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迎新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外科
  • 3篇外科治疗
  • 3篇微创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漏斗胸
  • 2篇胸腔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微创外科
  • 2篇微创外科治疗
  • 2篇文献复习
  • 2篇漏斗
  • 2篇矫治
  • 2篇复习
  • 2篇成人漏斗胸
  • 1篇多态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脏

机构

  • 15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裴迎新
  • 12篇刘吉福
  • 11篇赵京
  • 10篇张卫强
  • 10篇刘克强
  • 4篇谭健
  • 3篇梁海龙
  • 3篇徐波
  • 1篇刘涛
  • 1篇薛文平
  • 1篇周勇安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方法的改进对快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改进方法在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16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8例术后采用单胸腔引流管引流,胸腔引流量≤300 ml/24h时拔除引流管(改进组),78例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引流,胸腔引流量≤100 ml/24h时拔除引流管(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及拔管后胸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进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术后24小时胸腔引流量略低于常规组(P>0.05),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拔管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后单管胸腔引流是有效的,将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指征设定为引流量≤300 ml/24h是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张卫强刘克强裴迎新赵京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引流方法拔管指征快速康复
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18例分析
2012年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脏表面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新生儿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为所有新生儿中的1%~2%,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更为罕见。我院收治足月新生儿气胸18例,经影像学检查和胸腔穿刺抽气确诊,现报告如下。
张卫强刘吉福赵京刘克强裴迎新梁海龙
关键词:气胸婴儿足月分娩X线透视检查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因多态与贲门癌、胃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了170个贲门癌、胃癌患者和200个正常对照者MMP-9-1562(C→T)多态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贲门癌、胃癌病例组和对照组MMP-9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5.3%、22.4%、2.4%和77.5%、2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38,P>0.01)。CT+TT基因型的携带者和CC基因型相比更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OR,2.66;95%CI,1.27-5.27);在Ⅲ、Ⅳ期的病例中,CT+TT基因型的频率要高于CC基因型的频率(OR,2.17;95%CI,1.07-4.42)。结论我国西北汉族人群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关系。MMP-9基因型与TNM分期、淋巴结侵犯有关系,主要影响贲门癌、胃癌的进展和转移。
张卫强赵京刘吉福刘克强裴迎新周勇安
关键词:MMP-9易感性
两种术式矫治成人漏斗胸效果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比较Nuss术式与Ravitch术式矫治成人漏斗胸的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漏斗胸65例,随机分为Nuss术式组(观察组)36例和Ravitch术式组(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矫治满意35例(97.2%),对照组24例(8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7例(19.4%),对照组为3例(10.4%);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Nuss术式创伤小、效果较满意,更适用于成人漏斗胸的治疗,但手术费用较高。
刘克强刘吉福赵京张卫强裴迎新谭健
关键词:漏斗胸
漏斗胸微创单根板矫治胸廓成形的生物力学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微创矫治漏斗胸的生物力学及影响因素。方法 24例漏斗胸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8 ~ 27岁,平均年龄16.3岁。分型:Ⅰ型15例,Ⅱ型 9例。分成儿童组8例,青年组16例。术前测量患者胸围、身高和体质量。胸部CT扫描测量漏斗胸指数(HI)。用微创方法矫治,术中使用1根矫形板;术中用电子显示拉力计测量抬举胸骨单纯成形压力、施压成形压力和矫形板支撑压力,用专用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单纯成形和矫形板的力学强度,24例用单根矫形板者压力,儿童组分别是(127.3 ± 44.3) N、(68.5 ± 14.8) N;青年组分别是(166.6 ± 44.1) N、(89.6 ± 23.4) N;两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0 1)。使用单根矫形板者,儿童与青年组间,单纯成形、施压成形和矫形板压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48)。胸廓矫形力儿童组多与身高、体质量相关,青年组多与胸围、体质量相关。结论 微创矫治漏斗胸术中成形的力学强度与矫形板的位置、年龄、胸围、身高、体质量因素有关。
裴迎新刘吉福谭健徐波
关键词:漏斗胸微创外科治疗
高聚生注射液治疗自发性乳糜胸1例文献复习
2008年
1 临床病例 患者,男,26岁,主因胸闷、气短40d于2008年1月1日入院。患者在当地医院胸部CT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胸穿抽胸水8次,为淡黄色液体,复查CT仍有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入院后体检:左侧呼吸动度减弱,触诊左胸语颤明显减弱,左肺叩浊音,左肺呼吸音消失。腹胀,移动性浊音(+)。胸部CT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肺组织明显压缩”,超声:右下腹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最大前后径2.6cm,考虑“腹水”。入院后给予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2000ml淡黄色液体,术后给予抗生素、禁食、静脉高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张卫强刘吉福赵京刘克强裴迎新
关键词:乳糜胸药物不良反应
纵隔畸胎瘤误诊1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梁海龙刘吉福薛文平裴迎新
关键词:误诊
稀土磁疗对开胸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及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稀土磁治疗床对食管癌、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力及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选食管癌患者37例,肺癌23例,采集手术前及稀土磁治疗床治疗后患者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NK细胞的比例变化,检查手术切口疼痛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给予稀土磁治疗床治疗后与手术前相比较CD3+、CD4+、NK、CD4+/CD8+细胞有显著提高(P<0.05),也高于对照组术后的T细胞亚群水平(P<0.05)。结论:稀土磁治疗床可提高食管癌、肺癌患者术后的机体免疫力,减轻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张卫强刘吉福赵京刘克强裴迎新
关键词:免疫T细胞亚群疼痛
胸部肿瘤侵及上腔静脉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总结胸部肿瘤侵及上腔静脉(SVC)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胸部肿瘤侵及SVC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通过人工血管置换SVC及无名静脉,其余9例行血管直接缝合或自体心包补片修补SVC.结果 本组10例获得完全性切除,2例不完全性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全组病例随访1~7年,有3例失访,余下9例中5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另4例均生存,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结论 胸部肿瘤侵犯SVC应力争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同时行SVC的重建,预后较保守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
刘克强刘吉福赵京张卫强裴迎新
关键词:胸部肿瘤上腔静脉血管重建
改进微创技术治疗大龄鸡胸患者的近期疗效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进微创技术治疗大龄鸡胸患者的可行性及近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采用改进微创技术治疗16例大龄鸡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19.8±4.7)岁。鸡胸指数(HI)2.00±0.23。前胸壁凸起型10例,鸡胸漏斗胸混合型6例。患者仰卧位,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1)胸骨沉降法:适宜前胸壁凸起型。取胸壁最凸点水平两侧腋中线做小切口,创出横行于前胸壁的胸肌下隧道,将已制备好的矫形板穿过肌下隧道,施压整形后矫形板两端用钢缆与肋骨固定;(2)胸骨抬举及沉降联合法:适宜混合型。用Nuss方法将矫形板置于胸骨最凹陷部位抬举;胸骨角处小切口胸骨截骨和畸形肋软骨切除成形沉降胸骨。结果无围术期死亡,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0±7.8)min,失血量(20.0±4.2)ml,住院时间(5.0±1.8)d。术后胸廓外形恢复正常,HI 2.8±0.4。胸廓外形和胸部CT影像形状满意。随访16例,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1例已取出矫形板。疗效优秀13例(81.2%),良好3例(18.8%)。结论采用改进微创技术矫治大龄鸡胸患者,需要选择恰当的手术术式,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刘吉福徐波刘克强谭健裴迎新
关键词:鸡胸微创技术外科手术大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