是冲击矿压的主要能量源之一,针对回采速度对坚硬顶板破断释放能量的影响机制,运用理论分析结合现场监测手段,对垮落带内的顶板悬臂梁结构,建立了基于弹性地基假设的三角增压载荷悬臂梁模型,推导得到回采速度控制下顶板梁的下沉量、弯矩及弯曲弹性能密度的解析解。对距煤层较近的低位未触矸破断式砌体梁结构,建立回采速度影响下的回转角与破断步距及破断释放能量的解析式,并进行讨论得到结论:加快回采速度使顶板悬臂梁的悬臂长度L和峰值应力集中系数a增加,使峰值距煤壁位置x0减小,3者均能造成顶板弯曲变形能增大,释放弹性能增加,且悬臂长度L和应力集中系数a影响效果更为明显;高速回采造成采空区充填程度低,促使关键块B的回转角增大,造成关键块A的破断步距增大,破断释放的能量也大幅增加,甚至促使原本为低位未触矸破断的砌体梁结构变为高位悬臂梁结构,其破断释放的弹性能更大,大能量矿震产生的动载易叠加高静载煤体诱发冲击,同时使超前段顶煤支护失效,造成冒顶事故;通过对关键层及围岩结构的判别,证实了两种坚硬顶板的破断模式,且微震监测表明坚硬顶板破断释放大能量矿震与回采速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并得到坚硬顶板条件大采高工作面临界回采速度为4 m/d,科学指导了胡家河矿的开采强度优化。
- 冯龙飞窦林名王晓东靳德武蔡武许刚刚焦彪
- 关键词:冲击矿压悬臂梁砌体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