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有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血液灌流
  • 3篇灌流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肾功能
  • 2篇肾衰
  • 2篇尿素
  • 2篇急性肾衰
  • 1篇性能分析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衰竭
  • 1篇肾综合征
  • 1篇肾综合征出血...
  • 1篇衰竭
  • 1篇碳酸氢盐
  • 1篇碳酸氢盐透析
  • 1篇透析患者
  • 1篇尿毒
  • 1篇尿毒症

机构

  • 7篇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 7篇许有华
  • 4篇于美丽
  • 3篇郑惠英
  • 3篇吕文岚
  • 3篇宋继昌
  • 3篇孙铭
  • 3篇付丽
  • 1篇袁萍
  • 1篇牟富荣
  • 1篇田洁
  • 1篇魏肃

传媒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年份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性肾衰动物模型的血液灌流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用纯种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 ,建立肾衰动物模型。海藻酸锌络合物为吸附剂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 ,观察该吸附剂血液灌流清除体内脲分子的功效 ,以及对血液相容性、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经动物血液灌流对血液中Bun、Cr的清除率达 6 0 %以上 。
于美丽宋继昌孙铭许有华郑惠英吕文岚付丽王勇
关键词:动物模型血液灌流急性肾功能衰竭尿素氮
海藻酸锌络合物血液灌流吸附尿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首次采用海藻酸锌络合物配位吸附尿素分子 ,研究了这类络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对尿素的吸附性能。用纯种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 ,建立肾衰动物模型。海藻酸锌络合物为吸附剂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 ,观察该吸附剂血液灌流清除体内尿素的功效 ,以及对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的水溶液中对尿素吸附率达 74 .6 5± 4 .71%。对血液中尿素的吸附率达 6 5 .2 5± 4 .33%。经动物血液灌流对血液中Bun、Cr的清除率达 6 0 %以上。
于美丽宋继昌孙铭许有华郑惠英吕文岚付丽
关键词:血液灌流尿素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与EPO使用的关系被引量:3
2001年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贫血问题,而输血又存在着感染等诸多不利,只有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才能改善贫血问题.透析患者可存在一定的残余肾功能,而且能保存残余内分泌功能.本文就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与EPO使用的关系进行探讨.
许有华袁萍牟富荣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尿毒症肾功能EPO
新型尿素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血液中BUN吸附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首次采用海藻酸锌络合物配位吸附尿素分子 ,研究了这类络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对尿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海藻酸锌络合物对尿素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锌与尿素之间的配位作用进行的。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的水溶液中对尿素的吸附率达 74 6 5± 4 71% ,对血液中尿素的吸附率达 6 5 2 5± 4 33%。
于美丽宋继昌孙铭许有华郑惠英吕文岚付丽王勇
关键词:尿素
碳酸氢盐透析与醋酸盐透析优越性的比较
1994年
碳酸氢盐透析,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证明,碳酸氢盐透析具有透析效能高,心血管稳定性好,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高,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快等许多优点。本文通过对10例碳酸氢盐透析患者,共675次透析,分析其透析急性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可以得知1.碳酸氢盐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疗效显著;2.碳酸氢盐透析优越性在于减少了醋酸盐对心血管的副作用,保持了心血管的稳定性,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患者对透析的耐受性;3.没有“醋酸盐不耐受”现象,对透析患者更符合生理要求。我血透中心自1992年开展碳酸氢盐治疗终末期尿毒症,证明碳酸氢盐比醋酸盐透析具有优越性。
许有华
关键词:碳酸氢盐透析
前列腺素E_1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田洁魏肃许有华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
新型脲分子吸附剂对急性肾衰竭动物血液灌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自制新型脲分子吸附剂 (IA )对急性肾衰竭模型动物进行血液灌流时对毒素清除及肾脏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用日本纯种大耳白兔 ,以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建立急性肾衰竭模型。用 IA 进行血液灌流 ,每次 2小时 ,30日为 1个观察周期。检测不同灌流时间的肾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及补体、γ谷氨酰转移酶 (γ GT)、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并对肾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急性肾衰竭模型动物经血液灌流 10日后 ,血尿素氮 (BUN )、肌酐 (Cr)接近正常 ;在每次灌流中 ,6 0分钟时 BU N接近正常 ,30分钟 Cr达正常 ;免疫球蛋白、补体、γ GT、NAG酶经灌流后均达正常水平 ,肾脏病理也有显著变化。结论 :IA 用于急性肾衰竭的灌流 ,能有效地清除毒素 ,具有低价、高效。
许有华于美丽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血液灌流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