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笑珍

作品数:26 被引量:495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文化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教育
  • 7篇学术
  • 7篇工程教育
  • 4篇学术治理
  • 4篇高等工程教育
  • 4篇MIT
  • 3篇大学生
  • 3篇教师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咨询
  • 2篇行为学
  • 2篇行政
  • 2篇学术资本
  • 2篇学术资本主义
  • 2篇学术组织
  • 2篇主义
  • 2篇资本主义
  • 2篇美国高等工程...
  • 2篇科层制
  • 2篇高等教育

机构

  • 26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6篇谢笑珍
  • 1篇李晓婵

传媒

  • 6篇高等工程教育...
  • 3篇高教探索
  • 3篇中国高校科技
  • 2篇学术研究
  • 1篇青年探索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广播电视...
  • 1篇职业时空
  • 1篇高校教育管理
  • 1篇魅力中国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层制学术治理模式的功能障碍被引量:6
2011年
大学作为正式的社会组织,的确具有科层制的某些特征和因素,因而科层制是我国现代大学普遍采用的学术治理模式。但是科层制与大学的组织特性并不完全相容,在实践运行过程中造成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突出表现在专业权威与科层权威之间的冲突。因此,解决科层制功能障碍的关键举措是建立专业化与科层化水平都很高的理想的大学结构,使集权化力量和专业化力量达成平衡。
谢笑珍
关键词:科层制学术治理
中美一流大学人力资源结构与遴选标准比较被引量:27
2006年
优质人力资源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侧重从人力资源的学历学位、学术能力、学缘结构、从业经历、职称结构等层面,对中美两国一流大学人力资源结构与遴选标准展开比较,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参考。
谢笑珍
关键词:人力资源
高校本科跨学科学位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被引量:11
2021年
培养本科跨学科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跨学科学位的内涵及跨学科学位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尝试探索以学科教育为根基、跨学科课程为核心、跨学科研究为支撑、跨学科专业为抓手、通识教育为补充、跨学科学位为保障的融合式跨学科学位型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我国推进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谢笑珍彭枚芳
关键词:跨学科
大学学术治理行政化的制度性困境——基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被引量:6
2012年
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剖析,学术治理行政化的制度性困境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行政化的科层逻辑与学术组织的专业逻辑之间是不兼容的,科层制在许多方面无法解释学术治理;行政科层权力取代学术专业权力主导学术事务,学术专业权力被虚化,学术组织功能受阻;行政化将学术活动制式化,瓦解了学术人维持专业自主权的基础,学术人被解构为技术型专家,失去原创能力;行政化提供的制度性利益保障,使学术人形成依附型人格,失去独立创新的内驱力。面对行政化在学术治理中造成的诸多制度性困境,人们应理性反思如何规避行政化的弊端,设计出符合学术组织逻辑的治理模式。
谢笑珍
关键词:行政化学术组织学术治理
以实践为导向 探索工程领导力培养路径被引量:2
2014年
工程领袖型人才是中国自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第一战略资源,研究如何培养这类优质人才尤为紧迫。显然,工程领导力不同于技术精英的培养路径,也不同于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通识”性领导力培养路径.必须探索适合工程教育学生的领导力培养路径。
谢笑珍
关键词:工程教育领导力创新型国家战略资源
“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被引量:202
2008年
美国工程教育经历工程经验到工程科学再到工程实践的发展过程,"大工程观"就是伴随这一历程而生成的指导工程教育改革的理论体系。本文从"大工程观"的生成过程,探究其涵义、本质特征。研究认为:"大工程观"就是以整合、系统、应变、再循环的视角看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思想,其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
谢笑珍
关键词:大工程观工程教育涵义
刍议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之对策——以珠三角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文章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研究认为:就业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的职业选择与社会职业选拔耦合的过程,就业难的实质根源是没有形成高等教育质量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折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错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职业能力教育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谢笑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
从疏离到同构:科技革命与工程教育变革的逻辑关系研究
2024年
科教融合,打造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国家集成创新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本文梳理历次科技革命与工程教育变革的历史脉络,探究科技革命与工程教育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科技革命和工程教育变革有着各自运行的轨迹和运行逻辑,二者经历从疏离到交互赋能到同构的动态演化过程。科技革命是驱动工程教育变革的主要力量,工程教育随科技变革而随之转型。低水平的工程教育难以支撑科技革命的发展,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成为孕育科技变革的温床。基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需要,科技革命和工程教育变革将走向深度同构,形成“教育—科技创新研究—社会服务(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一体化的工程教育范式。
谢笑珍许璟怡
关键词:科教融合工程教育
“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被引量:180
2019年
"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产教融合"发挥实质性效用、推进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之基石。破解"产教融合"机理,探究"产教融合"机制设计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从系统论与整体论视角,运用多学科理论,可从三个层面设计"产教融合"机制:宏观层面,国家产业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间的融合机制设计;中观层面,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学科集群之间的融合机制设计;微观层面,"产教融合"集成创新的高等教育机制设计。"产教融合"机制设计应考虑如何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使资源使用效益及效率最大化;各方主体用尽可能低的信息成本获取可用信息,最合理有效使用可用信息资源;兼顾并尽可能实现相关者权益。这样的"产教融合"机制设计才能发挥实质效应,推动"产教融合"实现其承载的使命。
谢笑珍
关键词:政府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
创新机制 推动工程教师“工程化”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从四个层面探讨工程教师回归"工程化"的具体路径:构建工程教学改革的项目机制,推动教学"工程化";构建"学术资本化"机制,推动工程教师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工程化";构建激励兼容机制,推动工程教师实现教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化";构建大学—政府—产业界协同进化的互动创新机制,为工程教师"工程化"提供实现的机会与路径。
谢笑珍
关键词:工程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