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应
- 作品数:3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第五讲:结构经济 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一支柱
- 1985年
- 生产力经济学的任务是在认识生产力系统内部构成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揭示其发展运动规律,为人们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提供一种理论指导。人们遵循生产力发展运动规律去影响和改造原有的生产力系统,设计和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产力系统,这一活动就是生产力系统工程。
- 薛永应
- 关键词:生产力结构生产力经济学劳动力素质生产力系统社会生产
- 贵州应打“夜郎牌”
- <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旅游作为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活动,越来越带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无论中国或是世界,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物质的丰富,人们带着“回归自然”的渴望,开始寻找不同于其生活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
- 薛永应
- 文献传递
- 第三讲:一个新颖的观点 生产力是一个系统
- 1985年
- 社会生产力是特定生产力因素在特定关联方式下形成的有机总体,即系统。 一、结构功能不同的四类因素 在生产力系统的形成上,诸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生产力因素按其结构功能分为四类: (一)载荷型因素,亦称实体性因素。
- 薛永应
- 关键词:生产力系统生产力因素生产力结构劳动者社会生产力
- 我国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回顾和展望
- 1993年
- 本文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与发展进程中的十大转变,分析了当前生产力运行中的十大问题,并提出了九十年代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十大对策。文章对于我们了解十多年改革开放中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就和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是很有意义的。本刊特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 薛永应张德霖
- 关键词:生产力
- 第八讲:时序经济 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四支柱
- 1986年
- 时序经济理论,不仅在整个经济学中,就是在新兴的生产力经济学中,都是发展较晚、基础较弱的部分。它把社会生产力的构成理论推向了质态、量态、空间、时间这个四维系统的新高度,把现实的生产力系统工程置于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结局与过程相统一的科学基础上,因而它不仅在范畴体系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建设实践中也有重大作用。
- 薛永应
- 关键词: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经济学生产力因素自然时间经济时间时序经济
- 第二讲:一个古老的论题 生产力到底有哪些因素被引量:1
- 1985年
- 生产力到底有哪些因素?这确实是一个古老的论题。苏联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在五十年代,都进行过热烈的争论。这种争论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涉及科学的生产力观的建立。另外,生产力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细胞形态,因此,生产力因素又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 薛永应
- 关键词:生产力因素生产力系统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经济学生产力观
- 人类生产力的第三高度:“绿色生产力”被引量:15
- 2002年
- 薛永应
- 关键词:系统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 二十一世纪──还西部一个黄金时代
- 1996年
- 薛永应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三大经济地带文化素质劳动力素质
- “欠发达、欠开发”的经济学解读
- 2006年
- 薛永应
- 关键词:欠发达经济学
- 经济结构学的方法论问题被引量:1
- 1981年
- 本文认为,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各要素在一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下结成的有机体。经济结构是由许多因素、许多层次组成的,因此,研究经济结构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对经济结构进行分解(分类)。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是产业结构。目前在对产业结构的三种分类方法中,"两部类划分法"是最科学的,但实行中有许多困难;"三产业划分法"有一定价值,但失之粗糙;"农轻重划分法"便于实行,但假定性很大。因此,可以吸取三种方法的优点,采用"两部类标准系数划分法"。本文主张在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之后,必须赋予它以科学的和精确的数量表现,运用数学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说明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
- 薛永应
- 关键词:经济结构学产业结构经济系统方法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