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学峰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通化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的切入点和三个决定性创新(下)
- 2003年
-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邓小平理论在发展社会主义上抓准了切入 点,实现了三个决定性的创新。这个切入点即中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三个创新是社会主义结构创新、社会主义 体制创新、社会主义手段创新。
- 谭学峰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
- 马列原著选读课要反映时代特征——兼谈马列原著选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被引量:5
- 2000年
- 本文针对马列原著选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教学方法遇到的困难,分析了“时差论”、“玄妙论”、“空谈论”等思想障碍的成因,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活化教学内容,以新知识、新精神充实教学,使马列原著选读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谭学峰
- 关键词:马列原著教学改革选读课教学方法
- “两课”考试改革的三个主攻方向被引量:7
- 2004年
- 为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两课”考试改革应选准主攻方向。我们的主攻方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变封闭式考试为开放式考试;二是变齐一化考试为差异化考试;
- 谭学峰
- 关键词:两课考试改革
-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考试改革的尝试与探索被引量:1
- 2001年
- “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又居主要地位,为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实效,本文分析了考试改革对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作用。
- 谭学峰唐连凤谷亚东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考试改革大学生思想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 走向研讨式教学的十六要素被引量:6
- 2002年
- 实施研讨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秉此宗旨;作者提出了十六个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 谭学峰
-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 增强“两课”实效性的十大难题(上)被引量:1
- 2004年
- 要增强“两课”的实效性 ,必须弄清影响“两课”实效性的诸因素。本文分析了影响“两课”实效性的十大问题 ,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 谭学峰
- 关键词:实效性人本性成人化
- 新型中学校长应具备的五种素质
- 2004年
- 新型中学校长应具备的五种素质是政治素质、精神素质、形象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每种素质有四方面基本要求。全面把握这些素质要求,有助于现任中学校长的培训工作,还为选拔、任用、评价新时期中学校长提供一定的依据。
- 谭学峰
- 关键词:校长政治素质心理素质
- 邓小平设计哲学的创新机制
- 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计哲学。对邓小平设计哲学中创新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理...
- 谭学峰
- 文献传递
- 坚持与时俱进在高校“两课”实践教学中的内涵及功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
- 2005年
- 增强“两课”的实效性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加强“两课”实践教学必须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限制,坚持与时俱进,即“两课”实践教学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是解决的问题具有前沿性,即选择社会关注的、正在探讨中的热点问题;是内容和形式有新颖性,尽量避免与初、高中实践活动的简单重复;是任务有挑战性,即选择现实急需解决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把握规律性:是课题设计有前瞻性,即有适度超前的设计;是形式具有渗透性,即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是方法体现主体性,即满足培养学生主体能力的需要。富于创造性:是途径具有灵活性,即增加途径的选择性;是方式具有开放性,即突破不必要的限制条件;是内容富于综合性,即突破内容上的单一性。“两课”实践教学只有将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才符合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才能成为“两课”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 谭学峰
- 关键词:两课实践教学
- 增强“两课”实效性的十大难题(下)
- 2004年
- 要增强“两课”的实效性 ,必须弄清影响“两课”实效性的诸因素。本文分析了影响“两课”实效性的十大问题 ,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 谭学峰
-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教师意识道德教育教师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