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勇麟

作品数:115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文学
  • 30篇文化科学
  • 6篇艺术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0篇文学
  • 20篇文化
  • 16篇散文
  • 14篇华文文学
  • 12篇文学研究
  • 10篇学史
  • 10篇文学史
  • 8篇文化创意
  • 8篇小说
  • 7篇叙事
  • 7篇世界华文
  • 7篇世界华文文学
  • 7篇文化创意产业
  • 7篇华文文学研究
  • 7篇记忆
  • 7篇创意产业
  • 6篇艺术
  • 6篇台湾文学
  • 5篇虚构
  • 5篇世界华文文学...

机构

  • 107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电信股份...
  • 1篇福州市城乡建...
  • 1篇闽南科技学院

作者

  • 108篇袁勇麟
  • 4篇涂怡弘
  • 2篇林烨
  • 2篇陈琳
  • 2篇吴青科
  • 2篇陈舒劼
  • 2篇陈想
  • 1篇李薇
  • 1篇董慧
  • 1篇廖斌
  • 1篇钟钛申
  • 1篇俞佩琳
  • 1篇赖清波
  • 1篇李薇

传媒

  • 19篇福建艺术
  • 13篇华文文学
  • 8篇世界华文文学...
  • 6篇吉林师范大学...
  • 6篇扬子江(评论...
  • 4篇东南学术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现代文学...
  • 4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海南师范学院...
  • 2篇台湾研究集刊
  • 2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东南传播
  • 2篇东吴学术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当代电影
  • 1篇福建论坛(人...

年份

  • 9篇2023
  • 12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市民文化:城市新闻学研究的新视角被引量:1
2007年
“现代传媒的发展,已不止是科技神话,无所不能的现代技术和光怪陆离的资讯及想象的合谋,使传媒的整体形象正趋于‘人妖之间”’。当我翻开殷俊博士等合著的《城市新闻学——以成都为例》一书时,盂繁华关于传媒“人妖之间”的论断就立刻盘旋在脑海,显然,这是一个颇有深味的词,既可以揭示传媒游离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文化本体性,也不妨视为当代传媒定位状态的一个说明。确实,传媒的能力辐射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生活着,就必须面对传媒。
袁勇麟
关键词:新闻学研究市民文化城市现代传媒大众文化
曾敏之与香港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一瞥被引量:1
2008年
作为中国内地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最早的倡导者,曾敏之跟香港文学有着不解的渊源。曾敏之与香港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大力介绍香港文学创作;二、认真编选香港文学作品;三、积极推动香港文学研究。
袁勇麟
关键词:香港文学世界华文文学
20世纪90年代香港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以也斯、董启章为例被引量:3
2007年
香港小说中有着城市书写的传统。从空间上来说,香港的城市面貌是需要全方位来体会的,反映在小说中,城市是可以用旅行、视觉、嗅觉、历史、想像等种种方式来勾勒的。也斯和董启章的小说,从文本内部所揭示的时空观,再到看待香港的视角,最后到叙事的策略,在小说的虚构世界里,将一个以"浮动"为特质的城市用一种"浮动"的立体方式展现出来,香港城市的精神内核就在他们的叙述中得以突显。
袁勇麟陈琳
关键词:也斯董启章
自省与自恋:九十年代影视名人自传批判被引量:1
2015年
20世纪90年代,文坛一批影视明星纷纷写作自传,形成了一股"名人自传热"。这一文化现象产生、发展、兴盛的原因在于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整体环境和文学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趋势。名人自传质量高低不均,其中当然不乏总结一生得失、感悟生命真谛的优秀作品,但也有不少传主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不惜大写特写个人隐私,甚至编造某些轶事秘闻,这不仅造成了叙述的严重失实,而且使主体形象扭曲变形,最终可能导致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的异化,从而使自传文学从根本上偏离了其创作主旨。
袁勇麟
关键词:文化环境文学生产
乡村文旅产业的文化形态及其创意表达--以台中地区薰衣草森林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议题成为当下热点。而文化作为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其与乡村的结合运用,也为乡村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乡村文旅成为激发乡村活力、连接城乡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已有诸多优秀案例证明,乡村文旅产业具有促进乡村发展与城乡连接的可行性,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兴密码。
官雨昕袁勇麟
关键词:创意表达薰衣草
OBE教育理念视域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3年
将OBE教育理念运用于课程思政,可以使二者形成协同效应,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本文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为立足点,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展开思政融入专业知识的实践探索。从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实施、课程考核三个维度重新构建课程的教学全过程。通过课前视频学习、课中交流讨论、课后测验写作及提问答疑环节交流,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目的。
林烨袁勇麟
关键词:散文
早期南洋旧体诗人的身份认同
2021年
早期南洋旧体诗人绝大多数是从中国南来的移民,有出任领事者,也有南来避难或谋事者,还有已经定居当地的华人华侨。南洋独特的异域风物和多元的文化带给他们强烈的震撼。他们在作品中充满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不乏对新土地和新经验的表达,形成了早期南洋旧体诗歌的两大主题:思家念国与南洋风情。尤其是定居下来的诗人,长期南洋生活的潜移默化,使得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后来新马华文文学“本土性”的因素。
袁勇麟
关键词:旧体诗身份认同
梦里客身——评张爱玲的《小团圆》被引量:6
2009年
张爱玲是一个被过分关注的名字,《小团圆》的出现,再次引起文坛轰动,赏赞喝骂,人言各异。对于一个文学创作奇女子而言,什么样的创作会让她自己如此"低估轻看"?果真是艺术价值有限,抑或涉及其他更复杂的原因?这不仅是好奇的疑问,更应该成为解读《小团圆》的关键。其实,《小团圆》只是一个残缺的梦,未能为张爱玲的传奇划下完满的句点,因此,任何埋怨责备都是多余,也许遗憾才是真正的美。
袁勇麟
关键词:《小团圆》自传体虚构
“蕞尔小国”与“西北大邦”——早期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日俄记述
2019年
日本和俄国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有着长期紧密的关系,它们近现代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必然也造成早期海外华文文学中这两个国家记述的独特性。甲午战争是近现代日本华人记述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界线,比照甲午前后的日本华人记述,可以发现中日彼此对视态度的巨大转变。甲午战败之后掀起的考察与留学日本热潮及其记述中,中国人不敢再轻视日本,反而仰视日本,学习日本。相比较之下,由于极为寒冷的气候以及长久以来的边界矛盾,近代俄国华人记述并不多;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国家,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游历考察苏俄的热潮,由于立场不同,存在多重叙述声音,并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苏俄形象。
袁勇麟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他者镜像
“他者凝视”与“自我镜像”——早期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欧美华人记述
2019年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门被强行打开,移民劳工、留学生、外交官开始主动或被动地大量涉足海外,成为海外华文文学发生的三股动力源,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晚清欧美华人记述以使臣日记与政府委派的考察人员日记为主,另有少量私人游记及竹枝词;民国时期的欧美华人记述虽仍有许多文学性不强、政经目的明显的考察记,但也出现了大量抒写个人观感且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这些不同时期华文记述中呈现的中西文化比较与思考、华人形象想象与批评,呈现出“他者凝视”对“自我镜像”的深深影响,并使得“自我东方化”民族话语的形成。
袁勇麟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华人形象自我镜像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