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晶

作品数:25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6篇食管
  • 6篇肺段
  • 5篇细胞
  • 5篇肺段切除
  • 5篇肺段切除术
  • 4篇胸腔
  • 4篇预后
  • 4篇术后
  • 4篇肺癌
  • 3篇动脉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胸腔镜
  • 3篇预后标志物
  • 3篇食管鳞癌
  • 3篇食管鳞状
  • 3篇食管鳞状细胞...
  • 3篇手术

机构

  • 25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溧阳市人民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25篇许晶
  • 18篇吴卫兵
  • 16篇陈亮
  • 8篇朱全
  • 8篇何志成
  • 7篇闻伟
  • 7篇于跃
  • 6篇王俊
  • 5篇李志华
  • 2篇陈亦江
  • 2篇曹海龙
  • 2篇王琦
  • 2篇王晓伟
  • 2篇顾海勇
  • 2篇阙军
  • 1篇仇万山
  • 1篇唐建伟
  • 1篇黄陈军
  • 1篇戴俊程
  • 1篇丁国文

传媒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L6A2基因3′-UTR区域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044598参与miR-4252调节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2016年
目的 :探讨COL6A2基因3′非翻译区(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congenital atrial septal defect,ASD)发病风险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搜索Pub Med及Hapmap数据库获得COL6A2基因3′-UTR区域中国汉族人群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05的SNP位点,随后通过mi RNA-SNP功能网站预测SNP位点的功能情况并与本课题组前期AS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比对,研究SNP位点与ASD的发病关联,最后对可能的功能位点进行功能学研究。结果:rs1044598位点AA基因型较野生TT基因型显著减少了36%的患病风险。HEK293T细胞、H9C2细胞以及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实验证实,mi R-4252与COL6A2基因rs1044598不同基因型表达质粒共转染后,荧光强度在3个细胞系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OL6A2基因rs1044598位点的变异可能与ASD的发病风险相关。mi R-4252可通过与COL6A2的3′-UTR区域发生有效结合而下调基因的表达,而rs1044598位点的变异参与这一机制并减少ASD的发生。
杨骏艺许晶徐骁晗王屹丰林苑王晓伟
关键词: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单核苷酸多态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改良式双胸管引流在肺癌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改良式双胸管引流在肺癌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行右上肺叶切除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符合条件的23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放置改良式双胸管引流组(A组)108例,男55例,女53例,年龄(49.00±4.23)岁,肿瘤直径(2.01±0.74)cm,吸烟者34例,体重(75.00±3.75)kg;放置单胸管引流组(B组)128例,男60例,女68例,年龄(50.00±2.37)岁,肿瘤直径(1.97±0.56)cm,吸烟者35例,体重(72.00±4.67)kg。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体重、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应用止痛药次数、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胸腔引流量略少于B组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A组患者拔管(24 F粗胸管)时间[(1.13±0.65)d vs.(3.56±1.05)d,P <0.05],住院天数[(3.02±0.82)d vs.(4.86±1.11)d,P <0.05],住院费用[(6.72±0.63)万元vs.(8.27±0.74)万元,P <0.05]均小于B组。A组根据术后疼痛评分应用止痛药次数[(2.02±0.72)次vs.(3.87±0.93)次,P <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1.52±0.62)分vs.(3.41±0.52)分,P <0.05]均小于B组患者;A组并发症发生率(1.69%vs. 4.24%,P>0.05)低于B组患者,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双胸管引流与单胸管引流相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并且在术后恢复中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加速康复。
薛青青许晶何志成吴卫兵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引流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
一种多功能手术用锁扣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术用锁扣钳,包括长管,沿长管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夹持装置,另一端设有控制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套管、两个对称设置的卡钳,套管由两段组成,一段为圆柱形的连接段,一段为椭圆形的安装段,连接段与长管之间通...
王俊陈亮朱全闻伟吴卫兵许晶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手术用锁扣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术用锁扣钳,包括长管,沿长管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夹持装置,另一端设有控制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套管、两个对称设置的卡钳,套管由两段组成,一段为圆柱形的连接段,一段为椭圆形的安装段,连接段与长管之间通过转...
王俊陈亮朱全闻伟吴卫兵许晶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内皮素1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内皮素1(ET1)在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神经嵴细胞的发生有关,ET1基因敲除老鼠表现出主动脉弓畸形和室间隔缺损。ET1 TaqI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内含子4的8000位点T/C的转换,可能引起ET1表达的差异,因此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的易感性有关。我们运用PCR—RFLP的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ET1 TaqI多态性与膜周部室缺发生的易感性。
顾海勇唐巍峰丁国文仇万山曹海龙许晶陈亦江陈锁成
关键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单核苷酸多态性内皮素1胚胎发育过程主动脉弓畸形病例对照研究
胸腔镜切口数对肺切除手术早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胸腔镜切口数(单孔、两孔、三孔)对肺切除手术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8年4—10月行胸腔镜肺切除手术207例。男79例,女128例,年龄(58.3±10.9)岁(20-81岁)。按切口数不同分为单孔组(51例),两孔组(78例),三孔组(78例)。手术方式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组合切除术。收集3组围术期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和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孔组51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和组合手术分别为10、37、4例;两孔组78例,3种手术方式依次为27、41、10例;三孔组78例,3种手术方式依次为34、34、10例。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切除数、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评分:单孔组<两孔组<三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无术后30 d死亡病例。结论:对于胸腔镜肺切除术,单孔、两孔、三孔能达到同样的手术安全性及早期疗效。
潘相龙许晶何志成吴卫兵陈亮
关键词:胸腔镜单孔
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冲洗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冲洗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和生理盐水出液口,引流管右侧活动连接有生理盐水出液口,且生理盐水出液口与引流管均呈L状,引流管右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止血囊连接管,止血囊连接管顶端固定连接有控...
许晶吴卫兵于跃曹靖潘相龙李启凡
文献传递
一种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基于公共大数据的预后标志物的筛选、预后标志物的验证和预后标志物的效力检测。本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了ANO1联合MMP3蛋白可以作为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许晶于跃吴卫兵陈亮朱全阙军王俊闻伟潘相龙徐心峰曹靖
文献传递
三维导航免穿刺和穿刺定位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结节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在三维导航下免穿刺定位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268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193例,平均年龄(56.55±12.10)岁。穿刺定位组89例,免穿刺定位组179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穿刺定位组平均靶区CT扫描次数(3.01±0.98)次,穿刺数字疼痛评分(3.98±1.61)分,穿刺后肺压缩30%以上气胸7例(7.87%),肋间血管损伤出血8例(8.99%)。穿刺定位组与免穿刺定位组均顺利发现和切除结节。两组结节位置(P=0.466)、手术时间[(151.83±39.23)min vs.(154.35±33.19)min,P=0.585]、病灶切缘宽度[(2.07±0.35)cm vs.(1.98±0.28)cm,P=0.750]、切除亚段数(2.83±1.13 vs. 2.73±1.16,P=0.5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导航免穿刺定位解剖性肺段切除技术避免了穿刺不利因素,可替代穿刺定位技术应用位于肺段或亚段中央区域,或邻近段间静脉的肺GGN。
胡硕王琦魏海星潘相龙何志成许晶朱燚宁吴卫兵陈亮
关键词:三维重建术前定位肺段切除术
一种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基于公共大数据的预后标志物的筛选、预后标志物的验证和预后标志物的效力检测。本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了ANO1联合MMP3蛋白可以作为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许晶于跃吴卫兵陈亮朱全阙军王俊闻伟潘相龙徐心峰曹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