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红云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文学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批评家
  • 2篇小说
  • 1篇当代文学史
  • 1篇当代中国文学
  • 1篇电影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小说
  • 1篇新历史主义
  • 1篇新历史主义小...
  • 1篇心灵
  • 1篇虚无
  • 1篇虚无感
  • 1篇叙事
  • 1篇学史
  • 1篇循环播放
  • 1篇语境
  • 1篇愿意

机构

  • 10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作者

  • 10篇薛红云
  • 1篇王士强
  • 1篇王秀梅

传媒

  • 2篇文艺争鸣
  • 2篇诗探索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小说评论
  • 1篇作家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们都是囚徒——读臧海英的诗歌《囚徒》
2016年
看到诗歌的题目,我猜想其内容应该是写一个人如何努力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然而读完全诗,却发现诗人写的是在当下社会中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想要逃离各种欲望的束缚而不得,甚至在逃离的过程中更加深陷生活之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囚徒。诗歌的起句不凡,与我对内容的猜测相反,它不是在写追求自由,而是写“如何做好一个囚徒”,这样新奇的开头甚至是“诗眼”,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继而眉头一皱,一连串问题不由得冒了出来:竟然还有人愿意做囚徒?而且还是主动去“做好”囚徒?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薛红云
关键词:诗眼法国电影循环播放西西弗斯
时间态度与文化认同——由南方狼说到“80后”
2012年
年轻一代写作者对待时间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认同,本文以"80后"诗人南方狼的诗歌写作为中心探讨这一问题。面对当今消费社会中文化的西化与虚无倾向,新一代的写作者确立怎样的时间态度,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认同,是决定其写作走向和价值的一个关键问题,南方狼的写作在这方面作出了有代表性的探索。
薛红云王士强
关键词:文化认同
根着何处——论苏伟贞《沉默之岛》中的认同焦虑被引量:2
2006年
苏伟贞是台湾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发表于1994年的《沉默之岛》因其内容的深刻性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用认同理论从性别、族群、国家三个方面来探讨这部小说所反映出的认同焦虑,并结合作家个人经历和台湾当时的社会语境分析产生这种认同焦虑的原因。这种认同焦虑在当今的台湾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薛红云
关键词:认同焦虑文学评论
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被引量:2
2022年
“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是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批评概念。它们虽然都有“新历史”,但命名各有侧重,“新历史”小说偏重新的历史题材、新的历史观念,“新历史主义”小说偏重新的历史理论,“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偏重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由于它们指认的文本有重合,所以研究者存在着概念并用、混用的情况,并产生了一些争论。本文拟在辨析这三个关键词的基础上把它们历史化,将之放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看这些批评概念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于后来的影响。
薛红云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新历史小说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社会文化语境
形象的抒情——评柏桦《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被引量:1
2014年
柏桦的《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之所以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撇开它仅仅因为题目便能够打动许多易感怀旧的心灵外,其诗歌的内容更是让人低吟萦怀,柏桦善于通过形象来抒情,而他抒发的个人性情感又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母题有着共通之处。
薛红云
关键词:抒情中国古典诗歌心灵母题
先锋实验与传统叙事的缠绕——评《酒国》
2016年
一莫言很少被贴上先锋作家的标签,《酒国》可以说是他在文本上的一次尝试。小说中出现了"莫言"本人的形象,这个"莫言"不但在创作暂名为《酒国》的小说,而且通过和酒国酿造大学的酒博士李一斗的通信谈论小说创作及当时文坛状况,最后禁不住金钱和美酒的诱惑还亲自到酒国去参加第一届猿酒节,和李一斗以及自己小说中的人物金刚钻、余一尺等人见面。通过这样的叙述,造成了一种真实性的效果。
薛红云
关键词:酒国先锋作家传统叙事酒城虚无感
先锋文学经典化与先锋批评的关系——从现代性视野出发被引量:1
2016年
在当代文学中,先锋作家、先锋文学主要是指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人和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作的带有极强形式实验色彩的小说。他们的创作在80年代和当时对于'纯文学'的追求非常合拍,因而受到当时批评界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年内——到90年代初,先锋作家的作品已经成为了当代文学中的经典。这个经典化过程在先锋小说诞生之初由上海的编辑和批评家开始,在90年代初由北京的批评家接续。两个城市批评家批评话语的不同显示出80年代到90年代批评的变化与分野。
薛红云
关键词:小说城市批评家当代文学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争鸣与反思——以批评主体的角度为观照点
2013年
1993年,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展开了一场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以王晓明为代表的批评家从捍卫"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当时以王朔、张艺谋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提出了尖锐的批判,由此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年之久的讨论。张颐武、陈晓明等人从后现代主义立场各自阐述了对"人文精神"的不同看法,孟繁华、洪子诚等人提出"新理想主义",而以陈思和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则更看重"人文精神"的实践。这些讨论彻底改变了文学批评界"一体化"的局面,当代文学批评开始转向文化研究,也真正进入一个众声喧哗的多元时代。但批评主体在这之后的学院化和体制化,也使得批评和研究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精神生态的恶化日趋严重的今天,知识分子自身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薛红云王秀梅
关键词:批评家分化
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双重标本——王蒙作品的海外传播与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王蒙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他集作家、知识分子、官员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著述涉猎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红楼梦》研究等多方面,又经历了建国后的各种政治和文化风波,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一面镜子,是研究当代中国文学、文化包括政治的一个绝佳的标本。由于王蒙的特殊经历和特殊身份,他的很多作品被翻译到国外,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薛红云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文化研究标本《红楼梦》研究当代文学史
“现实主义冲击波”:批评的分歧、错位与匮乏
2023年
“现实主义冲击波”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批反映国企和乡镇生存困境的作品,主要包括刘醒龙的《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菩提醉了》,何申的《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谈歌的《大厂》《大厂续篇》《车间》,关仁山的《大雪无乡》《九月还乡》等。这批作品主要发表在1995—1997年的《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小说选刊》等主流媒体刊物上,围绕着它们的批评也主要集中在1996—1998年。
薛红云
关键词:现实主义冲击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