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俊
- 作品数:179 被引量:1,94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中低技术产业集聚外部性、创新与企业绩效被引量:9
- 2020年
- 中低技术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部门,与高技术产业具有不同的技术范式与发展路径。本文构建一个以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模型,以木材加工业作为中低技术产业代表,运用该产业下4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创新对中低技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创新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与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位置有关,只有终端产品厂商的创新活动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中间产品厂商的创新活动对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有限。
- 杨超黄群慧贺俊
- 关键词:中低技术产业产业集聚
- 赶超后期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范式被引量:11
- 2023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赶超。与赶超初期相比,赶超后期后发国家面临的产业发展障碍以及为克服这些障碍而实施的产业政策具有独特性。为了廓清学术界有关赶超后期产业政策有效性的争论,本文从理论上将产业政策划分为选择个体、激励共同行为、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局部协调和全局协调五种类型,同时将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范式类型化为大规模试错和一致行动两种模式。市场增进型产业政策和全局协调型产业政策分别与这两种产业发展模式相匹配。如果一个产业存在行业层面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路线,且大量市场主体间具有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很强的战略互补性,那么全局协调型产业政策就在有限范围内具有相对有效性。
- 黄群慧贺俊
- 关键词:产业政策
- “十四五”时期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被引量:12
- 2020年
-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形态将从工业经济进一步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型,通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将从工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引擎转变。充分发挥通信产业的引擎和驱动作用,应强化顶层制度设计,推动通信产业和数字经济统筹部署。具体而言,要加快通信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垂直应用市场创新活力;推进通信技术与新兴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推动通信技术在终端消费、工业生产、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应用;完善信息通信产业链安全管理体系,夯实产业安全组织保障;培育开放式协同化创新平台和产业生态,推动通信技术领先向数字经济生态全面领先方向转变。
- 李伟贺俊江鸿
- 关键词:通信产业发展数字经济
- 技术赶超的激励结构与能力积累:中国高铁经验及其政策启示被引量:93
- 2018年
- 本文把技术赶超的过程,理解为微观主体在特定的激励结构下持续开展高强度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国高铁从试验性探索、引进消化吸收、正向设计再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技术赶超过程,嵌入在中国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高铁在21世纪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而中国的总体改革进程又为高铁产业的制度变革打开了空间,并与高铁自身的管理体制、产业组织结构等因素共同塑造了高铁的微观激励结构。这样的激励结构,不仅促使创新主体开展高强度的技术学习,而且促成了高铁有别于中国多数产业的组织间合作关系,最终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作为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干中学"、"用中学"和"试验中学"是中国高铁技术能力积累的核心机制,而在技术能力积累的过程中,消化吸收能力、正向设计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背后,则是高铁部门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在中国高铁部门创新体系中发挥了独特的、强有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铁对其他产业技术赶超的启示,绝不是泛化"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具有特定边界条件的发展模式。不考虑各产业在技术范式、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试图将高铁经验简单复制到其他产业的观点是不当,甚至是危险的。
- 贺俊吕铁黄阳华江鸿
- 技术进步对通货紧缩预期的影响
- 2017年
- 以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对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产品价格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使用DSGE模型模拟研究发现:技术进步通过产出效应、收入效应等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影响商品价格。但宏观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通货紧缩的总体影响有限。静态地看,以自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会通过替代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业产品的价格,从而可能带来成本下降导致的通货紧缩;但如果考虑到技术革命的新部门创造效应,则技术进步同时会驱动经济增长并创造新的需求,从而抵消成本下降效应。技术进步的"净"效应取决于一国是否能够有效促进新型生产方式的扩散,是否能够创造新兴的产业部门。
- 王秀丽贺俊
- 关键词:技术进步DSGE模型通货紧缩
-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被引量:213
- 2013年
- 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现代基础制造技术对大规模流水线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改造为主要内容.以基于可重构生产系统的个性化制造和快速市场反应为特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场嵌入在技术、管理和制度系统中的技术经济范式的深刻变革。随着这场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制造和制造业的经济功能可能被重新定义.国家和企业竞争力所依赖的资源基础和要素结构、从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可能被重构,过去刻画价值链经济特征的“微笑曲线”可能变成“沉默曲线”、甚至“悲伤曲线”,传统“雁阵理论”所预言的后发国家产业赶超路径可能被封堵.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心~外围”世界分工体系可能被进一步固化.国家间产业竞争范武将由企业间竞争和供应链间竞争转向产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系统的适应性和动态能力成为一国获得产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为了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未来与发达工业国家在价值链各环节的“全面竞争”的挑战,未来中国需要在转型升级战略、全球竞争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国家信息战略等多方面进行适时调整。
- 黄群慧贺俊
-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经济范式
- 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被引量:55
- 2012年
- 适用于传统产业及其产业政策的理论分析工具不能简单应用于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产业政策问题的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学属性进行抽象和提炼,从而完成问题的概念化和操作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恰当的理论分析框架,是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理论研究的起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于从技术培育到产业化再到产业进入者数量达到最大值之间这一时期的产业,刻画这类产业经济学特征的两个重要维度分别是主导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一般性和自洽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分析框架,其基本逻辑是,首先识别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主要技术性、经济性和制度性因素,然后研究这些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和动态匹配性,最后分析这些要素和互动主要发生在国家、产业或企业的哪个层次和位置。
- 贺俊吕铁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化
- 日本制造业海外布局策略及其借鉴意义
- 2018年
- 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巨额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了的巨大阻力,这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历十分相似。深入研究日本制造业转型历程,可以发现日本通过在本土设立母工厂、在发展中国家设立量产基地、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的策略将产业链合理分段,既充分利用海外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又将核心生产技术保留在本土,从而维持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从日本当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中汲取经验,有助于明晰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 杨超贺俊黄群慧程宝栋
- 关键词:制造业
- 国际经验对我国产业政策调整的启示被引量:2
- 2015年
- 从美、日、德、韩等发达工业国家的实践看,无论是其工业化中后期还是当前,以补贴、税收优惠、贴息为主的扶持性政策始终是其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而且从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看,这些政策工具对于其控制产业制高点、促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确实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与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扶持性政策相比,美、日、德、韩等国家的扶持性产业政策又具有显著的差异和特点:一是从扶持对象看,
- 黄群慧贺俊
- 关键词: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
-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新问题与政策调整被引量:3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的低碳技术进步正面临中端技术锁定、共性技术缺失、合作创新效率低下等一系列新的制度性和市场性挑战。针对这些新的问题和障碍,我国的低碳技术政策也必须寻求相应的调整和突破。与传统政策相比,我们强调新的低碳技术政策应当更多地指向提升精细制造、促进协调和合作。
- 贺俊
- 关键词:低碳技术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