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小平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藏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2篇油田
  • 2篇井网
  • 2篇井网形式
  • 2篇稠油
  • 1篇大位移
  • 1篇大位移水平井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压裂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蒸汽吞吐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三元复合吞吐
  • 1篇砂岩
  • 1篇剩余油

机构

  • 5篇长江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油气钻采工程...

作者

  • 5篇袁小平
  • 3篇喻高明
  • 1篇胡海霞
  • 1篇贾永康
  • 1篇卢艳
  • 1篇杜青云
  • 1篇胡杰
  • 1篇寿翔
  • 1篇杨永洪
  • 1篇聂海峰
  • 1篇黄晴
  • 1篇谭蓓
  • 1篇曾俊峰
  • 1篇黄宏惠
  • 1篇宋刚祥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砂岩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2011年
S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针对其反韵律砂岩储层及原油高粘高密度的特点,运用数值模拟对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如纵向渗透率级差、原油粘度、采液速度,井距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原油粘度、纵向渗透率级差主要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富集程度及见水早晚,隔层的存在减弱了重力及毛管力作用,不利于下部油层动用,并回归出了各因素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定量关系式,为有效地实现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提供了基础。
黄宏惠喻高明胡海霞袁小平曾俊峰
关键词:砂岩稠油油藏剩余油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大位移水平井轨道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实现安全优质快速钻井,减少井眼轨迹控制的难度和工作量,针对歧口凹陷大位移水平井ZH68-10L井的地质特点,设计了"三增"井眼轨道剖面,将轨道设计值与landmark计算值进行对比;计算了起下钻、旋转钻井、滑动钻进等不同工况下的摩阻扭矩值,据此优选出最优井眼轨道。
杜青云寿翔袁小平
关键词:水平井摩阻扭矩LANDMARK
CO_2三元复合吞吐影响因素分析——以曙光油田杜229断块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不同活性剂注入浓度、CO_2和蒸汽注入量、油藏黏度等影响CO_2三元复合吞吐效果的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累积采出程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而增大,但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对吞吐效果的影响不大;CO_2注入量越大,周期采出程度和周期油汽比增加幅度越大,当CO_22注入量超过一定值后,周期采出程度和周期油汽比的增幅不大;随着蒸汽注入量的减少,周期采出程度变化不大,而周期油汽比有较大幅度增加;CO_2三元复合吞吐技术更适合于超稠油油藏的开发。
卢艳喻高明宋刚祥袁小平
关键词: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蒸汽吞吐
吉林H油藏水平井井网形式优选
2013年
H油藏目前处于即将全面开发阶段,针对区块的油层厚度较薄,油层分布稳定,低孔低渗的特点,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区块的油水分布,并研究水平井井网在区块的适应性。由于水平井井网组合参数多,各个参数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耦合,为了避免单因素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非最优,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水平段长度,射孔压裂缝长,油井排拒,井间距,采油速度等做了敏感性分析,最终得到了吉林H油藏合理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形式。
袁小平喻高明贾永康胡杰黄晴
关键词:水平井井网井网优化正交设计
姬塬油田L1井区合理井网形式研究
2012年
L1井区油藏为低孔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是L1井区水平井主要投产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需要对其井网形式进行研究。基于L1井区实际地质模型,建立了10种联合井网数值模型,对比不同井网形式下的开发指标发现:直井注压裂水平井采的五点法井网是L1井区首选联合井网。
谭蓓聂海峰孙致学袁小平杨永洪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井网形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