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病毒性皮肤疣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03年
- 杜承权薛筑云刘国红
- 关键词:扁平疣寻常疣卡介菌多糖核酸
- 长期口服雷公藤继发白血病一例被引量:4
- 1998年
- 薛筑云黄晋文张建富
- 关键词:白血病雷公藤病因
-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附1例报告)
- 1999年
- 陈伟贤薛筑云
- 关键词:唇炎淋巴瘤病理MRS
-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中性粒细胞超微结构和MPO的定量研究
- 1993年
- 本文报道了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周围血多形核白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并对其中10个家系成员2—3代作了同样的研究和50例中性白细胞颗粒作了定量的研究。结果提示:正常人每个中性粒细胞内异常颗粒占颗粒的总平均数的3%(76.8/2741.9)而患者组占42%(1192.1/2875.2),两者差异极为显著(x^2=1199.6、P<0.01)。异常颗粒主要表现为颗粒电子密度降低、呈异质性、有的颗粒含絮状内容、严重者全部颗粒呈空泡化,几乎充满胞浆。部分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内高尔基、内质网发达。其家系患者有的未发现有临床症状的家系2—3代成员也有类似的患者周围血多形核白细胞的改变。
- 程宝庚薛筑云周丽玲吕湘琴刘志军余美玲
- 关键词:变态反应病中性粒细胞超微结构
- 强脉冲光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及其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照射对培养状态下的人成纤维细胞形态、增殖活性以及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l(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由健康人皮肤标本中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用一定剂量IPL分别照射后进行培养,光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变化,MTY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MMP-1及MMP-2水平。结果成纤维细胞经IPL照射后形态无明显改变;能量密度为18,29,35 J/cm^2的IPL均可明显提高成纤维细胞活性,但无剂量依赖性。IPL照射后成纤维细胞MMP-1及MMP-2分泌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IPL照射能增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
- 许阳吴迪骆丹陈斌薛筑云
- 关键词:强脉冲光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 干燥综合征并发反应性浆细胞增生症被引量:1
- 2007年
- 报告1例伴反应性浆细胞增生症及全血细胞减少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女,53岁。口、眼干燥3个月。实验室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抗SSA/SSB抗体阳性,双侧泪流量2mm/5min,角膜荧光染色阳性,下唇黏膜活检示涎腺间质内见多灶淋巴细胞浸润,骨髓活检示浆细胞比例增高,偶见幼稚浆细胞。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并发反应性浆细胞增生症。
- 侯麦花卢新政范卫新刘莉萍薛筑云骆丹朱文元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被引量:6
- 1998年
- 薛筑云孙蔚凌余美玲毕志刚
- 关键词:真菌病浅部真菌病药物疗法伊曲康唑
- 鲜威灵仙致重症接触性皮炎和全身性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18
- 2001年
- 患者女, 30岁,大面积外敷鲜威灵仙全草 10小时后,接触部发生红斑、大疱和灼痛伴心悸、胸闷等全身性不良反应,持续 6天,经治疗痊愈。斑贴试验证实鲜威灵仙全草系原发性刺激物。
- 薛筑云毕志刚雷铁池何怡王乃忠
- 关键词:威灵仙接触性皮炎药物不良反应
- 双侧带状疱疹1例
- 2009年
-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退休,因左侧头面部水疱、疼痛7天,右侧头部水疱、疼痛5天入院。7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乏力,于左侧头面部出现红斑、簇集性绿豆大水疱,呈带状分布,自觉针刺样疼痛,2天后右侧头部亦出现带状分布的红斑、簇集性绿豆大水疱,自觉针刺样疼痛,期间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未经处理,现水疱破裂结痂,疼痛加剧,遂来我院就治。
- 李俊松李霞周林骆丹薛筑云
- 关键词:双侧带状疱疹大水疱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头面部疼痛
-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病毒性皮肤疣疗效观察
- 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注射液治疗93例既往常规治疗无效的扁平疣和寻常疣患者,观察疗效和安全性。剂量为每次0.5mg,肌注,每周三次,共6周。结果:有效率63.7%,疗效较好。治疗中未出现不良反应。61例获痊...
- 薛筑云刘国红陈虹杜承权
-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扁平疣寻常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