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肺
  • 5篇心肺复苏
  • 5篇预后
  • 5篇评分
  • 5篇自主循环恢复
  • 4篇昏迷
  • 3篇评分法
  • 2篇预后预测
  • 2篇急诊
  • 2篇病人
  • 2篇APACHE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心动过缓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变
  • 1篇血管

机构

  • 11篇深圳市第二人...
  • 5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11篇赵志刚
  • 7篇刘德红
  • 7篇孟新科
  • 7篇魏刚
  • 5篇苏顺庭
  • 5篇石少权
  • 4篇郑晓英
  • 4篇吴光凤
  • 2篇刘纯
  • 2篇陈灵
  • 2篇赵中江
  • 2篇周炯峰
  • 1篇杨永达
  • 1篇王聪敏
  • 1篇周泽强
  • 1篇申群喜
  • 1篇毛泽春
  • 1篇袁海华
  • 1篇陈怡粤
  • 1篇刘小敏

传媒

  • 6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预测的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5种不同预后的区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住院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计算其对两种严重不良(死亡或植物状态)预后与其他类型预后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5种不同预后(正常、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神经功能重度障碍、植物状态和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4,P=0.000)。各组之间相互比较,正常组与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组、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组与神经功能重度障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89±5.52)分vs(12.50±6.00)分,P=0.109;(12.50±6.00)分vs(13.80±4.98)分,P=0.623];其他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vs重度神经功能异常组P=0.019;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均为P=0.000)。13分是区分预后良好的最佳截断点;23分是区分预后严重不良的最佳截断点。APACHEⅡ评分区分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类型预后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预测、评价工具,若引入其他相关因素,可望进一步提高该类患者不同预后的区别能力。
孟新科石少权赵志刚魏刚刘德红苏顺庭郑晓英
关键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预后
188例院前心肺复苏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188例院前CPR病列的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88例患者中,31例心肺复苏成功,4例心肺脑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16.49%,心肺脑复苏成功率2.13%。CPR开始时间越早,除颤时间越早,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结论:良好齐全的急救设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加快CPR及除颤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刘纯赵志刚吴光凤袁海华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脑复苏
307例有症状心动过缓急诊科诊治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有症状心动过缓病因、发病率及急诊科的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查阅我院近五年有症状心动过缓患者急诊科抢救病历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307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患者男女比例为206/101,年龄(66±28)岁,心室率(40±12)次/min;发病率为每年0.005%。结果根据统计资料,最常见的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AMI)43%(132/307);最常见的伴随症是:胸痛/胸闷138(45%)、晕厥/眩晕123(40%);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38(45%);患者需静脉给药或联合紧急起搏治疗295例(96%);继发性心动过缓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原发性(56%和17%,P〈0.01);有紧急起搏治疗指征166例(54%),而其中仅25例(8%)接受急诊科紧急起搏治疗;急诊科死亡率为5.2%(16/307),有紧急起搏器指征患者急诊科死亡率比无紧急起搏者明显高(7.8%和2.1%,P〈0.05)。结论有症状心动过缓患者良好的预后依赖于准确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紧急起搏治疗是急诊科医师处理有症状心动过缓患者必备的重要抢救技术之一。
赵志刚刘小敏刘德红魏刚周炯峰
关键词:心动过缓急诊处理房室传导阻滞起搏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指数(PPI)与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EH患者40例,按测得的PPI分为PPI≤0.4组、0.4-0.5组和〉0.5组,分析PP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面积和斑块积分及其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和重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结果 PPI与LVDd、IVST、LVPWT、LVMI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数量积分呈正相关(P〈0.05);PPI〉0.5组与PPI≤0.4组和0.4-0.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PPI与老年EH患者左心室肥厚与颈动脉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心血管病变的一个有效指标.
赵志刚陈灵刘纯杨永达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脉压指数颈动脉病变
救逆通瘀汤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观察"救逆通瘀汤"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94例患者分为标准治疗组和中药干预组(各47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和常规治疗方法加"救逆通瘀汤"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72 h、7 d、1个月和6个月存活率,72 h、7 d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1个月和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①存活率:标准治疗组和中药干预组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63.8% vs. 65.9%)、72 h(44.6% vs. 51.0%)、7 d(36.1% vs. 46.8%)、1个月(23.4% vs. 4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 vs. 40.4%,P<0.05).②APACHEⅡ评分:7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3±7.9)分 vs.(22.1±6.8)分,P>0.05],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4.8)分vs.(17.1±6.5)分,P<0.05].③GOS评分:1个月[(3.1±1.1)分vs.(3.7±1.2)分]和6个月[(3.2±1.4)分vs.(4.2±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救逆通瘀汤"有促进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脑功能恢复的作用,可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孟新科张炜宁张新征周炯峰赵志刚赵中江陈怡粤魏刚刘德红
关键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存活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两种评分法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病人预后预测的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对CPRROSC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对115例CPRROSC病人进行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比较不同预后病人各分数之间的差异;计算并比较两种评分法对病人严重预后不良和其他预后类型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5种不同预后之间比较,两种评分方法均有显著性差异(APACHEⅡF=57.64,P=0.000;CPRROSC预后评分,F=65.91,P=0.000)。反映评分区分严重不良预后(植物状态或死亡)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PRROSC预后评分0.950,APACHEⅡ评分0.937,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 II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总体上均能区分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预后类型,可作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评价工具。
孟新科石少权赵志刚吴光凤刘德红魏刚苏顺庭郑晓英
关键词:自主循环恢复昏迷APACHE预后
建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评分法的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昏迷患者预后的预测方法,验证其对患者不同预后类型的分辨能力。方法分析文献,找出CPR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赋予每个因素一定分值,引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建立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法。用该评分法回顾评价115例CPR自主循环恢复住院患者的预后,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PR自主循环恢复的预后评分,计算其对严重不良预后(死亡或植物状态)和其他类型预后分辨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患者5种不同预后(正常、轻度神经功能障碍、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状态和死亡)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97,P=0.000)。各组组间比较:正常组与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其他各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组vs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组P=0.041,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组vs植物状态组P=0.006,其他各组比较均P=0.000)。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对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类型预后分辨能力的表现:在评分为22.5分时,灵敏度100.0%,特异度78.6%,诊断指数178.6;在评分为32.5分时,灵敏度77.8%,特异度98.6%,诊断指数176.4。23分和33分是两个关键截断点。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对严重不良预后分辨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8。结论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可以准确预测CPR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的最终预后,对预后严重不良和预后良好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孟新科赵志刚石少权吴光凤魏刚苏顺庭刘德红郑晓英
关键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预后评分
以酮症首发症状的成人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减少以酮症为首发症状的成人糖尿病急诊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以酮症为首发症状的成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结果 56例患者中,49例首诊被误诊,误诊率为87.5%;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就诊主诉,占73.2%,容易误诊为胰腺炎、胃肠炎、心肌炎、肺炎等疾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医师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缺乏警惕性,没有在就诊第一时间做血糖检测,占误诊患者中的85.7%。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常规检查血糖是减少非典型临床表现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误诊、漏诊的关键。
王聪敏孟新科石少权赵志刚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误诊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糖代谢正常患者发病早期血清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收集我院2010-06-01-2011-06-01急诊科诊治的AMI糖代谢正常患者(年龄〉14岁)为研究对象。根据急诊科首次随机血糖水平,患者被分为高血糖(HG)组(血糖≥7.8mmol/L)和非高血糖(NHG)组(血糖〈7.8mmol/L),比较两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本研究纳入59例AMI患者,49.2%(29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观察急诊科血清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抵抗指数、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比例及肌钙蛋白I峰值指标,HG组和NH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半数AMI患者在发病早期合并应激性高血糖。AMI早期急性胰岛素抵抗严重,胰高血糖素明显升高,二者是导致AMI应激性高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提示患者心肌坏死相对较重;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赵志刚陈灵潘雄毛泽春申群喜
关键词:血糖应激胰高血糖素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管理模式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留观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动态监测MEWS,决定患者处理策略和去向;比较不同流向患者评分的差异;调查医生、护士对实施MEWS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评分无动态变化的245例患者MEWS为(2.6±1.2)分;有动态变化的44例中,直接收住院的32例患者评分为(4.6±1.7)分;转抢救室12例患者评分为(6.2±2.4)分。各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1.2V8.4.6±1.7,t=3.44,P=0.003;2.6±1.2VS.6.2±2.4,t=5.10,P=0.000;4.6±1.7VS.6.2±2.4,t=2.79,P=0.007);医生、护士对实施MEWS动态监测前后的留观患者管理满意度分别为75.5%和94.3%,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P〈0.01)。结论MEWS可作为急诊留观患者风险管理和合理分流的有效工具,值得临床推广。
孟新科赵中江周泽强刘德红魏刚赵志刚苏顺庭
关键词:急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