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黎明 作品数:37 被引量:123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用于组织样本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研究的样品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组织样本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研究的样品提取方法,取微量组织样本于预先加入预冻的甲醇‑水溶液中,经低温珠撞匀浆后,离心取上清液用于代谢组学研究,组织残渣加入预冻叔丁基甲醚,再次匀浆离心后用于脂质组学研究。本... 卢大胜 汪国权 周志俊 薛黎明 冯超 金玉娥 邱歆磊 林元杰 徐骞 乐孙阳文献传递 氟咯草酮对肝细胞BRL-3A的毒性作用 2021年 [背景]氟咯草酮(FL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动物毒理研究发现FLC具有潜在肝毒性,但对FLC暴露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十分有限。[目的]探索FLC对大鼠肝细胞BRL-3A的毒性作用和潜在毒性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考察0.1、1、10、100μmol·L^(-1) FLC染毒24 h后对BRL-3A肝细胞活性的影响,确定后续试验染毒浓度为1、10、100μmol·L^(-1)。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肝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的死亡率及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环氧合酶-3(Cox3)、凋亡促进因子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对于对照组:1、10、100μmol·L^(-1)浓度FLC染毒肝细胞BRL-3A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1.4±4.2)%、(73.5±13.1)%和(66.7±5.5)%(均P <0.05);10μmol·L^(-1)染毒细胞内ROS水平增高至(126.2±12.4)%(P <0.05);1-100μmol·L^(-1)的FLC染毒后SOD2的mRNA表达降低至(29.8±2.1)%、(25.5±2.2)%和(6.6±0.4)%,而GSH-Px的mRNA表达降低至(63.6±4.2)%,(49.9±4.1)%和(26.5±2.1)%(P <0.001);10、100μmol·L^(-1)浓度FLC分别促进细胞凋亡率达(2.2±0.1)、(12.5±0.8)倍,Bax的蛋白表达增高至(1.2±0.1)、(1.4±0.1)倍(P <0.001),Bcl-2的蛋白表达降低至(41.6±4.0)%和(41.9±3.2)%(P <0.001),Bcl-2/Bax值降低至(35.2±4.0)%和(30.9±3.1)%(P <0.001),同时Cox-3的蛋白表达下调至(84.1±8.0)%和(54.2±4.2)%。[结论]FLC对肝细胞BRL-3A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毒性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发肝细胞氧化损伤,进而促使细胞凋亡。 薛黎明 徐佳乐 冯超 邱歆磊 林元杰 徐骞 周志俊 卢大胜 汪国权关键词:肝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细胞毒性 全氟化合物暴露对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全球热点关注的持久性新型有机污染物。PFASs可通过饮水、食物、大气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暴露进入人体,在体内持久性蓄积从而引发多种毒性效应。目前,PFASs的骨毒性并未引起重视。研究认为,PFASs的暴露和蓄积对人体骨健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阻碍婴幼儿和青少年骨骼健康发育,加剧老年人骨丢失和骨折的发生。本文综述了PFASs的暴露浓度对人体骨密度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PFASs是对骨的毒性机制,以期为揭示PFASs暴露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和毒性机制提供参考。 薛黎明 陆雯源 徐佳乐 金玉娥 卢大胜 汪国权关键词:全氟化合物 骨健康 骨密度 亲水作用色谱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蔬菜水果中8种高极性农药残留 被引量:7 2022年 [背景]高极性农药在我国的产量和用量均占世界第一,需要一个速度快、通量大、准确度高的方法来测定食品中该类农药残留。[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建立蔬菜水果中8种高极性农药(矮壮素、百草枯、野燕枯、灭蝇胺、霜霉威、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和草铵膦)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多种类型亲水作用色谱柱及对流动相p H值和缓冲液浓度的优化,实现8种农药有效色谱保留和分离。基于色谱条件下高极性农药的质谱优化,建立目标物的多反应监测(MRM)通道。在样品前处理中对基质含水量、提取溶剂、净化方式进行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的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以加标回收率评价方法的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评价方法的精密度。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57件市售蔬菜水果样本的检测,考察方法的适应性和了解高极性农药的残留状况。[结果]对电喷雾源正离子模式(ESI^(+))检测,选择Sielc Obelisc R为色谱柱,20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pH=3±0.05)和乙腈做流动相;对电喷雾源负离子模式(ESI^(-))检测,选择Shodex Asahipak NH2P-502D为色谱柱,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pH=11±0.05)和乙腈做流动相,可以获得较好的色谱分离和峰形;在对样品含水量标化,以2%酸化甲醇为提取溶剂,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的最优化条件下,矮壮素、百草枯、野燕枯、灭蝇胺、霜霉威5种农药在1.00~100μg·L^(-1)浓度范围内,草甘膦、氨甲基膦酸、草铵膦3种农药在5.00~500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0.010 mg·kg^(-1),定量限为0.005~0.025 mg·kg^(-1)。在低、中、高3个浓度(定量限、2倍定量限和5倍定量限)加标水平下,方法的回收率在85.3%~11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5%~9.5%(n=6)。57件市售蔬菜水果样品中检出的农药有矮壮素、灭蝇� 金玉娥 徐骞 薛黎明 乐孙阳 熊丽蓓 唐艳 万静宜 汪国权关键词:蔬菜 水果 亲水作用色谱 农药残留 不同产地酱油中元素含量特征及其产地判别 2020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直接测定了中国广东、中国山东和日本的3个产地51件酱油样品中的21种无机元素含量,建立酱油产地溯源模型,阐明产地特征元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建立产地识别模型,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考察建模效果.PCA模型可以将日本的酱油样品与中国广东及中国山东的酱油样品实现很好的区分;PLS-DA可以实现3个地区的样品的分离;FLD对3个产地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100%、85.7%和90.9%.利用PCA、PLS-DA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3个地区酱油样品的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筛选出Cs、Sr、Sb、Co、Ca、Pb、Ba、Ni、Se等9个特征元素,实现了不同产地酱油的溯源. 朱圆圆 薛黎明 张慧敏 邱歆磊 方亚敏 曾祥程关键词:酱油 主成分分析 FISHER判别分析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3年 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是抗骨质疏松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在破骨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对降解骨胶原基质至关重要。与临床常用的抑制骨吸收药物相比,CTSK抑制剂具有在不影响骨形成的情况下有效减少骨吸收的优点。迄今为止,CTSK抑制剂的研发均因安全性不足而失败,原因是对皮肤和血管系统等非骨组织造成副作用。传统中药富含抑制骨吸收的活性物质,一些文献表明中药来源的CTSK抑制剂抗骨质疏松作用明显,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笔者拟综述近10年中药来源的CTS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开发中药CTSK抑制剂和治疗CTSK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薛黎明 董志敏 金玉娥 蒋益萍 Dieter Br mme关键词:组织蛋白酶K 骨质疏松 中药 转化医学导向的中药抗骨质疏松基础研究及其应用 辛海量 韩婷 秦路平 张巧艳 薛黎明 蒋益萍 郑承剑 张宏 贾敏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和社会负担沉重,对于该病的防控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该项目连续研究20余年,先后在6项国家自然科学金课题(含2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课题在内的共12项...关键词: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中药防治 治疗药物 一种快速、高通量、高准确度的确定真实样品中有机物转化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高通量、高准确度的确定真实样品中有机物转化物的方法。此方法包括采用UPLC‑HRMS对样品进行数据采集,计算机辅助预测候选有机物转化物的结构和二级质谱特征碎片,基于阳性样品与空白样品比对提取差异性质谱... 冯超 卢大胜 汪国权 徐骞 邱歆磊 林元杰 乐孙阳 金玉娥 薛黎明文献传递 淫羊藿苷和仙茅苷协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和骨吸收功能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和仙茅苷配伍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分化和骨吸收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用1,25-(OH)_2Vitamin D_3和地塞米松;或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骨髓单核细胞使其分化为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进行阳性破骨细胞鉴定;磷酸苯二钠法测定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将破骨细胞和骨片共同培养,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陷窝的面积;以Hoechst 33258和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肌动蛋白环(F-actin Ring)的形态;用Weste rn-blot分析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淫羊藿苷和仙茅苷在1×10^(-6)mol/L浓度下可协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减少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的骨吸收陷窝面积,抑制破骨细胞骨架F-actin环的构建及其调控因子Rho GTPases和灶性黏附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和仙茅苷协同抑制破骨细胞性的骨吸收,为药对淫羊藿仙茅的配伍提供了实验依据。 郭元晖 薛黎明 聂燕 汪滢 赵璐 秦路平 张巧艳 俞媛关键词:淫羊藿苷 仙茅苷 破骨细胞 细胞骨架 二至丸中抑制组织蛋白酶K活性的物质基础研究 2023年 目的考察传统补肾经典名方二至丸中抑制组织蛋白酶K的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高通量荧光方法筛选二至丸中正丁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以及二至丸主要活性成分对组织蛋白酶K(CTSK)与荧光合成底物Z-FR-MCA结合活性的抑制率,和对CTSK与硫酸软骨素A(CSA)复合物形成活性抑制率。进而考察二至丸不同提取部位和活性成分抑制CTSK生理底物I型胶原蛋白降解活性,并采用分子对接和底物结合实验验证潜在CTSK抑制剂。结果二至丸的正丁醇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对CTSK与CSA复合物形成抑制率超过90%,石油醚提取部位对CTSK与底物Z-FR-MCA结合抑制率超过90%,正丁醇提取部位对CTSK的胶原降解抑制率超过95%、石油醚提取部位为58.6%。30个有效成分中11个显示对CTSK与CSA复合物形成抑制率超过50%,有5个成分对CTSK与荧光底物Z-FR-MCA结合活性抑制率超过50%。最终筛选确定4个成分墨旱莲皂苷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女贞苷和蟛蜞菊内酯,对胶原降解抑制率超过50%,其中墨旱莲皂苷Ⅸ抑制胶原纤维与CTSK的结合率最高达60%,但均与CTSK活性位点分子对接不成功。结论二至丸中存在抑制组织蛋白酶K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正丁醇部位,但活性成分不是活性位点抑制剂,可能通过与其他位点结合,间接抑制CTSK与寡多糖结合,进而降低了CTSK的胶原降解活性。 蒋益萍 金玉娥 张志玮 夏天爽 徐佳乐 薛黎明关键词:二至丸 骨质疏松 组织蛋白酶K 活性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