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藏策

作品数:2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4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文学
  • 5篇语言
  • 5篇诗学
  • 5篇小说
  • 4篇叙事
  • 4篇摄影
  • 4篇文化
  • 3篇隐喻
  • 3篇影像
  • 3篇文体
  • 2篇心灵
  • 2篇意识形态叙事
  • 2篇中国语境
  • 2篇人文
  • 2篇诗学理论
  • 2篇中篇
  • 2篇中篇小说
  • 2篇国文
  • 1篇当下
  • 1篇当下文学

机构

  • 24篇天津人民出版...
  • 2篇文学院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市作家协...

作者

  • 25篇藏策
  • 2篇王彬
  • 1篇牛学智
  • 1篇秦岭
  • 1篇张清华

传媒

  • 12篇淮南师范学院...
  • 4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长江文艺评论
  • 1篇小说评论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当代文坛
  • 1篇黄河文学
  • 1篇创作评谭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影像理论
2014年
元影像理论是一种从全新的角度研究摄影的理论,是关于元摄影的理论思考。将理论转换成理念,可以让理念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互动的纽带。元影像理论把语言研究发展成为言语研究,并从语言学的维度拓展到了心灵的维度,这就是元影像提倡"回归本心本性"的意思所在。元影像理论也是研究艺术元语言的理论。
藏策
关键词:元语言
风景与风景摄影
2021年
一、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在卞之琳的这首诗里,第一句与第二句里的“风景”,是一样的吗?明月装饰了的窗子,又是一种怎样的风景?你在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吗?--夜不成寐者眼中的风景?而此情此景,在酣睡者的梦中,恰又成为了梦中的一道风景……
藏策
关键词:卞之琳风景摄影《断章》明月窗子
叙事的基因变异:2007年度中篇小说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综观2007年的中篇小说,其叙事编码的基因变异是非常突出的特征,尤其是"底层叙事"的结构性变化。以方方的中篇小说《万箭穿心》为代表的"底层叙事"的基因突变,让我们看到现实主义文学摆脱了以往的陈旧模式,不再固执地以工农阶层的代言人自居,以简单的二元对立式的思维去看待社会现实,就这一点而言,确实意义非凡。而以叶广芩的中篇小说《三击掌》为代表的历史叙事在叙事模式上的觉醒,以及宁肯、马叙的先锋叙述的话语调整,和滕肖澜、鲁敏的都市文学、乡土文学的话语流变,无不显示着2007年小说在深层结构上的种种变化与革新。基因的突变,预示着物种的进化与成长,而文学的发展亦如是。
藏策
关键词:中篇小说底层叙事历史叙事都市文学乡土文学
对话:中国当下文学的基础理论
2010年
如何评价当下中国文学创作,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看法。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有哪些问题,也是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为此,中国文学论坛的主笔王彬先生约请了北京与天津两地的文学理论工作者,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试图对当下文学现状进行梳理与探索,从而寻找问题的症结。对话中,大家认为当下文学的根本问题在于没有构建为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提供支持的基础理论,这个问题十分迫切,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文学理论工作者的面前。
王彬藏策陈涛王冰石厉秦岭范稳谭旭东
关键词:元理论外国文学理论话语话语理论批评家
《国画》的话语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近年来以《国画》等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一大小说类型,然而对于“官场”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大多还流于浅表。文章以文本社会学、意识形态分析等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小说《国画》这一文本的话语深层进行分析并指出:与其说《国画》是对“官场”的批判,还不如说是对某些“官场规则”的抱怨,及对借助“市场规则”(交易)获取“权力”的跃跃欲试。它不仅没有质疑权力,反而凸显了权力。权力仍在迷宫般的灯火阑珊处招手……在某种共同的渴望中,《国画》既是一种“公共的梦”,又不失为某种“仕途宝典”和“升官指南”。
藏策
关键词:意识形态叙事
“文化研究”的中国语境
2006年
文化研究是跨学科性的,它打破了政治、历史、文学、哲学等等传统上人为的科际疆界。文化研究的崛起是出于对其他学科的不满,不仅针对其他学科的内容,而且也针对其他学科的局限性,因此文化研究属于后学科。中国语境中的文化研究又势必与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之间保持距离,这注定了其在中国学界的精英性与超前性。注定他必须面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和市场需求的利用。此外,他借以存身的学术机构的官僚化与市场化,以及现今学科间的壁垒,都构成了中国语境文化研究的诸多阻碍。中国的文化研究任重道远。
藏策
关键词:文化研究中国语境学科
心灵与现实:理论批评的“终极关怀”——从李舫的文章说起
2012年
从文艺家的心灵问题、如何看待现实的问题,以及对于当下理论批评的检讨三个方面阐述,构建新的理论平台,以期中国的传统批评在一个更高的批评层面里发挥其独特的功能,进而与西方理论整合,创新出一条适合中国语境,有利于世道人心的文艺批评之路。
藏策
关键词:心灵终极关怀
艺术:心灵的能指
2015年
文学和艺术是对人生的反观与自诘,是对世俗价值的自省与超越。人生对现实的超越,其意义其实也正是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意义所在。文学和艺术或许也并不能改变现实世界的规定性,但却在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中获得了意义,成为象征人类精神世界的伟大能指。文学与艺术是以语言与符号的方式对现实的一种超越。元影像理论中的"心灵能指"理论,是对所谓"个人性格"的深层研究,并从心灵的维度探寻内心-表达-媒介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
藏策
关键词:文学艺术语言心灵
“文化诗学”视界中的屈原与《楚辞》被引量:2
2003年
文章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 ,来观照中国学术中的“楚辞研究”。汉代以前的史书中几乎从未提到屈原 ,尤其是在楚国的史料中 ,屈原更是不见经传。历史上的屈原在出现新材料之前 ,可视为不可追寻。今日言说之屈原 ,只能是《史记》、《楚辞》及此后各类相关文本中的一个人物符号 ,一个相关话语的命名。历史文本中之屈原 ,乃是一个经改写、想象而被重构之屈原 ,是汉儒在大一统专制政治背景下 ,以汉族儒家文化的视角对一非中心的历史人物的想象性建构。屈原作品最初当以在民间口耳之间散播、流传的可能性最大。汉儒们解读、编纂、注释《楚辞》 ,实际上等于是为《楚辞》建构了一个“独尊儒术”的中心意义。
藏策
关键词:《楚辞》文化诗学《史记》
话语流变中的“工人文学”被引量:3
2004年
晚清以来中国近代政治的腐败 ,致使文学不得不对政治进行某种“过度补偿”。在这种“补偿”过程中 ,文学把自身当成一种宣传的工具 ,而遵循“大众传播”的话语规则 :为了扩大宣传的实际效果———扩大受众面———于是以所谓“大众语”来替代知识分子具有先锋性的话语形式“白话文” ,以所谓的“民族形式”来取代西方的文学形式“fiction”等。但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文学自身的扭曲、变形 ,使其成为“非文学”甚至“反文学”。同时 ,这种对“民间”的想象 ,还建构起了一个左翼文学的乌托邦 ,从而使得一切非文学、反文学的东西 ,都得以合法化、主流化、权力化了。“工人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文学水平最低的一种 ,但它上有左翼文学的话语资源 ,下有改革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等的变相继承 ,今日虽已边缘化 ,仍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对“工人文学”的研究木曷橥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退行”过程。
藏策
关键词:工人文学话语流变意识形态叙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